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3430发布日期:2022-09-27 23:2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水质健康的问题,因此,现有的莲蓬头大多具有过滤功能,一般莲蓬头滤芯的安装方式是采用螺纹连接,拆装和更换滤芯都比较麻烦,费时长,使用不方便。
3.为此,业界开发了一种莲蓬头滤芯固定结构,具体结构参见cn205287821u,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00’,外壳100’下端安装有固定座200’,所述固定座200’下侧扣设有出水面板300’,所述外壳100’内设置有滤芯400’,滤芯400’进水端与外壳100’进水端相连通,滤芯400’出水端经固定座200’中孔与所述出水面板300’相连通,外壳100’进水端设置有与供水管相连接的进水接头102’,外壳100’进水端内部还设置有与进水接头102’出水端相连接的连接件103’;固定座200’外周部套设有固定圈500’,固定圈500’上间隔设置有倒钩501’,外壳100’下端间隔设置有与倒钩501’相配合的卡扣101’以使固定圈500’与外壳100’下端配合并旋转一定角度后卡扣101’与倒钩501’卡接,固定座200’上还套设有位于固定圈500’和出水面板300’之间的装饰圈600’;固定座200’、固定圈500’、出水面板300’和装饰圈600’形成出水组件,外壳100’、进水接头102’和连接件103’形成外壳组件,该结构只需固定圈500’转动一定角度,就可以把外壳组件、滤芯400’和出水组件拆分开,进而进行滤芯400’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其结构简单、便于更换滤芯且能够实现滤芯稳固设置在壳体内。
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包括一壳体、一固定盘、一出水体组件和一滤芯;所述壳体内腔中空且底部具有开口端,同时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进水口;所述固定盘可拆/装地固设于壳体的底部,该两者之间限定出用于置放滤芯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固定盘朝向壳体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相互贯通的容置槽和容水腔室,所述容置槽和容水腔室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容置槽相对的定位槽,所述滤芯沿轴向的两端分别隔水密闭地设置在定位槽和容置槽中,并且所述滤芯的底端抵靠于台阶面上,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凸设有抵顶部,所述抵顶部用以阻止滤芯上下窜动,所述容水腔室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第四过水孔;所述滤芯具有第二容置腔,其内放置过滤材料,所述滤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若干第一过水孔和第三过水孔;所述出水体组件设置在固定盘的底部。
6.采用上述设计,一、在需要更换滤芯时,将固定盘从壳体上拆离,然后从第一容置腔中取出滤芯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方便快捷;二、所述滤芯设置在壳体和固定盘所限定的第一容置腔内,通过定位槽和容置槽共同对滤芯径向定位,阻止滤芯沿径向产生位移,以及通过壳体的抵顶部和固定盘的台阶面共同对滤芯的高度方向进行定位,阻止滤芯上下窜动,
从而使水通过滤芯时能够得到充分过滤;三、通过在固定盘上邻近于滤芯的第三过水孔(即滤芯的出水端)处设有容水腔室,使净化后的水经由滤芯的第三过水孔流入容水腔室内,然后经固定盘的第四过水孔流向出水体组件并向外喷出,容水腔室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经第四过水孔流向出水体组件内腔的水流量,进而提高用户的冲淋体验。
附图说明
7.图1为公告号cn205287821u的结构剖视图;
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的立体分解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莲蓬头的纵向剖视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1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盘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5.请参阅图2和图3,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莲蓬头,包括一壳体1、一固定盘2、一出水体组件3和一滤芯4,所述壳体1内腔中空且底部具有开口端,同时所述壳体1的顶部具有与外接水源导通的进水口11,所述壳体1底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6。所述壳体1上设有将进水口11与外部水管连通的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为万向球头5,所述万向球头5的表面与壳体1隔水密闭连接,所述万向球头5内部设有与外部水管、壳体1进水口11导通的进水通道51,所述万向球头5的设置能够调整莲蓬头的偏转角度,从而满足使用者的淋浴需求。
16.请参阅图4,所述壳体1内位于进水口11处设有一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径向端开设有若干个过水槽151,所述过水槽151与进水口11、壳体1内腔相导通,该过水槽151的设置,起到缓冲水压的作用,避免从进水口11流入的水流正面冲击出水体组件3,从而增加莲蓬头出现爆裂的可能性。
17.请参阅图5,所述固定盘2呈圆盘状,所述固定盘2可拆/装地固设于壳体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与固定盘2通过螺纹结构实现可拆/装连接,能够实现快速拆装,具体地,所述壳体1底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6,所述固定盘2相对于壳体1侧壁的位置开设一环形凹槽24,所述环形凹槽24的内壁设有与壳体1外螺纹16相连接的内螺纹241。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与固定盘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可拆/装连接。
