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874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捣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由于中药材多为生长在自然环境或者一些野区,其表面会存在很多灰尘、砂砾,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中药也会受到一些破损造成药材渣,这样的中药材无法直接进行利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灰尘、杂质、残渣等均去除出去,但现有的装置去除效率低下,且清除不彻底,对中药材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中药材多为生长在自然环境或者一些野区,其表面会存在很多灰尘、砂砾,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中药也会受到一些破损造成药材渣,这样的中药材无法直接进行利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灰尘、杂质、残渣等均去除出去,但现有的装置去除效率低下,且清除不彻底,对中药材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能够逐级多次的对中药材进行筛选,从而能够彻底的将中药材中含有的灰层杂质已经残渣去除,同时每一级筛选到下一级筛选之间,上一级筛选出来的灰尘杂质不会堆积到下一层,保证了不会二次污染筛选后的中药材。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包括筛选筒,筛选筒的上方设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内设有球形的初筛球,初筛球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盖板,初筛球与入料斗内部滑动连接,初筛球绕竖直轴线做旋转运动,初筛球上除了盖板处均为筛网结构,出料口下方四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入料斗内壁之间形成集料腔体,筛选筒内从上至下左右侧壁上依次交替设有相互对称的筛板组,所述筛板组包括向下倾斜的筛网,筛网的上端与筛选筒一侧内壁相连,筛网的下端向下倾斜的集料板,所述集料板的下端连接在筛网的上端所连的一侧内壁上,且位于筛网的下方;集料板上与筛选筒内壁连接处设有杂质收集仓。

本发明的筛选捣料装置,能够逐级多次的对中药材进行筛选,从而能够彻底的将中药材中含有的灰层杂质已经残渣去除,同时每一级筛选到下一级筛选之间,上一级筛选出来的灰尘杂质不会堆积到下一层,保证了不会二次污染筛选后的中药材。首先将中药材放入到入料斗中的初筛球中,通过其球形表面加大了中药材与筛网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其中筛选出来的杂质通过初筛球的下半球落入到集料腔体中,中药材从出料口处落入到筛选筒中,隔板能够避免杂质灰尘等进入到筛选筒中,起到了将灰尘杂质单独收集的目的,避免杂质与中药材一同落入下一级筛选;进入筛选筒后,中药材落到筛网上,由于筛网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中药材会向斜下方运动,其中筛选出来的杂质落入到筛网下方的集料板上,然后顺着集料板的倾斜方向向下运动到杂质收集仓中;然后中药材运动到筛网的下端并落入到下一个筛网上,重复上述步骤,随中药材进行多级筛选除杂;集料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筛出的杂质向下翻掉落到下一层筛网上,减少了中药材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初筛球中中药材的旋转碰撞能够使贴在药材表面的灰渣杂质脱落,从而在筛网上才能够通过重力运动将其中的杂质方便的清除。

筛选筒的底部设有顶部开口的旋料筛盒,所述旋料筛盒绕竖直轴线做旋转运动,经过筛板组筛选后的中药材落入筛选筒底部的旋料筛盒,通过离心旋转进一步的对中药材进行深层的筛选,本发明通过初筛球离心、筛网重力、旋料筛盒离心依次相互结合的作用下,能够彻底的对中药材中的杂质灰尘残渣进行清理。

集料板的上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可沿着集料板倾斜方向来回运动,可以加快杂质的收集速度,避免积在集料板上。

所述筛网和集料板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有利于中药材的向下运动与杂质的顺利清除。

筛网和集料板之间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伸出筛选筒外,通过吸尘管能够将筛选筒中的粉尘吸出,避免飞散在筛选筒中。

筛选筒的两侧内侧壁上依次交替连有多个长度可伸缩的捣料杆,所述捣料杆位于上方并与筛网平行,捣料杆可沿着筛网的下端向着上端的方向做伸长运动,当药材在筛网上向着斜下方运动的时候,捣料杆能够将药材推动回筛网的上端,且与筛选筒的内壁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将中药材捣烂,从而能够在过滤筛选的同时进行药材的捣舂,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筛网上端处的筛选筒内侧壁能够设置成弧形,从而形成一个捣料凹槽,能够对药材进行高效的捣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能够逐级多次的对中药材进行筛选,从而能够彻底的将中药材中含有的灰层杂质已经残渣去除,同时每一级筛选到下一级筛选之间,上一级筛选出来的灰尘杂质不会堆积到下一层,保证了不会二次污染筛选后的中药材;

