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000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质原料筛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碳质原料的用途很多,是制备活性炭、介孔碳、金刚石合成以及耐火建筑材料的原料,其需要筛分成不同粒度的物料以适应不同领域,因此,筛分是碳制品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序,粒度的大小影响碳制品的密度、孔隙率、机械强度等质量指标。

现有的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主要采用单层筛网,多次筛选,筛选程序较多,过程长,筛选效率低,并且粒度的大小不均,筛选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筛体、振动电机、传力板、进料口、弹簧、上弹簧座、多层筛网、出料口;所述的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筛体,筛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底座内安装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通过传力板与底座连接;所述的筛体的底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上弹簧座连接;所述的筛体内设置有多层筛网,多层筛网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的多层筛网至少包含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筛网、水平筛网和第二斜筛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与第二斜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α为5~10°。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和第二斜筛网的一侧设置有导料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层筛网通过筛框与筛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水平筛网和第二斜筛网的目数排列顺序为由大至小。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碳质原料从进料口进入筛体中的多层筛网,振动电机带动筛体和多层筛网振动筛分,中粒度物料从第一斜筛网进入水平筛网,从出料口出料,小粒度物料依次从第一斜筛网进入水平筛网再进入第二斜筛网,进而从导料板落向出料口出料,大粒度物料留在了第一斜筛网上,最后从导料板落向出料口出料,斜筛网有利于借助自身重力筛选,便于出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多层筛网,一次筛选效率高,粒度的大小均匀,筛选质量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筛体2、振动电机3、传力板4、进料口5、弹簧6、上弹簧座7、多层筛网8、出料口9、第一斜筛网10、水平筛网11、第二斜筛网12、导料板13、筛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筛体2、振动电机3、传力板4、进料口5、弹簧6、上弹簧座7、多层筛网8、出料口9;所述的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筛体2,筛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5,底座1内安装有振动电机3,振动电机3通过传力板4与底座1连接;所述的筛体2的底部设置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和上弹簧座7连接;所述的筛体2内设置有多层筛网8,多层筛网8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9;;所述的多层筛网8至少包含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斜筛网10、水平筛网11和第二斜筛网12。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10与第二斜筛网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且α为5~10°。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10和第二斜筛网12的一侧设置有导料板13。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层筛网8通过筛框14与筛体2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斜筛网10、水平筛网11和第二斜筛网12的目数排列顺序为由大至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碳质原料从进料口5进入筛体2中的多层筛网8,振动电机3带动筛体2和多层筛网8振动筛分,中粒度物料从第一斜筛网10进入水平筛网11,从出料口9出料,小粒度物料依次从第一斜筛网10进入水平筛网11再进入第二斜筛网12,进而从导料板13落向出料口9出料,大粒度物料留在了第一斜筛网10上,最后从导料板13落向出料口9出料,斜筛网有利于借助自身重力筛选,便于出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碳质原料的分选设备,多层筛网,一次筛选效率高,粒度的大小均匀,筛选质量高,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