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3845发布日期:2022-05-11 14: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


背景技术:

2.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中,以花岗岩砌筑式脱硫塔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湿法脱硫是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所使用的脱硫剂以石灰/石灰石居多。
3.石灰-石膏/石灰石-石膏脱硫法具有系统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该工艺过程中的产物及副产物均不溶或微溶于水,脱硫塔内易产生沉淀积存现象,传统的脱硫塔通过底部搅拌的方式解决沉淀物积存的问题。但搅拌设备装配检修困难,且设备耗电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包括脱硫塔主体、支撑机构、循环泵、气输出管、导液管、除雾器,脱硫塔主体装配于支撑机构的上侧,循环泵装配于支撑机构的外侧,循环泵与导液管的下端连接,导液管的上端连接于脱硫塔主体的中部,脱硫塔主体、支撑机构、循环泵和导液管相互连通构成闭合循环路径;
6.所述脱硫塔主体包括罐体、水箱连接法兰、气输出管连接法兰、条形孔、封条、除雾器装配槽、管箍、循环管连接法兰、进气管连接法兰,水箱连接法兰、气输出管连接法兰分别设置于罐体的下上两端,且罐体通过水箱连接法兰、气输出管连接法兰分别与支撑机构、气输出管连通,除雾器装配槽设置于罐体内壁的上部,条形孔开设于罐体侧壁的上部,且条形孔位置与除雾器装配槽相对应,封条与条形孔的侧壁铰接,且封条的外形和尺寸与条形孔相匹配,除雾器经条形孔插接装配于除雾器装配槽内,多个管箍环形装配于罐体内壁的中部及顶部,循环管连接法兰、进气管连接法兰均开设与罐体的侧壁上,且进气管连接法兰位于循环管连接法兰的下侧,循环管连接法兰的高度与中部的管箍相对应,循环管连接法兰与导液管法兰连接,进气管连接法兰与外部废气排放管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水箱、定位环、支撑杆,定位环套接于脱硫塔主体的外部,水箱装配于脱硫塔主体的底部,水箱、定位环之间装配有支撑杆,循环泵装配于水箱的外侧。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排废管路连接法兰,外部排废管路通过管路连接于排废管路连接法兰处。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倾斜底板、振动器、挡泥网,倾斜底板装配于水箱的底部,且倾斜底板斜面的高点位于循环泵装配侧,倾斜底板的底部开设有位于其斜面较高一侧的振动器装配槽,振动器装配于振动器装配槽内,挡泥网装配于水箱内壁的循环泵
装配口下侧。
10.进一步地,本脱硫塔结构还包括喷淋机构、三通管、采样环,喷淋机构通过中部的管箍装配于脱硫塔主体内腔的中部,采样环通过顶部的管箍装配于脱硫塔主体内腔的顶部。
11.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上倾喷淋管、下倾喷淋管,上倾喷淋管和下倾喷淋管分别位于脱硫塔主体内腔的中下部和中上部位置,且上倾喷淋管和下倾喷淋管互为镜像,循环管连接法兰、上倾喷淋管、下倾喷淋管三者通过三通管相互连通。
12.进一步地,喷淋管包括环形管路和喷嘴,喷嘴均匀装配于环形管路的内圈,且喷嘴与水平面的夹角呈25
°
~45
°

