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微静电空气净化器吸附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静电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微静电空气净化器吸附模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PM2.5的暴光和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国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系列的国家标准,要求民用建筑内必须引进新风,并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进行治理。
[0003]PM2.5主要源是室外,由于其微粒小,无孔不入,从2013年7?8月份北京监测情况看,PM2.5室内的污染程度有超过室外的趋势。由于室内是人类主要的活动和居住的场所,PM2.5对室内的污染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对PM2.5的清除有多种方法,最可靠也是采用最多的是过滤法,采用较多的还有水洗法、静电除尘法等,这些除尘方法都有不足之处。过滤法最简单,成本也不高,想清除PM2.5的颗粒物必须采用中效以上的过滤网,阻力大,易堵塞,必须定期清洗或更换;水洗法也容易实现,但要产生超湿量的水汽,增加室内的潮湿度,对潮湿的地域造成另一种污染。静电除尘法不仅有除尘效果,更有杀毒灭菌的功能,但此法要产生臭氧,对人类有一定的杀伤力。由于室外空气的严重污染,特别是PM2.5颗粒物的污染,会随着新风引入室内,加重室内颗粒物对人的伤害。降解室内颗粒物的污染已是中国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0004]现有技术目前以全裸型静电空气净化器最普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采用全裸金属作为高压静电场的发生器,利用阳极电晕放电原理,使空气中的粉尘带上正电荷,然后借助库仑力作用,将带电粒子捕集在集尘装置上,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目的。具有集尘效率高、压力损失少的优点,其除尘效果十分显著,是医疗系统除尘、杀菌、消毒的理想产品之一;但全裸型静电空气净化器产生严重的臭氧,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从内部对细菌进行瓦解,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以达到杀死细菌和病毒的目的;然而,臭氧本身也是一种污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破坏,还会刺激眼睛并让皮肤出现黑斑。当臭氧浓度达到200微克/立方米时,甚至会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使人感到头痛、胸痛以及思维能力下降。所以全裸型空气净化器不能用于封闭房间和人活动场所的空气净化。欧美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允许有人活动场所的空气净化。
[0005]从中国严重的PM2.5污染问题出来后,国内不少静电专家在全裸的金属发生器上进行了研究,研发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在考虑到臭氧的危害性后,研究人员采用圆环柱作为负极,以针状金属柱作为正极,研究出了在空气净化时产生臭氧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臭氧静电除尘器,40分钟达到0.1mg/m3,国家标准为0.16mg/m3,16小时后才达到国家标准值。如果考虑到房间臭氧的本底含量,每小时0.1mg/m3的增长量对封闭环境仍是一个污染源。而且,这种除尘器还有个缺点是失电后,净化器会失去吸力,被吸在负极上的微尘会落在净化器内,开机后会被风吹到房间内,失去净化作用。目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电场对颗粒物的吸附率弱,在高电场强度下易产生拉弧打火放电,并产生臭氧。现有技术中部分空气净化装置加入了除臭氧装置,但是这样的结构不但使得空气净化装置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而且还会因增加的设备对静电场的影响,影响除尘效果。根据静电场吸尘原理,采用导电片构成的极间静电场放电吸尘,在风速相同条件下远好于HEPA过滤式除尘效果,但由于现有技术空气净化装置极间有闪电拉弧,产生臭氧,臭氧浓度高于0.2mg/m3时,对人的呼吸系统有污染,也就是说,静电净化器必须将I小时产生的臭氧浓度降低到0.1mg/m3以下才是安全的;此外,高静电对人的大脑神经也有危害,所以静电吸尘器的电流不能太大,应采用5W以下的微静电范围;那么就产生的矛盾的情况,为了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就需要强化微静电效果,则必须有很高静电场效应;为了避免高静电场的危害降低静电电场效应,则除尘效果变差;导电片构成的极间静电场放电吸尘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闪电拉弧,产生臭氧,但如果加入除臭氧装置则对静电场存在影响,并且使得空气净化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增加、耗能量大。所以如何解决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是现有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6]研发一种微臭氧低风阻高效率的微静电空气净化器,替代现有的HEPA过滤式空气净化器和较高臭氧的静电式空气净化器已是当务之急,也是现有技术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克服现有的微静电空气净化装置产生臭氧较多,存在吸尘效果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能协调,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增加、耗能量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微静电空气净化器吸附模块。