18.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壳体1与固定盘2之间限定出用于置放滤芯4的第一容置腔100,所述固定盘2朝向壳体1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相互贯通的容置槽21和容水腔室22,所述容置槽21的内径d1大于容水腔室22的内径d2,使所述容置槽21和容水腔室22之间形成一台阶面23。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容置槽21相对的定位槽12,所述滤芯4沿轴向的两端各通
过密封垫6隔水密闭地设置在定位槽12和容置槽21中,并且所述滤芯4的底部端面抵靠于台阶面23上,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凸设有抵顶部13,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抵顶部13为设置在壳体1内顶壁上的环形限位凸条,所述环形限位凸条则对滤芯4的高度方向进行定位,阻止滤芯4上下窜动,同时定位槽12和容置槽21共同对滤芯4进行定位,阻止滤芯4沿径向方向发生位移,从而保证水通过滤芯4时能够得到充分过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13为设置在壳体1内顶壁上凸设的两限位凸筋(限位凸点),两所述限位凸筋对应邻近于滤芯4的径向端部,从而使滤芯4达到平衡的状态。所述容水腔室22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第四过水孔221。
19.请参阅图3,所述滤芯4呈圆筒状,所述滤芯4包括一主体41、一上盖42和一支架43,所述主体41形成第二容置腔411,其内放置过滤材料45,过滤材料45为亚硫酸钙、酸性活性炭、负离子球、碱性球、黄土球、抗菌球等等,透过过滤材料45有效地过滤水中杂质。所述上盖42固设在主体41的开口端上,所述上盖42的一端与抵顶部13(环形限位凸条)相互抵靠,另一端与主体41的顶端相互抵靠,所述上盖42具有若干第一过水孔421。所述支架43固设在主体41的第二容置腔411的上部,所述支架43上形成第三容置腔431且顶部具有开口,同时所述支架43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过水孔432,所述第三容置腔431用以放置海绵,该海绵用以避免过滤球堵塞滤芯4的第一过水孔421。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滤芯4内没有设置支架43,由主体41和上盖42组成,通过在主体41第二容置腔411的上部和/或下部各设置密度较高的过滤网44,同样可以起到阻止过滤球堵塞滤芯4过水孔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水孔421和第三过水孔412均设置为跑道型,一方面增加滤芯4进水端的水流量,使水能够得到充分净化,另一方面增加滤芯4出水端的水流量,继而增加从出水体组件3喷出的水流量,大大提高了用户冲淋体验。优选地,将上盖42和支架43设置为均可拆/装地固接在主体41上,在进行更换时,并不需要更换整个滤芯4,只需打开上盖42和支架43,更换主体41内的过滤材料45即可,节省了企业的成本。
20.请参阅图3,所述滤芯4的顶部端面与壳体1内腔壁之间形成与进水口11、过水槽151导通的过渡腔室14,水流依次经进水口11和过水槽151流入过渡腔室14中,然后经由第一过水孔421流入滤芯4内进行过滤。通过过渡腔室14的设置,避免水直接冲向滤芯4内而导致过滤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1.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出水体组件3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盘2的底部,所述出水体组件3至少具备能向外喷射出两个不同的功能水花,每所述功能水花在位于出水体组件3朝向内侧的端面对应开设与固定盘2的第四过水孔221数量一致的入水孔31,所述出水体组件3的外侧端面设有一切换手柄32,通过带动切换手柄32,使固定盘2的第四过水孔221选择性地与出水体组件3的入水孔31对接并水路导通,从而实现不同功能水花的水路切换。需要说明的是,该出水体组件3的具体结构并不是本案的保护重点,关于其结构可参见cn113976341a专利文献,同时上述不同功能水花的生成机制为常规技术手段,不在此详述。
2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23.请参阅图3,外接水源流入万向球头5的进水通道51,依次经由壳体1的进水口11和过水槽151流入过渡腔室14,然后经滤芯4的第一过水孔421流向滤芯4内,透过过滤材料45有效地过滤水中杂质,再经净化后的水经由各第三过水孔412流入固定盘2的容水腔室22中,再经第四过水孔221流向对应的出水体组件3的入水孔31,最后从出水体组件3向外喷
出。
24.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一、在需要更换滤芯4时,将固定盘2从壳体1上拆离,然后从第一容置腔100中取出滤芯4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方便快捷;二、所述滤芯4设置在壳体1和固定盘2所限定的第一容置腔100内,通过定位槽12和容置槽21共同对滤芯4径向定位,阻止滤芯4沿径向产生位移,以及通过壳体1的抵顶部13和固定盘2的台阶面23共同对滤芯4的高度方向进行定位,阻止滤芯4上下窜动,使滤芯4稳固地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00中,进而使水通过滤芯4时能够得到充分过滤;三、通过在固定盘2上邻近于滤芯4的第三过水孔412(即滤芯4的出水端)处设有容水腔室22,使净化后的水经由滤芯4的第三过水孔412流入容水腔室22内,然后经第四过水孔221流向出水体组件3并向外喷出,容水腔室22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经固定盘2的第四过水孔221流向出水体组件3内腔的水流量,进而提高用户的冲淋体验。
2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