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沥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沥青是一种高粘度有机物,一般常温下呈固态,因其粘性较高,从而多用于防水防潮或防腐的作用,现有的沥青主要用于房屋、地面或者路面的铺设作用,通过与不同矿质材料混合,从而组合成不同的材料。
3.但沥青在与其他矿质材料进行混合前一般需要进行粉碎,使得混合更为充分,现有的沥青粉碎一般都是同时输送到粉碎机上进行粉碎,在粉碎过程中因相互挤压,从而加工时容易产生热量,而沥青受热容易软化,同时因沥青粘度较高,从而容易粘附在加工设备上,一个是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又较难清理,同时沥青在加工过程中为确保其沥青颗粒直径较小,方便与矿质材料混合,一般会对加工好的沥青进行再次投入粉碎,从而制备所需要的颗粒大小,但其操作过程过于繁琐,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具备对堵塞在过滤网内部的沥青块进行疏通,同时对加工中的沥青块进行降温,减小其粘性,同时加快加工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对堵塞在过滤网内部的沥青块进行疏通,同时对加工中的沥青块进行降温,减小其粘性,同时加快加工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包括搅筒,所述搅筒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右侧固定安装有配对单元,所述配对单元右侧且位于搅筒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配送箱,所述加工箱用于配送箱与搅筒内部相连通,所述加工箱与配送箱之间且位于配对单元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棒,所述配送箱上端固定安装有配料斗,所述加工箱上端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加工箱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左端转动套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弯折角度为度,所述导向管内部与输送单元内部相连通,所述导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送料斗,所述导向管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导向管的一端与搅筒外表面固定连接。
8.所述加工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啮合辊,所述第一啮合辊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导向管靠近输送单元的一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引导板,所述支撑杆左端插接在引导板内,所述第一啮合辊内壁且位于加工箱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嘴,所述风嘴内部与气泵内部相连通,所述风嘴位于输送单元正上方,所述第一啮合辊右端且位于加工箱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机箱,所述传动机箱右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箱,所述第一啮合辊前端设置有第二啮合辊,所述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表面固定有齿牙,齿牙之间错位啮合。
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有输送滚筒,所述导向管下端开设有卡槽,所述输送滚筒左端插接在卡槽内,所述输送滚筒右端插接在第一啮合辊内壁右端所开设的卡槽内,所述输送滚筒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导板,所述螺纹导板呈螺纹状,所述螺纹导板位于输送滚筒左侧,所述输送滚筒右侧位于加工箱内部,所述输送滚筒右半部表面开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输送板。
10.进一步的,传动机箱内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加工箱外侧,所述输送滚筒靠近驱动齿轮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牙,所述驱动齿轮轴心处与外部转动马达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靠近第二啮合辊的一端与第二啮合辊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表面啮合连接有齿轮带,所述齿轮带中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外径小于驱动齿轮外径,所述传动齿轮上端与驱动齿轮上端平齐,所述齿轮带右侧内壁啮合连接有从动齿圈,所述从动齿圈内壁啮合连接有传递轮,所述传递轮靠近从动齿圈轴心处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靠近第一啮合辊的一端与第一啮合辊靠近从动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调整箱内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轮组,滑轮组与调整箱内壁抵接,所述导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卡圈中部套接在第二啮合辊轴心处的支撑杆表面,所述导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远离导杆的一端与调整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圈另一端抵