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微静电空气净化器吸附模块,包括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机壳;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位于机壳内,嵌套并卡接;所述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包括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半阻隔方孔中空板;所述半阻隔方孔中空板与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相间交错排列,最上部和最下部为半阻隔方孔中空板;所述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包括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正极导电带、负极导电带;所述正极导电带和负极导电带分别位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侧面,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端带有缺口,正极导电带和负极导电带分别与两端的缺口相联通;所述半阻隔方孔中空板为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一侧面去掉一部分侧面板构成的,所述的去掉的侧面板部分为揭皮部,所述揭皮部长度小于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端缺口之间的距离,宽度小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的宽度,位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一侧面的中部。
[0010]所述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包括侧面板,两端,格栅,所述侧面板和两端形成长方形中空腔体,所述格栅由多个挡隔构成,格栅位于中空腔体内。当然,所述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也可以不包括两端,直接由格栅和位于格栅两面的侧面板构成。
[0011]所述揭皮部为长方形;所述半阻隔方孔中空板与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相间交错排列,最上部和最下部为半阻隔方孔中空板;最外侧半阻隔方孔中空板揭皮部一侧向内,未揭皮侧朝外。
[0012]揭皮指的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上下都有一层薄膜即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的侧面,称上层薄膜为皮,采用热熔工艺将上层薄膜揭下部分,相当于对中空板上板面开天窗。
[0013]所述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还包括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高阻粘接剂部、正极电源卡、负极电源卡;所述高阻粘接剂部位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端的缺口内,所述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分别埋在两端的高阻粘接剂部内,所述正极电源线位于正极导电带与缺口相联通的一侧,所述负极电源线位于负极导电带与缺口相联通的一侧;所述正极电源卡与正极电源线连接,负极电源卡与负极电源线连接。
[0014]所述机壳包括壳体、正极电源卡位、负极电源卡位;所述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嵌套在机壳壳体内,正极电源卡与正极电源卡位卡扣连接,负极电源卡与负极电源卡位卡扣连接。
[0015]当然,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高阻粘接剂部、正极电源卡、负极电源卡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机壳上,通过半阻隔-全阻隔电极组上的缺口卡扣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容易因碰触造成移位,使得接触不严,造成故障。故本实用新型中没有采用此中技术方案。
[0016]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微静电空气净化器吸附模块中,正负极导电带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溶剂混合后采用注射、喷涂、印刷或覆膜加工到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侧表面上制成的,正极导电带到左端距离为3?30mm,优选距离15mm,负极导电带到右端距离为3?30mm,优选距离15mm;或正极导电带到右端距离为3?30mm,负极导电带到左端距离为3?30mm;印刷后对两端冲缺口,冲缺口时不允许有油污或其它污染。由于正负两极分别位于聚合物基材料中空板两侧表面上,所以所述左右为以俯视或仰视略倾斜视角同时看到的两面的左右两侧,印刷后对两端冲缺口后正负两极导电带分别与两端缺口相联通,举例来说,正极与左端有距离,与右端缺口联通,负极与右端有距离,与左端缺口联通,当然,也可以相反。
[0017]导电带到端头的距离对模块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过短则影响电阻,并且容易出故障,过长,又浪费空间和资源,经反复试验验证,导电带到端头的距离为15mm时效果最佳。
[0018]上述缺口为喇叭形,即外侧开口大,逐渐向内收,到中部或中下部宽度不再变化,利于其它部件嵌入的形状。所述喇叭形开口的角度为69度。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静电场导电带中,有一侧采用绝缘材料与对应电极隔离,另一侧与对应电极没有采用绝缘材料隔离,为半阻隔电极;静电场导电材料两侧均采用绝缘材料与对应电极隔离,为全阻隔电极;半阻隔与全阻隔相间的组合,即为半阻隔-全阻隔电极。本实用新型半阻隔-全阻隔电极技术,全阻隔加半阻隔两极隔离,防止两极间产生电弧,大幅度降低臭氧的发生量;采用高阻抗导电膜作为两极的导电体,是产生微静电的极佳方式;采用多个两极反向电场,提高微静电场效应。
[0021]本实用新型采用半阻隔-全阻隔电极式,有效控制静电电极间的拉弧闪电现象,将臭氧发生浓度有效控制在0.01mg/m3以下,静电空气净化器产生的低浓度臭氧对人类的污染变为保健作用,I小时产生的臭氧浓度降低到0.1mg/m3以下。
[0022]从电场线分布情况看,有阻隔面电场线少于无阻隔面;从实际吸尘效果看,无阻隔面吸尘量高于有阻隔面。在通电时暗室观察无阻隔面有光亮,有阻隔面无光亮。说明阻隔后控制拉弧产生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23]图1: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示意图组图;
[0024]其中:
[0025]图1.1:半阻隔方孔双电极导电板正面示意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