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7963发布日期:2021-01-30 03:3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很多电子产品也安装了电子指南针,比如在手机上安装了指南针模块,指南针能够辨别方位,在人们出门旅行或航海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0003]
现在有流水线都是单工位的,面对于快速增加产能及节省占用空间没有更好的规化,测试效率低。
[0004]
故需要提供一种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其通过设置自动上下料系统对接两个测试系统,在合理的位置设置废料接收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多存在测试效率低,以及各个部件的分布不够合理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其包括:
[0007]
箱体;
[0008]
测试系统,两个所述测试系统并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
[0009]
第一废料接收平台,设置在箱体内,位于两个所述测试系统之间,用于接收测试后的不良品;
[0010]
自动上下料系统,用于电子产品的自动上下料,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包括自动上料系统、自动下料系统和料盘,所述料盘用于放置指南针模块,料盘放置在所述自动上料系统和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中,自动上料系统、自动下料系统和所述第一废料接收平台构成t字型布局图结构;
[0011]
第二废料接收平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上方,用于接收测试后的不良品;
[0012]
机械手结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自动上料系统和所述自动下料系统之间,用于运输指南针模块。
[00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0014]
屏蔽箱,长方体结构,用于屏蔽磁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靠近所述自动上下料系统一侧设置有通孔;
[0015]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屏蔽箱内,靠近所述屏蔽箱上通孔一侧设置有开口,用于支撑;
[0016]
放料治具,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屏蔽箱的通孔外侧,包括放料板,所述放料板用于放置指南针模块;
[0017]
压合治具,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包括测试板,所述测试板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
[0018]
线圈组件,两个所述线圈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端和下端,用于控制磁场的产生以及调节磁场的大小。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放料治具还包括延伸杆和电机,所述延伸杆两端连接所述放料板和所述电机,电机用于驱动延伸杆向所述屏蔽箱转动,放料板跟随延伸杆向所述屏蔽箱转动;
[0020]
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放料板向所述屏蔽箱转动时,所述放料板有接料位和测试位;
[0021]
当所述放料板位于接料位时,放料板远离所述测试板,所述延伸杆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
[0022]
当所述放料板位于测试位时,所述放料板与所述测试板平行且位置相对。
[002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压合治具还包括气缸和支撑板,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支撑板用于支撑气缸,气缸连接所述测试板,气缸用于驱动测试板移动,支撑板与测试板夹角为直角;
[0024]
当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测试板活动时,所述测试板有初始位和接触位;
[0025]
当所述测试板位于初始位时,所述测试板远离所述放料板;
[0026]
当所述测试板位于接触位时且所述放料板位于测试位时,所述气缸顶出所述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与所述放料板接触。
[00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竖直设置在固定架底座中部,当放料板位于测试位时,放料板接触限位柱最上端。
[002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自动上料系统包括第一上料模组和第二上料模组,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和第二上料模组包括用于放置料盘的上料升降平台;
[0029]
自动下料系统包括第一下料模组和第二下料模组,所述第一下料模组和第二下料模组包括用于放置料盘的下料升降平台;
[0030]
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和所述第一下料模组靠近所述机械手结构,所述上料升降平台和下料升降平台的升降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003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自动上料系统还包括上料转接模组,所述上料转接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料模组和所述第二上料模组顶部,用于将第二上料模组的料盘运输到第一上料模组;
[0032]