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调整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箱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转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后端与第一啮合辊前端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配对单元包括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左侧呈圆筒状,所述保护外壳左侧位于第一啮合辊下班半部分内部,所述保护外壳左侧内部设置有连接滚筒,所述连接滚筒轴线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前后两端与保护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滚筒表面固定连接有塞板,所述塞板有四个,绕连接滚筒轴心平均分布,所述加工箱内壁且位于连接滚筒左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上端为倾斜面,所述固定杆与挡块相贴合时对加工箱下半部分内部进行堵塞,所述挡块远离连接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能弹簧,所述聚能弹簧远离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加工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滚筒右侧设置有触发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杆,所述电动杆远离触发单元的一侧插接有滑动塞杆,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动塞杆对配送箱下半部分内部进行堵塞。
13.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单元包括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左端与塞板远离连接滚筒的一端抵接,所述接触球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有压力板,压力板远离接触球的一侧且位于连接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压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杆右端且位于固定板右端固定连接有触板,所述保护外壳内部且位于触板右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保护外壳内壁且位于接触球与压力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两侧与保护外壳内壁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搅筒包括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搅筒轴心处,所述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转杆,所述弯折转杆为倒凵形,所述弯折转杆中部插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搅圈杆,所述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横杆另一端转动插接在转动杆内部,所述转动齿轮表面且位于搅筒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下端固定安
装有固定齿牙,放置槽靠近搅筒内部缺口处滑动连接有遮挡圈板。
15.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采用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配合完成,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沥青块倾倒入送料斗通过输送单元对沥青块进行输送,再通过加工箱进行碾压粉碎制作成颗粒;
17.s2:在沥青颗粒向下输送的过程中通过配对单元对沥青进行阻隔,从而定时向搅筒内部进行输送,确保搅筒内部混搅完全,同时通过配对单元自动配送定量辅料,完成混合料的配置;
18.s3:输送到搅筒内部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搅筒内部全方位混搅,从而较快混合效率。
19.(三)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通过送料斗、导向管与输送单元对沥青块进行输送,再在加工箱内部通过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对输送来的沥青块进行碾压粉碎,其中未完全粉碎沥青块经过输送滚筒上的输送板的转动从而运输到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之间,进行反复碾压,直到达到限定颗粒,加快加工效率,再通过过滤网坠落到下一步,其中气泵通过风嘴对输送滚筒表面进行高压吹起,一个是对堵塞在过滤网内部的沥青块进行疏通,同时对加工中的沥青块进行降温,减小其粘性的效果。
22.2、该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当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之间所受沥青块的反作用力过大时,通过卡圈、导杆限位块、压缩弹簧对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解,从而在第一啮合辊与第二啮合辊受力过大时,保护二者表面齿牙,防止出现磨损的效果。
23.3、该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通过塞板对下落得到沥青颗粒进行承接,当累积到设定量时,通过重力作用向下转动,同时转动过程中通过塞板触发触发单元,使得触发单元内部电路变向,从而调节电动杆与滑动塞杆,控制对配送箱的堵塞,从而实现自动对沥青配料进行等比列调配的效果。
