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以多巴胺为碳源 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现已成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领 域研究的热点。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CSNC) -般由中心的核以及包覆在外部的壳组 成,CSNC中的内核与外壳之间通过物理、化学作用相互连接。由于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 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超疏水表面涂层、材料学、化学、磁学、电学、光学、生物医学、催化等领 域都具有很大潜在的应用价值。
[0003] 研究表明:多巴胺与二氧化硅之间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多巴胺中含有氮 元素使得其所制得的碳源可在超级电容器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目前已有采用 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报道,但目前的制备方法均存在如下缺陷:
[0004] 1)在包覆多巴胺之前需要将前驱体离心分离并用溶剂进行洗涤,然后才能进行多 巴胺的包覆,最后的产物仍旧需要溶剂洗涤,由于每一次的分离都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洗涤 需要很多溶剂,以致造成大量溶剂的消耗和时间的浪费,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0005] 2)碳化焙烧处理需要分级进行:先以Ι?/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400°C,保温焙烧 2小时,然后再以5°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到800°C,保温焙烧3小时,不仅使得制备周期长, 制备条件苛刻,而且800°C的焙烧温度,对所包覆的内核物质具有选择性,以致阻碍了应用 范围;
[0006] 3)目前的刻蚀操作都是在HF水溶液中反应24小时,由于HF是一种强腐蚀性剧毒物 质,易挥发,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大,因此也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可实现规模化的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0008]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种以多巴胺为碳源制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a)首先将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分散在醇水溶液中,通过SUiber法在作为内核的纳 米材料的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然后向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多巴胺,通过原位聚合使多巴胺 包覆在二氧化娃表面,制得复合纳米材料,简记为: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Si〇2@Pdop;
[0011] b)将制得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Si〇2@Pdop,在氮气氛下进行焙 烧处理:以8~12°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550°C,然后保温4~6小时,得到碳化的复 合纳米材料,简记为: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Si〇2@Carbon;
[0012I C)将制得的碳化的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OS i 02@Carbon分散在氨水 溶液中,在130~150°C进行保温刻蚀10~16小时,得到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简记为: 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 vo i dOCarbon ο
[0013] 所述的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可以为纳米颗粒、纳米线或纳米管等,包括但不限于: 金纳米颗粒、银纳米线、磁性碳纳米管、α_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等。
[0014] 作为优选方案,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1~1: 25,以1:1~ 1:5为最佳。
[0015] 作为优选方案,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与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 5~5:1,以1:4~3:1 为最佳。
[001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醇水溶液是由醇溶剂与水按体积比为1:1~20:1(以2:1~15: 1为最佳)形成。
[0017]作为优选方案,刻蚀所用氨水溶液的浓度为5~15wt%。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在包覆多巴胺之前无需对前驱体进行离心分离和洗涤,明显缩短了制备 周期,节约了能耗,提高了产率;
[0020] 2、本发明的碳化焙烧处理无需复杂的分级处理,只需以8~12°C/分钟的升温速率 升温至450~550°C,然后保温4~6小时即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所包覆的内核物 质的损伤,适用范围广;
[0021] 3、本发明采用在氨水溶液中进行刻蚀,不仅能稳定得到良好核壳结构的形貌,而 且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0022] 4、尤其是,实验表明: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具有形貌结构较 好,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优良等优点,对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在环境等 领域有着较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实施例1中金纳米颗粒、Au@Si02@Pdop、Au@void@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 中:a,b为不同倍镜下的金纳米颗粒;c,d为不同倍镜下的Au@Si〇2@Pdop;e,f为不同倍镜下 的AuOvoidOCarbon;
[0024]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Au@Si〇2@Pdop、Au@void@Carbon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B为 不同倍镜下的Au@Si〇2@Pdop ;C,D为不同倍镜下的AuOvoidOCarbon;