所述自动下料系统还包括下料转接模组,所述下料转接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料模组和所述第二下料模组顶部,用于将第一下料模组的料盘运输到第二下料模组。
[003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机械手结构包括:
[0034]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0035]
第一机械臂,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0036]
第二机械臂,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
[0037]
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用于夹取电子产品。
[003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箱体包括:
[0039]
支撑脚,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四角位置,用于支撑;
[0040]
滚轮,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靠近所述支撑脚位置,用于移动箱体;
[0041]
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用于控制设备运转;
[0042]
电脑主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用于控制设备运转;
[0043]
锁式开关门,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用于观察以及电子产品的收放。
[004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ccd摄像装置,所述ccd摄像装置位于所述测试系统和所述上下料系统之间,每个测试系统对应一个ccd摄像装置,用于根据电子产品的外形进行描边,确认好电子产品的坐标并反馈给所述电脑主机。
[0045]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可实现产品自动上下料,对外界磁场进行屏蔽,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外界磁场对设备加磁测试中产生误判,避免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以至于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指南针特性,以低成本实现大范围生产应用,使用方便,成本低,而且实用性强,测试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4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004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5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测试系统的结构图。
[005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测试系统拆去屏蔽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其中,1、箱体,2、测试系统,3、第一废料接收平台,4、自动上下料系统,5、第二废料接收平台,6、机械手结构,7、ccd摄像装置,11、支撑脚, 12、滚轮,13、控制面板,14、锁式开关门,21、屏蔽箱,22、固定架,23、放料治具,25、线圈组件,26、限位柱,41、自动上料系统,42、自动下料系统,61、固定座,62、第一机械臂,63、第二机械臂,64、夹具,211、通孔, 221、开口,231、放料板,232、延伸杆,233、电机,241、测试版,242、电缸,243、支撑板,411、第一备料模组,412、第二备料模组,413、上料转接模组,421、第一接料模组,422、第二接料模组,423、下料转接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4]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
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55]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005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7]
现在有流水线都是单工位的,面对于快速增加产能及节省占用空间没有更好的规化,测试效率低。
[0058]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0059]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箱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测试系统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测试系统拆去屏蔽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006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其包括箱体1、测试系统2、第一废料接收平台3、自动上下料系统4、第二废料接收平台5、机械手结构6和ccd摄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可实现产品自动上下料,对外界磁场进行屏蔽,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外界磁场对设备加磁测试中产生误判,避免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以至于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指南针特性,以低成本实现大范围生产应用,使用方便,成本低,而且实用性强,测试效率高。
[0062]