24.4、该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通过搅筒内部的转动杆的转动,从而带动弯折转杆与横杆的转动搅拌,同时通过转动齿轮与固定齿牙的啮合,使得横杆带动搅圈杆绕横杆轴心自转,从而实现弯折转杆与搅圈杆转动方向催着,进而实现对搅筒内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全方位混合搅拌,加快加工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
26.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正视全剖图。
27.图3为本发明输送滚筒结构局部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传动机箱结构局部侧视图。
29.图5为本发明在图4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30.图6为本发明第一啮合辊结构侧视图。
31.图7为本发明调整箱结构局部侧面剖视图。
32.图8为本发明保护外壳结构正面剖视图。
33.图9为本发明在图8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34.图10为本发明在图8中c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35.图11为本发明转动杆结构局部三维图。
36.图12为本发明转动杆结构正面剖视图。
37.图中:1、搅筒;11、转动杆;12、弯折转杆;13、横杆;14、搅圈杆;15、转动齿轮;16、固定齿牙;17、遮挡圈板;2、加工箱;21、第一啮合辊;22、支撑杆;23、风嘴;24、传动机箱;241、驱动齿轮;242、齿轮带;243、传动齿轮;244、从动齿圈;245、传递轮;246、从动齿轮;25、调整箱;251、导杆;252、卡圈;253、拉伸弹簧;254、转杆;255、限位块;256、压缩弹簧;26、第二啮合辊;3、配对单元;31、保护外壳;32、连接滚筒;33、固定杆;34、塞板;35、挡块;36、聚能弹簧;37、触发单元;371、接触球;372、连接杆;373、复位弹簧;374、固定板;375、限位板;376、触板;377、按钮;38、电动杆;39、滑动塞杆;4、配送箱;5、配料斗;6、气泵;7、输送单元;71、输送滚筒;72、螺纹导板;73、过滤网;74、输送板;8、导向管;9、送料斗;1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装置,包括搅筒1,搅筒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加工箱2,加工箱2右侧固定安装有配对单元3,配对单元3右侧且位于搅筒1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配送箱4,加工箱2用于配送箱4与搅筒1内部相连通,加工箱2与配送箱4之间且位于配对单元3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棒,配送箱4上端固定安装有配料斗5,加工箱2上端固定安装有气泵6,加工箱2上端左侧转动连接有输送单元7,输送单元7左端转动套接有导向管8,导向管8弯折角度为90度,导向管8内部与输送单元7内部相连通,导向管8上端固定连接有送料斗9,导向管8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远离导向管8的一端与搅筒1外表面固定连接。
40.在制备沥青混合料时,将沥青投入送料斗9内部,通过导向管8滑落到输送单元7内部,此时外部驱动源启动带动输送单元7进行转动,从而将输送单元7内部的沥青块输送到加工箱2内部,通过加工箱2内部结构的加工,从而对沥青进行切块破碎,当达到所需颗粒大小时通过加工箱2下端端管道对搅筒1内部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通过配对单元3对输送的沥青颗粒进行累积,当达到一定量时再向下输送,与此同时,通过配料斗5向下输送的砂石等混合料按量通过配送箱4向下输送配料,从而实现自动按量配比的效果,同时落在搅筒1内部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搅筒1内部混合搅拌均匀,实现加热时结构紧密的效果。
41.请参阅图2和图3,加工箱2内部设置有第一啮合辊21,第一啮合辊21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导向管8靠近输送单元7的一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引导板,支撑杆22左端插接在引导板内,第一啮合辊21内壁且位于加工箱2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嘴23,风嘴23内部与气泵6内部相连通,风嘴23位于输送单元7正上方,第一啮合辊21右端且位于加工箱2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机箱24,传动机箱24右端固定连接有调整箱25,第一啮合辊21前端设置有第二啮
合辊26,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表面固定有齿牙,齿牙之间错位啮合。
42.请参阅图4和图5,传动机箱24内部设置有驱动齿轮241,驱动齿轮241位于加工箱2外侧,驱动齿轮241轴心处与外部转动马达相连接,传动齿轮243靠近第二啮合辊26的一端与第二啮合辊26靠近传动齿轮243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齿轮241表面啮合连接有齿轮带242,齿轮带242中部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243,传动齿轮243外径小于驱动齿轮241外径,传动齿轮243上端与驱动齿轮241上端平齐,齿轮带242右侧内壁啮合连接有从动齿圈244,从动齿圈244内壁啮合连接有传递轮245,传递轮245靠近从动齿圈244轴心处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246,从动齿轮246靠近第一啮合辊21的一端与第一啮合辊21靠近从动齿轮246的一端固定连接。
