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638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一方面世界能源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节约能源且能更环保的进行利用是能源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但目前的燃料油在燃烧时,存在燃烧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提供一款节能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节能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铜锌矿5-10重量份、粘结剂5-10重量份、润滑油4-6重量份,银粉末0.5-0.8重量份,铜粉末0.5-0.8重量份,活性炭1-2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人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组分以及用量的筛选实验,意外的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配比以及各组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天然气、合成气、轻质气液态烃类等原料的净化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铜锌矿5重量份、粘结剂8重量份、润滑油5重量份,银粉末0.6重量份,铜粉末0.6重量份,活性炭1.5重量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

进一步,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40-70nm。

进一步,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40-70nm。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粒径的粉末,一方面混合效果好,便于混合,一方面可以提高节能效果。

进一步,还包含5~10重量份的ZnO和5-10重量份的CuO。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效节能净化剂的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各组分,一起混匀,制得高效节能净化剂。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节能效果好、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绿铜锌矿5-10重量份、粘结剂5-10重量份、润滑油4-6重量份,银粉末0.5-0.8重量份,铜粉末0.5-0.8重量份,活性炭1-2重量份。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40-70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40-70nm。还包含5~10重量份的ZnO和5-10重量份的CuO。制备时,按配比称取各组分,一起混匀,制得高效节能净化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介绍。

实施例1

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绿铜锌矿5千克、粘结剂8千克、润滑油5千克,银粉末0.6千克,铜粉末0.6千克,活性炭1.5千克。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50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50nm。制备时,按配比称取各组分,一起混匀,制得高效节能净化剂。

实施例2

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绿铜锌矿8千克、粘结剂5千克、润滑油4千克,银粉末0.5千克,铜粉末0.5千克,活性炭1千克。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40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40nm。制备时,按配比称取各组分,一起混匀,制得高效节能净化剂。

实施例3

一种高效节能净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组分:绿铜锌矿8千克、粘结剂5千克、ZnO 8千克、CuO 5千克、润滑油6千克,银粉末0.8千克,铜粉末0.8千克,活性炭2千克。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70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70nm。制备时,按配比称取各组分,一起混匀,制得高效节能净化剂。

对比例1

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30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30n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35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35n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75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75n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所述银粉末的粒径为78nm。所述铜粉粉末的粒径为78nm,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效果测试

分别测定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高效节能净化剂添加到燃料油后的节能效率。高效节能净化剂与燃料油的质量比为1.5%。

在达到同等的使用条件(或是燃烧条件)下,测定添加了高效节能净化剂的燃料油的用量和没有添加高效节能净化剂的燃料油的用量(即只有燃料油),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节能效率=(1-添加了高效节能净化剂的燃料油的质量/没有添加高效节能净化剂的燃料油的的质量)*100/100。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