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解石与菱镁矿的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2566发布日期:2018-06-01 10:42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解石与菱镁矿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菱镁矿是我国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已探明储量30亿t,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居世界之首。资源主要集中于辽宁南部,储量达25.8亿t,约占我国总探明储量的86%。菱镁矿是一种极具工业价值的碳酸镁矿物,因具有较高的耐火性、黏结性及其他优良物化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农牧及金属镁提炼等领域。菱镁矿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我国镁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对精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降低菱镁矿中方解石的含量,提高菱镁矿的精矿品位能够有效提高下游产业的效益。浮选法是目前分离菱镁矿和方解石的主要方法,但选别指标一直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矿物亲水性较强,表面水化膜较厚,而且两者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相近,可浮性差异很小,常规捕收剂的选择性较差。

传统的泡沫浮选主要是在气-水-固三相界面发生,通过加入捕收剂,加大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疏水性差异,疏水矿粒粘附气泡上浮,亲水矿粒留于水中。但气泡的矿化需要气泡与矿粒发生碰撞,两者接近过程中冲破水化膜的势垒,造成水化膜破裂形成两相接触时矿粒才能牢固地吸附在气泡上,这就加大了目的矿物吸附在气泡上的难度。常规浮选中气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浮选机机械搅拌和外部充气,其特点是充气量大,但是这样产生的气泡对目的矿物的选择性差。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开发出一种新的方解石和菱镁矿的分离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解石和菱镁矿的分离方法,其可有效解决目前方解石和菱镁矿难以分离的问题,提高菱镁矿的精矿品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解石和菱镁矿的分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调节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的矿浆浓度至30~50wt%,然后加入分散剂,搅拌2分钟;

2)往步骤1)的矿浆中加入浓度为15~2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3,搅拌20~60s后,固液分离;

3)将固体部分加入到浓度为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矿浆浓度为10~30wt%,搅拌2分钟;

4)往步骤3)的矿浆中加入浓度为15~2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5,再经常规浮选后得菱镁矿精矿。

步骤1)中所述的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的粒度为0.1~5mm。

步骤1)中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的矿浆浓度至25~45wt%。

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水玻璃。

步骤2)中调节矿浆pH值为1~2。

步骤3)搅拌的速度为1000~1500r/min。

步骤4)中调节矿浆pH值为2~5。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首先添加硫酸,方解石在与酸反应过程中会在表面生成石膏,当石膏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将阻隔氢离子与方解石表面继续反应,而菱镁矿表面不会形成罩盖物,可以继续与酸反应。随后采用聚乙烯醇将粗精矿包覆,包覆后的菱镁矿与酸继续反应,可使菱镁矿表面形成的二氧化碳气泡稳定在矿物表面,形成气固联合体,此时泡沫和菱镁矿一开始就是两相接触,不用考虑气泡与矿粒碰撞问题,也不存在克服水化膜的情形。而罩盖有石膏的方解石表面不再产生气泡,这使菱锌矿成为唯一携带微泡的矿物,从而实现有选择性的选别;

2)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得到高纯度的菱镁矿精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对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粒度为0.1~1.5 mm)进行浮选,其经过下列步骤:

将菱镁矿粗精矿调节矿浆浓度至40wt%;加入分散剂水玻璃300g/t,搅拌2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搅拌30s后固液分离;将分离后的固体加入到3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矿浆浓度为30wt%,搅拌(1000 r/min)2分钟后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再经常规浮选后得菱镁矿精矿。

所得菱镁矿精矿的品位达到47.5%,回收率接近91%,跟常规的浮选结果相比较,其品位提高了1%左右,回收率提高近20%。

实施例2

对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粒度为1~2 mm)进行浮选,其经过下列步骤:

将菱镁矿粗精矿调节矿浆浓度至30wt%;加入分散剂水玻璃300g/t,搅拌2分钟;再加入浓度为2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2,搅拌50s后固液分离;将分离后的固体加入到4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矿浆浓度为20wt%,搅拌(1200 r/min)2分钟后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2,再经常规浮选后得菱镁矿精矿。

所得菱镁矿精矿的品位达到47.6%,回收率接近95%,跟常规的浮选结果相比较,其品位提高了1%左右,回收率提高近25%。

实施例3

对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粒度为2~3 mm)进行浮选,其经过下列步骤:

将菱镁矿粗精矿调节矿浆浓度至50wt%;加入分散剂水玻璃300g/t,搅拌2分钟;再加入浓度为2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3,搅拌60s后固液分离;将分离后的固体加入到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矿浆浓度为30wt%,搅拌(1400 r/min)2分钟后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4,再经常规浮选后得菱镁矿精矿。

所得菱镁矿精矿的品位达到47.7%,回收率接近96%,跟常规的浮选结果相比较,其品位提高了1%左右,回收率提高近25%。

实施例4

对含有方解石的菱镁矿粗精矿(粒度为3~5 mm)进行浮选,其经过下列步骤:

将菱镁矿粗精矿调节矿浆浓度至40wt%;加入分散剂水玻璃300g/t,搅拌2分钟;再加入浓度为25wt%的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1,搅拌60s后固液分离;将分离后的固体加入到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使矿浆浓度为10wt%,搅拌(1500 r/min)2分钟后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5,再经常规浮选后得菱镁矿精矿。

所得菱镁矿精矿的品位达到47.5%,回收率接近96%,跟常规的浮选结果相比较,其品位提高了1%左右,回收率提高近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