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2587发布日期:2020-10-17 01:0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当前对于建筑垃圾进行回收主要途径是将垃圾进行粉碎后,在进行回收处理,建筑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沙粉或者碎石,这些沙粉或者碎石都是常见的重要建筑材料,如果不将它们分离出来而直接排出倒掉,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其次,建筑垃圾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钢筋或者螺钉等金属,这些金属被直接倒入研磨设备中会对研磨设备造成磨损,导致研磨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和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目前的分拣回收装置,只是简单经过一层筛分网进行筛分,还不能达到筛分要求,因此,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很有实际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斗一,所述进料斗一底部连接有进料管一,所述进料管一底部设置有磁吸筒,所述磁吸筒内壁左右两侧均匀设置有磁吸装置,所述磁吸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二,所述出料口二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一,所述传送带一底部间隔设置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顶部贯通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粉碎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一,所述出料口一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二,所述传送带二底部间隔设置有进料斗二,所述进料斗二底部设置有进料管二,所述进料管二底部设置有筛分筒一,所述筛分筒一内腔设置有筛分容器一,所述筛分容器一左右侧均设置有滑条一,所述筛分筒一内腔左右侧设置有与滑条一相匹配的滑道一,所述滑条一设置于滑道一内腔,所述筛分容器一底部与筛分筒一底部均均匀设置有一致的筛分孔一,所述筛分筒一底部设置有筛分筒二,所述筛分筒一和筛分筒二外壁右侧均设置有振动机,所述筛分筒二内腔设置有筛分容器二,所述筛分容器二底部均匀设置有筛分孔二,所述筛分容器二左右侧均设置有滑条二,所述筛分筒二内腔左右侧均设置有与滑条二相匹配的滑道二,且所述滑条二设置在滑动二内腔,所述筛分筒二内部设置有出料口三。

优选的,所述磁吸装置包括磁吸板,所述磁吸板上下端面均匀贯穿设置有滤孔,所述磁吸板前后端面均设置有弧形导向板,所述弧形导向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腔插接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并延伸出导向槽内腔与磁吸板活动连接,所述销轴前后端面均焊接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磁吸筒内壁进行焊接,所述磁吸板底部设置有磁铁槽,且所述磁铁槽内腔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槽与磁铁盖板通过螺丝进行封闭。

优选的,所述筛分容器一上的筛分孔一孔径大于筛分容器二上的筛分孔二孔径。

优选的,所述筛分筒一和筛分筒二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筛分筒一和筛分筒二前端面均设置有检修门。

优选的,所述粉碎筒上端铰接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以及振动机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通过通过磁吸筒内腔的磁吸装置层层进行高效磁吸作用,能够将初步粉碎的建筑垃圾中金属进行高效吸收;

通过振动机与筛分筒一作用,将砂粉和碎石这些可以直接利用的建筑材料通过筛分容器一上的筛分孔一进行筛分出;

再次通过振动机和筛分筒二的作用,将筛分出的砂粉和碎石中粒径更小的细沙通过筛分容器二上的筛分孔二进行筛分出,直接用于建筑材料;

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不仅能实现对于建筑垃圾中金属分拣出,同时能将建筑用砂粉和碎石进行精细化筛分,以满足建筑材料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拣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磁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吸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入料口;2、粉碎筒;3、出料口一;4、传送带一;5、进料斗一;6、进料管一;7、磁吸筒;8、磁吸装置;81、磁吸板;82、滤孔;83、弧形导向板;84、导向槽;85、销轴;86、复位弹簧;87、磁铁盖板;9、出料口二;10、传送带二;11、进料斗二;12、进料管二;13、筛分筒一;14、振动机;15、筛分容器一;16、滑条一;17、筛分孔一;18、筛分筒二;19、筛分容器二;20、滑条二;21、筛分孔二;22、出料口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的分拣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斗一5,将已经经过初步粉碎的建筑垃圾经过进料斗一5投入,进料斗一5使得接收建筑垃圾的半径增大,进料斗一5底部连接有进料管一6,进料管一6将建筑垃圾导流,进料管一6底部设置有磁吸筒7,进料管一6将初步粉碎的建筑垃圾导入磁吸筒7内腔之中,磁吸筒7内壁左右两侧均匀设置有磁吸装置8,磁吸装置8就是对于建筑垃圾进行磁性吸收的,磁吸筒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二9,将经过磁吸装置8过滤掉建筑金属后,通过出料口二9排出,出料口二9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一4,传送带一4将经过去除金属后的建筑垃圾进行传送至下一个处理装置,传送带一4底部间隔设置有粉碎筒2,初步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还需要经过粉碎筒2进行再次粉碎,从而方便后面的碾压工作,粉碎筒2顶部贯通设置有入料口1,入料口1敞口设计方便建筑垃圾进入,粉碎筒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一3,出料口一3将再次粉碎过后的建筑垃圾排出,出料口一3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二10,传送带二10将建筑垃圾传送至下一步处理装置。