2、本发明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筛选筒的底部设有顶部开口的旋料筛盒,所述旋料筛盒绕竖直轴线做旋转运动,经过筛板组筛选后的中药材落入筛选筒底部的旋料筛盒,通过离心旋转进一步的对中药材进行深层的筛选,本发明通过初筛球离心、筛网重力、旋料筛盒离心依次相互结合的作用下,能够彻底的对中药材中的杂质灰尘残渣进行清理;

3、本发明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集料板的上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可沿着集料板倾斜方向来回运动,可以加快杂质的收集速度,避免积在集料板上,所述筛网和集料板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有利于中药材的向下运动与杂质的顺利清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筛选筒,2-入料斗,3-初筛球,4-出料口,5-筛网,6-集料板,7-杂质收集仓,8-旋料筛盒,9-捣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中药材的高效捣料装置,包括筛选筒1,筛选筒1的上方设有入料斗2,所述入料斗2内设有球形的初筛球3,初筛球3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4,出料口4处设有盖板,初筛球3与入料斗2内部滑动连接,初筛球3绕竖直轴线做旋转运动,初筛球3上除了盖板处均为筛网结构,出料口4下方四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入料斗2内壁之间形成集料腔体,筛选筒1内从上至下左右侧壁上依次交替设有相互对称的筛板组,所述筛板组包括向下倾斜的筛网5,筛网5的上端与筛选筒1一侧内壁相连,筛网5的下端向下倾斜的集料板6,所述集料板6的下端连接在筛网5的上端所连的一侧内壁上,且位于筛网5的下方;集料板6上与筛选筒1内壁连接处设有杂质收集仓7。

本发明的筛选捣料装置,能够逐级多次的对中药材进行筛选,从而能够彻底的将中药材中含有的灰层杂质已经残渣去除,同时每一级筛选到下一级筛选之间,上一级筛选出来的灰尘杂质不会堆积到下一层,保证了不会二次污染筛选后的中药材。首先将中药材放入到入料斗中的初筛球中,通过其球形表面加大了中药材与筛网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其中筛选出来的杂质通过初筛球的下半球落入到集料腔体中,中药材从出料口处落入到筛选筒中,隔板能够避免杂质灰尘等进入到筛选筒中,起到了将灰尘杂质单独收集的目的,避免杂质与中药材一同落入下一级筛选;进入筛选筒后,中药材落到筛网上,由于筛网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中药材会向斜下方运动,其中筛选出来的杂质落入到筛网下方的集料板上,然后顺着集料板的倾斜方向向下运动到杂质收集仓中;然后中药材运动到筛网的下端并落入到下一个筛网上,重复上述步骤,随中药材进行多级筛选除杂;集料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筛出的杂质向下翻掉落到下一层筛网上,减少了中药材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与质量;通过初筛球中中药材的旋转碰撞能够使贴在药材表面的灰渣杂质脱落,从而在筛网上才能够通过重力运动将其中的杂质方便的清除。

优选的,筛选筒的底部设有顶部开口的旋料筛盒8,所述旋料筛盒绕竖直轴线做旋转运动,经过筛板组筛选后的中药材落入筛选筒底部的旋料筛盒,通过离心旋转进一步的对中药材进行深层的筛选,本发明通过初筛球离心、筛网重力、旋料筛盒离心依次相互结合的作用下,能够彻底的对中药材中的杂质灰尘残渣进行清理。

优选的,集料板的上方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可沿着集料板倾斜方向来回运动,可以加快杂质的收集速度,避免积在集料板上。

优选的,所述筛网和集料板向下倾斜的角度为30-45°,有利于中药材的向下运动与杂质的顺利清除。

优选的,筛网和集料板之间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伸出筛选筒外,通过吸尘管能够将筛选筒中的粉尘吸出,避免飞散在筛选筒中。

优选的,筛选筒的两侧内侧壁上依次交替连有多个长度可伸缩的捣料杆9,所述捣料杆位于上方并与筛网平行,捣料杆可沿着筛网的下端向着上端的方向做伸长运动,当药材在滤网上向着斜下方运动的时候,捣料杆能够将药材推动回滤网的上端,且与筛选筒的内壁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将中药材捣烂,从而能够在过滤筛选的同时进行药材的捣舂,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筛网上端处的筛选筒内侧壁能够设置成弧形,从而形成一个捣料凹槽,能够对药材进行高效的捣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