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料滚筒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084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浆料滚筒筛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浆料分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料滚筒筛。



背景技术:

在陶瓷等领域往往使用液态的浆料作为原料以生产固体产品,浆料筛分环节表现为通过管道输送,将浆料倾注到振动筛上,然后在振动筛的振动筛选下,含细小颗粒的浆料被筛选进入浆料桶中,含较大颗粒的浆料便滞留在筛网上。随着筛网上堆积的料越来越多,这些无法通过筛网孔的浆料便逐渐被振动至排渣口并从排渣口中排出。

振动筛通过振动力完成浆料筛分,由于浆料直接倾倒在筛网上,因此导致筛网长期受到浆料的冲击而产生网丝崩断的现象,一旦筛网出现问题,便需要将筛网全部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筛网才能继续工作。可见,这种设备存在使用上的弊端,难以长期运行,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浆料滚筒筛,能够降低浆料对筛网的冲击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浆料滚筒筛,包括基座,设有工作台面,还包括:

一对支架,它们分别沿第一方向安装于工作台面上不同位置,每个支架上设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轴承;

旋转笼体,两端均设有沿旋转笼体的中心轴线延伸而成的轴套,轴套外壁分别套装相应的第一轴承从而使旋转笼体与每个支架构成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连接,每个轴套内壁安置有第二轴承;

筛网,包覆在旋转笼体上;

进料管,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管体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构成“L”型结构,第一管体的端部封闭并与第二轴套安装从而与旋转笼体构成转动连接,第一管体的管壁上开设若干沿其中心轴线分布的布料孔;第二管体设置于旋转笼体外部,它的端部开口用于进料;

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轴套连接从而驱动旋转笼体转动;

接料盘,安置于工作台面上用于收集筛分后的浆料。

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台面,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地,旋转笼体为圆筒形结构,沿旋转笼体周向设有若干连接筋,连接筋对筛网形成支撑。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和皮带;电机安置于工作台面上,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主轴上,被动轮安装于其中一个轴套上,皮带套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从而构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浆料进入旋转笼体内在其转动作用下与筛网不断接触完成筛分,并且浆料不是直接倾倒至筛网上而是在布料孔的喷洒下成股流下,大大减小了冲击力,减轻筛网的负担,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支架、轴套及第一管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基座;101工作台面;

20支架;201第一轴承;

30旋转笼体;301连接筋;302轴套;303第二轴承;

40筛网;

50进料管;501第一管体;501a布料孔;502第二管体;

6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浆料滚筒筛,包括基座10,设有工作台面101,还包括:

一对支架20,它们分别沿第一方向安装于工作台面101上不同位置,每个支架20上设有平行于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轴承201;

旋转笼体30,两端均设有沿旋转笼体30的中心轴线延伸而成的轴套302,轴套302外壁分别套装相应的第一轴承201从而使旋转笼体30与每个支架20构成沿第二方向的转动连接,每个轴套302内壁安置有第二轴承303;

筛网40,包覆在旋转笼体30上;

进料管50,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管体501和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管体502,第一管体501和第二管体502连接构成“L”型结构,第一管体501的端部封闭并与第二轴套302安装从而与旋转笼体30构成转动连接,第一管体501的管壁上开设若干沿其中心轴线分布的布料孔501a;第二管体502设置于旋转笼体30外部,它的端部开口用于进料;

驱动装置60,与其中一个轴套302连接从而驱动旋转笼体30转动;

接料盘,安置于工作台面101上用于收集筛分后的浆料。

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台面101,即图1中y轴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台面101,即图1中x轴方向。

作为优选方案,旋转笼体30为圆筒形结构,沿旋转笼体30周向设有若干连接筋301,连接筋301对筛网40形成支撑。

作为优选方案,驱动装置60包括电机、主动轮、被动轮和皮带;电机安置于工作台面101上,主动轮安装于电机的主轴上,被动轮安装于其中一个轴套302上,皮带套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从而构成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