43.请参阅图3,输送单元7包括有输送滚筒71,输送滚筒71靠近驱动齿轮241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牙,导向管8下端开设有卡槽,输送滚筒71左端插接在卡槽内,输送滚筒71右端插接在第一啮合辊21内壁右端所开设的卡槽内,输送滚筒71内壁固定安装有螺纹导板72,螺纹导板72呈螺纹状,螺纹导板72位于输送滚筒71左侧,输送滚筒71右侧位于加工箱2内部,输送滚筒71右半部表面开设有过滤网73,过滤网73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输送板74。
44.随着自然环境下的沥青块倒入送料斗9内部,顺着导向管8滑落到输送滚筒71左侧,如图4,此时通过外部驱动源使得驱动齿轮241开始转动,从而输送滚筒71表面从动齿牙因与驱动齿轮241相啮合,从而驱动齿轮241带动输送滚筒71转动,同时驱动齿轮241通过齿轮带242带动传动齿轮243转动,通过从动齿圈244与传递轮245带动从动齿轮246也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相向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输送滚筒71内部的沥青块随着输送滚筒71的转动,在螺纹导板72的输送下,使得沥青块不断向右移动,当移动到输送滚筒71右半部分时,随着输送滚筒71的转动,如图6,输送板74随着输送滚筒71一起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到输送滚筒71右半部分的沥青块逐渐向上移动,当输送板74带动沥青块移动到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上端时,此时沥青块受到重力作用,从而落在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从而被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所碾压分解,逐渐变成小块状,从而落在输送滚筒71内壁下侧,其中一些较小的沥青颗粒通过输送滚筒71内部的过滤网73向下脱落,而未通过过滤网73的沥青碎块随着输送滚筒71内的输送板74的转动从而再次运输到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被碾压,从而进行二次加工,通过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的不断加工,与过滤网73对沥青颗粒的不断过滤,从而实现对沥青块均匀分解,确保沥青颗粒大小,减小分解不完全的概率,同时气泵6工作,通过管道将气体输送到风嘴23内部,从而通过风嘴23向输送滚筒71的方向喷出,从而随着输送滚筒71的转动,可以对卡死在过滤网73内部的沥青块进行充气,使得堵塞的沥青块脱离过滤网73内部,并在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再次进行加工,同时在第一啮合辊21用于第二啮合辊26对沥青块进行碾压时,容易产生一定的热量,而沥青受热容易软化,从而容易粘附在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从而在风嘴23向输送滚筒71的方向吹动时,可以对碾压的沥青进行冷却,防止受热软化,粘附在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难以清理的效果。
45.请参阅图6,调整箱25内部设置有导杆251,导杆251上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轮组,滑轮组与调整箱25内壁抵接,导杆251中部固定连接有卡圈252,卡圈252中部套接在第二啮合
辊26轴心处的支撑杆22表面,导杆251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253,拉伸弹簧253远离导杆251的一端与调整箱25内壁固定连接,卡圈252另一端抵接有限位块255,限位块255远离导杆2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56,压缩弹簧256远离限位块255的一端与调整箱25内壁固定连接,调整箱25远离限位块255的一端转动插接有转杆254,转杆254后端与第一啮合辊21前端固定连接。
46.在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对沥青块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当有沥青块因硬度较大时,从而造成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之间的齿牙受力较大,当强行对其进行碾压时,容易造成齿牙泵崩坏,为保证加工安全,当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碾压所受沥青块反作用力较大时,此时第一啮合辊21一端处的卡圈252带动导杆251向左移动,从而导杆251对限位块255有个挤压力,使得限位块255受力向导杆251上下两侧移动,同时对压缩弹簧256进行挤压,同时在导杆251移动的过程中对拉伸弹簧253有个拉力,使得拉伸弹簧253受力拉伸,内部聚集弹性势能,为导杆251的复位做准备,随着第一啮合辊21相对与第二啮合辊26向左移动,其质地较硬的沥青块在碾压表面后随着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的转动向下掉落,从而达到防止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表面齿牙受损,影响加工效率。