[0025] 图3为实施例2中Q-Fe2O3纳米颗粒、Ct-Fe2O3OvoidO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b 为不同倍镜下的(:1_?62〇3纳米颗粒;(3,(1为不同倍镜下的€[-?6203@¥01(1@031'13011;
[0026] 图4为实施例2中Q-Fe2O3纳米颗粒、Ct-Fe2O3OvoidOCarbon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b 为不同倍镜下的(:1_?62〇3纳米颗粒;(3,(1为不同倍镜下的€[-?6203@¥01(1@031'13011;
[0027] 图5为实施例3中Fe3〇4纳米颗粒、Fe3〇4@void@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b为不 同倍镜下的?63〇4纳米颗粒;(3,(1为不同倍镜下的?63〇4@¥〇1(1@〇31'13011;
[0028] 图6为实施例3中Fe3〇4纳米颗粒、Fe3〇4@void@Carbon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b为不 同倍镜下的?63〇4纳米颗粒;(3,(1为不同倍镜下的?63〇4@¥〇1(1@〇31'13011;
[0029] 图7为实施例4中CNTs/Fe3〇4、CNTs/Fe3〇4@void@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b为 不同倍镜下的〇犯'8/^3〇4;(3,(1为不同倍镜下的0犯'8/^3〇4@¥0丨(1紙^13011 ;
[0030] 图8为实施例4中CNTs/Fe3〇4、CNTs/Fe3〇4@void@Carbon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b为 不同倍镜下的〇犯'8/^3〇4;(3,(1为不同倍镜下的0犯'8/^3〇4@¥0丨(1紙^13011;
[0031] 图9为实施例5中AgNWs、AgNWs@void@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b为不同倍镜 下的AgNWs; c,d为不同倍镜下的AgNWsOvoidOCarbon;
[0032] 图10为实施例5中AgNWs、AgNWs@void@Carbon的透射电镜图,其中:a,b为不同倍镜 下的AgNWs; c,d为不同倍镜下的AgNWsOvoidOCarbon;
[0033] 图11体现了本发明应用例中AuOvoidOCarbon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应用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0035] 实施例中所用到的作为内核的纳米材料可以直接市购,也可以按现有方法现制现 用。
[0036] 实施例1
[0037] a)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4.5mL浓度为5mg/mL的氯金酸水溶液,搅拌使之混合均 匀后,对混合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然后快速加入ImL浓度为3.3wt %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回 流反应30min;结束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加入IOmg聚乙烯吡咯烷酮,室温下搅拌24小 时;离心分离,收集的固体即为金纳米颗粒;
[0038] b)将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分散在4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 后,加入ImL浓度为32wt %的氨水,然后缓慢滴加0.2mL TEOS(正硅酸乙酯),在室温下搅拌 12小时;再直接加入200mg多巴胺,在室温下继续搅拌24小时;离心分离,对收集的固体依次 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然后干燥,得到聚多巴胺包覆二氧化硅及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纳 米材料,简记为:Au@Si0 2@Pdop;将制得的Au@Si02@Pdop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0 °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焙烧5小时,得到Au@Si0 2@Carbon;将制 得的Au@Si02@Carb〇n分散在由30mL水与IOmL浓度为32wt%的氨水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并超 声使分散均匀,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40°C下保温刻蚀12h,刻蚀结束后离心分离,对收 集的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最后干燥,即得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简记 为:AuOvo i dOCarbon 〇
[0039] 图1为本实施例中金纳米颗粒、Au@Si02@Pdop、Au@void@Carbon的扫描电镜图,其 中:a,b为不同倍镜下的金纳米颗粒;c,d为不同倍镜下的Au@Si〇2@Pdop;e,f为不同倍镜下 的AuOvoidOCarbon;图2为本实施例制备的Au@Si〇2@Pdop、AuOvoidOCarbon的透射电镜图, 其中:A,B为不同倍镜下的Au@Si0 2@Pdop; C,D为不同倍镜下的AuOvo idOCarbon;结合图1和 图2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制得粒径分布均勾的Au@ vo i dOCarbon核壳结构纳米材料。 [0040] 实施例2
[0041 ] a)取680mg FeCl3.6H2O和IOmg NaifePCU溶于80mL的去离子水中,超声使混合均勾 后转移至IOOmL的反应釜中,然后在180°C下保温反应6小时,离心分离,收集的固体即为α-Fe2〇3纳米颗粒;
[0042] b)取制得的a-Fe2〇3纳米颗粒50mg溶于由40mL无水乙醇与4mL水和ImL浓度为 32wt%的氨水形成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加0.2mL TE0S,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再 直接加入200mg多巴胺,在室温下继续搅拌24小时;离心分离,对收集的固体依次用水和乙 醇分别洗涤三次,然后干燥,得到聚多巴胺包覆二氧化硅及Q-Fe 2O3纳米颗粒的复合纳米材 料,简记为:Q-Fe2O3OSiO2OPdop;将制得的Ct-Fe 2O3OSiO2OPdop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 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焙烧5小时,得到Ct-Fe2O3OSiO 2O Carbon;将制得的Q-Fe2O3OSiO2OCarbon分散在由30mL水与IOmL浓度为32wt %的氨水形成的 混合溶液中,并超声使分散均匀,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40°C下保温刻蚀12h,刻蚀结束 后离心分离,对收集的固体依次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最后干燥,即得所述的核壳结构 纳米材料,简记为:a -Fe2〇3@vo i d@Car bon。
[0043] 图3为本实施例中Q-Fe2O3纳米颗粒、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