请参阅图1,传送带二10底部间隔设置有进料斗二11,进料斗二11方便建筑垃圾进入筛分筒一13,进料斗二11底部设置有进料管二12,进料管二12将建筑垃圾导流至筛分筒一13,进料管二12底部设置有筛分筒一13,筛分筒一13作用是将一般建筑垃圾与建筑砂粉与碎石进行分离筛分作用的,筛分筒一13内腔设置有筛分容器一15,筛分容器一15在将一般建筑垃圾留在筛分容器一15内腔保留,方便对垃圾进行综合处理,筛分容器一15左右侧均设置有滑条一16,滑条一16方便对筛分容器一15进行活动,筛分筒一13内腔左右侧设置有与滑条一16相匹配的滑道一,滑条一16设置于滑道一内腔,滑条一16和滑道一的相互配合,方便了筛分容器一15从筛分筒一13内腔取出。

请参阅图1,筛分容器一15底部与筛分筒一13底部均均匀设置有一致的筛分孔一17,筛分孔一17的孔径大小和砂粉与碎石的孔径大小一致,因此,筛分筒一13是将砂粉、碎石进行筛分的装置,筛分筒一13底部设置有筛分筒二18,筛分筒一13和筛分筒二18外壁右侧均设置有振动机14,振动机14提高了筛分的效率,使得筛分过程更加均匀彻底,筛分筒二18内腔设置有筛分容器二19,筛分容器二19底部均匀设置有筛分孔二21,筛分孔二21将砂粉和碎石中粒径更加小的细沙再次精选出,回收利用,经过筛分筒一13筛分过后至筛分筒二18内腔的砂粉和碎石,在筛分容器二19内腔经过再次精细化筛分,筛分容器二19左右侧均设置有滑条二20,筛分筒二18内腔左右侧均设置有与滑条二20相匹配的滑道二,且滑条二20设置在滑动二内腔,这里滑条二20在滑道二内腔滑动,也是方便了筛分容器二19的运动与拿取,筛分筒二18内部设置有出料口三22,出料口三22将最后精细化选出的细沙排出,砂粉和碎石留在筛分容器二19内腔,方便进行再次利用。

请参阅图2,磁吸装置8包括磁吸板81,磁吸板81将初步粉碎的建筑垃圾中含的金属进行吸收,磁吸板81上下端面均匀贯穿设置有滤孔82,滤孔82是将砂粉和碎石通过的孔洞,磁吸板81前后端面均设置有弧形导向板83,弧形导向板83上设置有导向槽84,导向槽84内腔插接设置有销轴85,销轴85穿过并延伸出导向槽84内腔与磁吸板81活动连接,弧形导向板83通过导向槽84限制销轴85带动磁吸板81运动的轨迹,销轴85前后端面均焊接设置有复位弹簧86,复位弹簧86是将磁吸板81被压向下运动后再次进行复位作用,复位弹簧86另一端与磁吸筒7内壁进行焊接,复位弹簧86与磁吸筒7进行焊接加固复位弹簧86的固定。

请参阅图3,磁吸板81底部设置有磁铁槽,用于放置具有磁性的磁铁,且磁铁槽内腔设置有磁铁,磁铁槽与磁铁盖板87通过螺丝进行封闭,磁铁盖板87通过螺丝将磁铁槽进行密封,便于拆卸与安装。

请参阅图1,筛分容器一15上的筛分孔一17孔径大于筛分容器二19上的筛分孔二21孔径,通过将筛分孔一17的直径设置与砂粉和碎石的直径一致,实现将砂粉和碎石进行筛分目的,同理筛分孔二21是为了将细沙进行筛分,细沙的直径比砂粉和碎石更小,因此,需要将筛分孔二21的孔径设置的比筛分孔一17小。

请参阅图1,筛分筒一13和筛分筒二18均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是为了方便对于筛分筒一13和筛分筒二18内腔的筛分容器一15与筛分容器二19方便拿取设计的,且筛分筒一13和筛分筒二18前端面均设置有检修门,通过开启筛分筒一13和筛分筒二18的检修门将各自内腔的筛分容器进行取出,实现再次处理或者利用。

请参阅图1,粉碎筒2上端铰接设置有盖板,在粉碎筒2顶部设置盖板实现将粉碎筒2进行保护,在不适用粉碎筒2时,能够有效防止液体以及其他腐蚀性物体进入,从而实现对粉碎筒2的保护作用。

请参阅图1,传送带一4和传送带二10以及振动机14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外接电源为以上各部件进行平稳供电,以保障该装置能够运行流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