47.请参阅图8和图9,配对单元3包括有保护外壳31,保护外壳31左侧呈圆筒状,保护外壳31左侧位于第一啮合辊21下班半部分内部,保护外壳31左侧内部设置有连接滚筒32,连接滚筒32轴线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3,固定杆33前后两端与保护外壳31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滚筒32表面固定连接有塞板34,塞板34有四个,绕连接滚筒32轴心平均分布,加工箱2内壁且位于连接滚筒32左侧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挡块35,挡块35上端为倾斜面,固定杆33与挡块35相贴合时对加工箱2下半部分内部进行堵塞,挡块35远离连接滚筒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能弹簧36,聚能弹簧36远离挡块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加工箱2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滚筒32右侧设置有触发单元37,触发单元37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杆38,电动杆38远离触发单元37的一侧插接有滑动塞杆39,初始状态下,滑动塞杆39对配送箱4下半部分内部进行堵塞。
48.请参阅图10,触发单元37包括有接触球371,接触球371左端与塞板34远离连接滚筒32的一端抵接,接触球371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72,连接杆372固定安装有压力板,压力板远离接触球371的一侧且位于连接杆372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73,复位弹簧373远离压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74,连接杆372右端且位于固定板374右端固定连接有触板376,保护外壳31内部且位于触板376右端固定连接有按钮377,保护外壳31内壁且位于接触球371与压力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75,固定板374两侧与保护外壳31内壁固定连接。
49.在加工箱2上半部分被加工后的沥青颗粒随着重力掉落到水平的塞板34上端,随着沥青颗粒不断累积,从而对塞板34上端的压力不断增大,当达到预设量时,如图9,此时塞板34所受压力过大,从而对挡块35的挤压不断增大,在达到预设量时,挡块35受塞板34挤压向左移动,从而对聚能弹簧36有个挤压,此时塞板34因脱离挡块35的支撑,如图8,在压力的作用下绕固定杆33逆时针转动,从而将积累的沥青颗粒向下倾倒,同时随着塞板34的转动,与塞板34相对的塞板34对接触球371的挤压消失,如图10,此时接触球371在复位弹簧373的弹力作用下推动连接杆372与接触球371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触板376一起向左移动,使得触
板376与按钮377相脱离,如图8,从而使得电动杆38内部电流异向,进而造成电动杆38对滑动塞杆39进行收回,从而配送箱4内部的配料砂石通过配送箱4逐渐向搅筒1内部内部输送,当塞板34转动过程中,因沥青颗粒不断下落,从而造成塞板34再次对加工箱2下班部分进行封锁,同时与塞板34相对的塞板34对接触球371有个挤压力,通过内部机构的再次传递,从而使得电动杆38对滑动塞杆39进行推动,使得滑动塞杆39对配送箱4内部进行封锁,从而达到自动定量配送沥青混合料配料,保证混合配比均匀,同时间隔性对搅筒1内部进行输送,使得搅筒1内部充足时间进行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50.请参阅图11和图12,搅筒1包括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位于搅筒1轴心处,转动杆11表面固定连接有弯折转杆12,弯折转杆12为倒凵形,弯折转杆12中部插接有横杆13,横杆13表面固定连接有搅圈杆14,横杆13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5,横杆13另一端转动插接在转动杆11内部,转动齿轮15表面且位于搅筒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壁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齿牙16,放置槽靠近搅筒1内部缺口处滑动连接有遮挡圈板17。
51.随着沥青混合料落到搅筒1内部时,此时外部驱动源带动转动杆11转动,使得转动杆11带动弯折转杆12一起转动,进而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混搅,随着弯折转杆12的转动,从而带动横杆13一起转动,使得横杆1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转动齿轮15在固定齿牙16表面移动,从而转动齿轮15与固定齿牙16之间相啮合,使得转动齿轮15在绕转动杆1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横杆13进行自转,进而带动搅圈杆14一起转动,从而实现搅筒1内部方位转动,确保搅拌均匀的效果。
5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s1:将沥青块倾倒入送料斗9通过输送单元7内部的输送滚筒71对沥青块进行输送,再通过加工箱2内部的第一啮合辊21与第二啮合辊26的啮合对沥青块进行碾压粉碎,同时通过输送滚筒71内壁的输送板74对未完全碾碎的沥青块进行不断循环输送,从而使得沥青块碾压粉碎完全,加快加工效率的效果。
54.s2:在沥青颗粒向下输送的过程中通过配对单元3内部的塞板34对沥青进行阻隔,当达到一定量时再向搅筒1内部输送,从而定时向搅筒1内部进行输送,确保搅筒1内部混搅完全,同时通过配对单元3的控制对配送箱4内部辅料进行自动定量配送,确保其混合比例,完成混合料的配置。
55.s3:输送到搅筒1内部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搅筒1内部转动,通过弯折转杆12的周向转动与搅圈杆14的径向转动,从而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全方位转动,从而加快混合效率,节约时间。
5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7.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58.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
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