参照图1,箱体1包括支撑脚11、滚轮12、控制面板13、电脑主机和锁式开关门14,支撑脚11设置在箱体1底部四角位置,用于支撑,滚轮12设置在箱体1底部靠近支撑脚11位置,用于移动箱体1,支撑脚11高度可调,通过调节支撑脚11的高度方便使用滚轮12移动箱体1;控制面板13设置在箱体1 侧壁上,用于控制设备运转;电脑主机设置在箱体1内,连接控制面板13,用于控制设备运转;锁式开关门14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用于观察以及电子产品的收放。
[0063]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内设置有ccd摄像装置7,ccd摄像装置7位于测试系统2和上下料系统4之间,每个测试系统2对应一个ccd摄像装置7,用于根据电子产品的外形进行描边,确认好电子产品的坐标并反馈给电脑主机。
[0064]
参照图2、图4和图5,两个测试系统2并列设置在箱体1内,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测试系统2包括屏蔽箱21、固定架22、放料治具23、压合治具、线圈组件25和限位柱26,屏蔽箱21为长方体结构,用于屏蔽磁场,设置在箱体1内,靠近自动上下料系统4一侧设置有通孔211;固定架22设置在屏蔽箱 21内,靠近屏蔽箱21上通孔211一侧设置有开口221,用于支
撑;通孔211 和开口221用于方便放料治具22上的放料板231可以转动到屏蔽箱21内;两个线圈组件25分别设置在固定架22上端和下端,用于控制磁场的产生以及调节磁场的大小。放料治具23设置在箱体1内,位于屏蔽箱21的通孔211外侧,放料治具23包括放料板231、延伸杆232和电机233,放料板231用于放置指南针模块,延伸杆232两端连接放料板231和电机233,电机233用于驱动延伸杆232向屏蔽箱21转动,放料板231跟随延伸杆232向屏蔽箱21转动,放料板231上放置指南针模块,转动到屏蔽箱21内进行测试。
[0065]
压合治具设置在固定架22内,包括测试板241、气缸242和支撑板243,测试板241用于测试指南针模块;支撑板243用于支撑气缸242,气缸242连接测试板241,气缸242用于驱动测试板241移动,支撑板243与测试板241 夹角为直角,测试系统2水平放置时,测试板24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 54.74
°
。限位柱26设置在固定架22内,限位柱26竖直设置在固定架22底座中部。
[0066]
当电机233驱动放料板231向屏蔽箱21转动时,放料板231有接料位和测试位;当放料板231位于接料位时,放料板231远离测试板241,延伸杆232 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当放料板231位于测试位时,放料板231接触限位柱26 最上端,放料板231与测试板241平行且位置相对。
[0067]
当气缸242驱动测试板241活动时,测试板241有初始位和接触位;当测试板241位于初始位时,测试板241远离放料板231;当测试板241位于接触位时且放料板231位于测试位时,气缸242顶出测试板241,测试板241与放料板231接触。
[0068]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废料接收平台3设置在箱,1内,位于两个测试系统 2之间,用于接收测试后的不良品;第二废料接收平台5设置在箱体1内,位于自动下料系统42上方,用于接收测试后的不良品。
[0069]
参照图2和图3,自动上下料系统4用于电子产品的自动上下料,设置在箱体1内,包括自动上料系统41、自动下料系统42和料盘,料盘用于放置指南针模块,料盘放置在自动上料系统41和自动下料系统42中,自动上料系统 41、自动下料系统42和第一废料接收平台3构成t字型布局图结构。
[0070]
自动上料系统41包括第一上料模组411和第二上料模组412,第一上料模组411和第二上料模组412包括用于放置料盘的上料升降平台;自动下料系统 42包括第一下料模组421和第二下料模组422,第一下料模组421和第二下料模组422包括用于放置料盘的下料升降平台;第一上料模组411和第一下料模组421靠近机械手结构6,上料升降平台和下料升降平台的升降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0071]
自动上料系统41还包括上料转接模组413,上料转接模组413设置在第一上料模组411和第二上料模组412顶部,用于将第二上料模组412的料盘运输到第一上料模组411;自动下料系统42还包括下料转接模组423,下料转接模组423设置在第一下料模组421和第二下料模组422顶部,用于将第一下料模组421的料盘运输到第二下料模组422。
[0072]
参照图2和图3,机械手结构6设置在箱体1内,位于自动上料系统41和自动下料系统42之间,用于运输指南针模块。机械手结构6包括固定座61、第一机械臂62、第二机械臂63和夹具64,固定座61设置在箱体1内,第一机械臂62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61上,另一端连接第二机械臂63,夹具64 设置在第二机械臂63的另一端,用于夹取电子产品。
[007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二上料模组412中的备料升降平台将装着指南针模块
的料盘运输到最上端,上料转接模组413将第二上料模组412上的料盘运输到第一上料模组411,机械手结构6将指南针模块运输到ccd摄像装置上方,对指南针模块的外形进行描边,确认好坐标并反馈给电脑主机,机械手结构6将指南针模块放置在放料板231上,通过扫码条码或二维码进行i d采集,电机233转动,带动延伸杆232转动,带动放料板231向屏蔽箱21转动,放料板231接触限位柱26,电缸242驱动测试板241移动,测试板241接触指南针模块开始测试。
[0074]
测试完成后,电机233带动放料板231远离屏蔽箱21到达接料位,机械手结构6根据测试结果将测试后的指南针模块进行分类运输,测试不良品放置在第一废料接收平台3或第二废料接收平台5上,测试合格品放置在第一接料模组421上的料盘上,当第一接料模组421上的料盘接满后,接料转接模组423 将第一接料模组421上的料盘运输到第二接料模组422上,第二接料模组422 的接料升降平台将料盘运走。
[0075]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指南针自动上下料双工站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
[0076]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