13.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倾斜底板的倾斜面有利于沉积物自然滑向排废管路连接法兰处,以达到利用沉积物自重,引导排出沉积物的目的,同时降低了彻底清理沉积物的难度;
15.2、在外部排废抽水设备启动时,振动器启动,倾斜底板受振动器作用开始抖动,将其表面积存的沉淀物抖落,沉积物沿斜面持续滑入排废管路内。进行有目的的辅助排废,提高单位施加的排废量,且进一步降低彻底清理沉积物的难度;
16.3、上倾喷淋管和下倾喷淋管的间距随喷嘴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夹角越大间距越大,以保证上倾喷淋管和下倾喷淋管喷洒的脱硫剂相互交织,构成多层网状帐幕,对上行的废气进行脱硫及粉尘颗粒清洗,提高脱硫剂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最终达到提高脱硫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塔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脱硫塔主体的其他组件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包括:1-脱硫塔主体;101-罐体;102-水箱连接法兰;103-气输出管连接法兰;104-条形孔;105-封条;106-除雾器装配槽;107-管箍;108-循环管连接法兰;109-进气管连接法兰;2-支撑机构;201-水箱;202-定位环;203-支撑杆;204-排废管路连接法兰;205-倾斜底板;206-振动器装配槽;207-振动器;208-挡泥网;3-循环泵;4-气输出管;5-导液管;6-除雾器;7-喷淋机构;701-上倾喷淋管;702-下倾喷淋管;8-三通管;9-采样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4.参照图1-图5,一种新型防沉淀脱硫塔结构,包括脱硫塔主体1、支撑机构2、循环泵3、气输出管4、导液管5、除雾器6,脱硫塔主体1装配于支撑机构2的上侧,循环泵3装配于支撑机构2的外侧,循环泵3与导液管5的下端连接,导液管5的上端连接于脱硫塔主体1的中部,脱硫塔主体1、支撑机构2、循环泵3和导液管5相互连通构成闭合循环路径;
25.所述脱硫塔主体1包括罐体101、水箱连接法兰102、气输出管连接法兰103、条形孔
104、封条105、除雾器装配槽106、管箍107、循环管连接法兰108、进气管连接法兰109,水箱连接法兰102、气输出管连接法兰103分别设置于罐体101的下上两端,且罐体101通过水箱连接法兰102、气输出管连接法兰103分别与支撑机构2、气输出管4连通,除雾器装配槽106设置于罐体101内壁的上部,条形孔104开设于罐体101侧壁的上部,且条形孔104位置与除雾器装配槽106相对应,封条105与条形孔104的侧壁铰接,且封条105的外形和尺寸与条形孔104相匹配,除雾器6经条形孔104插接装配于除雾器装配槽106内,多个管箍107环形装配于罐体101内壁的中部及顶部,循环管连接法兰108、进气管连接法兰109均开设与罐体101的侧壁上,且进气管连接法兰109位于循环管连接法兰108的下侧,循环管连接法兰108的高度与中部的管箍107相对应,导液管5与循环管连接法兰108法兰连接,进气管连接法兰109与外部废气排放管连接。
26.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水箱201、定位环202、支撑杆203,定位环202套接于脱硫塔主体1的外部,水箱201装配于脱硫塔主体1的底部,水箱201、定位环202之间装配有支撑杆203,循环泵3装配于水箱201的外侧。
27.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排废管路连接法兰204,外部排废管路通过管路连接于排废管路连接法兰204处。
28.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倾斜底板205、振动器207、挡泥网208,倾斜底板205装配于水箱201的底部,且倾斜底板205斜面的高点位于循环泵3装配侧,倾斜底板205的底部开设有位于其斜面较高一侧的振动器装配槽206,振动器207装配于振动器装配槽206内,挡泥网208装配于水箱201内壁的循环泵3装配口下侧。
29.倾斜底板205的倾斜面有利于沉积物自然滑向排废管路连接法兰204处,且在外部排废抽水设备启动时,振动器207启动,倾斜底板205受振动器207作用开始抖动,将其表面积存的沉淀物抖落,沉积物沿斜面持续滑入排废管路内。挡泥网208能够对底部沉积物起到遮挡作用,避免大量的沉积物随循环流流动。
30.本脱硫塔结构还包括喷淋机构7、三通管8、采样环9,喷淋机构7通过中部的管箍107装配于脱硫塔主体1内腔的中部,采样环9通过顶部的管箍107装配于脱硫塔主体1内腔的顶部;
31.所述喷淋机构7包括上倾喷淋管701、下倾喷淋管702,上倾喷淋管701和下倾喷淋管702分别位于脱硫塔主体1内腔的中下部和中上部位置,且上倾喷淋管701和下倾喷淋管702互为镜像,循环管连接法兰108、上倾喷淋管701、下倾喷淋管702三者通过三通管8相互连通。
32.喷淋管包括环形管路和喷嘴,喷嘴均匀装配于环形管路的内圈,且喷嘴与水平面的夹角呈25
°
~45
°

33.工业废气经管路从进气管连接法兰109处接入罐体101,废气经罐体101内腔上行,自气输出管4处排出;脱硫剂以水为载体,以循环泵3为动力源,以罐体101-水箱201-导液管5-三通管8-喷淋机构7-罐体101为循环路径进行循环;当底部副产物沉积后,通过排废管路连接法兰204连接的排废抽水设备将底部沉积物伴随少量混有脱硫剂的水抽走。
34.上倾喷淋管701和下倾喷淋管702的间距随喷嘴与水平面的夹角改变,夹角越大间距越大,以保证上倾喷淋管701和下倾喷淋管702喷洒的脱硫剂相互交织,构成多层网状帐幕,对上行的废气进行脱硫及粉尘颗粒清洗。
35.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