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气化反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057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等离子气化反应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离子气化反应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气化反应炉作为一种能源再利用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气化反应炉是将煤投入其中,与通入的气化剂产生反应;目前的气化反应炉结构包括如下:一个炉体,在炉体的下方设置尺寸大于炉体的锥形盘,锥形盘为敞开式,用于接收炉体内的煤渣,在锥形盘内放置有水,通过炉篦上的刮刀将煤渣刮刀锥形盘中,由人工将锥形盘中的煤渣进行清理,这样的结构方式具有以下缺陷:

1、由于煤渣通过锥形盘排出且锥形盘中有水,这样锥形盘中的煤渣必然是浸在水中的,从锥形盘中清理出来的煤渣都是湿的,不便于后期对煤渣的处理,一旦工作人员因遗忘或工作繁忙,来不及对锥形盘中的煤渣进行及时清理,煤渣会排落到地面上,造成一定的地面污染。

2、由于不能及时对锥形盘中的煤渣进行清理,煤渣过多的堆积于锥形盘中,这样则会影响后续添加到炉体内煤料的顺畅流动,影响整个气化炉的工作效率,严重者需要停机进行清理。

3、气化反应炉内的刮刀主要起到辅助出渣和清理炉内灰渣的作用,以往刮刀多数只具备将炉内灰渣清理并翻向外侧的作用,一旦遇到大渣块就会造成出口堵塞,排不出渣,渣层加厚,氧化层上移,严重影响煤气发生炉的正常生产,且成本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干式排渣的等离子气化反应炉。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等离子气化反应炉,包括由上炉体、下炉体构成的反应炉炉体,上炉体上设置有向炉体内添加煤料的加料机构以及供炉体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出管,下炉体内设置有炉篦以及处于炉篦下方的炉篦座,在炉篦座上开设有供炉体内煤渣落入料斗中的落渣孔,下炉体上处于炉篦座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以及向炉篦下方通入气化剂的输气管道,在下炉体外侧固定设置有罩壳,所述罩壳内设置有驱使炉篦座及炉篦转动的驱动机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加料机构向反应炉炉体内添加煤料,从炉篦下方的输气管道中向反应炉炉体中输入反应的等离子气化剂,输入的等离子气化剂与炉内的煤料形成反应并生成荒煤气从排出管排出;而反应后煤料变成煤渣从落渣孔处落入出料斗中并排出到炉体外部,从而实现干式排渣的目的,便于后期对煤渣的处理,不会出现因工作人员因遗忘或工作繁忙,来不及煤渣进行及时清理,煤渣会排落到地面上,造成现场地面污染的问题,这样只需要在出料斗下方放置收集煤渣的集料斗或集料袋或运输小车,便可以对煤渣实现自动集中收集的目的,且无需工作人员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不会出现因煤渣堆积而需要停机清理的问题,以提升反应炉的工作效率;同时,将驱动机构设置于罩壳中,而罩壳装配于下炉体外侧,这样能够对驱动机构形成一定的遮挡保护,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且不会受到外界的风雨侵蚀。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蜗杆、与蜗杆配合的涡轮,蜗杆设置于罩壳中,蜗杆的一端穿过罩壳用于连接驱动器,在下炉体中固定设置有涡轮支承,涡轮转动方式设置于涡轮支承上,所述炉篦座连接于涡轮上跟随涡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炉体包括内炉体、外炉体,在内炉体外壁与外炉体内部之间形成环形的夹套,所述外炉体下部设置有与夹套形成连通的进水管,外炉体上部设置有与夹套形成连通的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为围绕外炉体布置的环形管,环形管上分布有多个与夹套形成连通的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炉篦下方设置有与输气管道形成连通的通气箱,通气箱的上端为与炉篦内部连通的敞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下炉体内壁装配有用于对炉篦座上的灰渣形成刮动的刮刀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装配在下炉体内壁的刀架,在刀架上设置有呈犁形状布置的刮刀。

进一步地,所述刮刀包括分别固定在刀架的两侧形成犁形状的第一刀头、第二刀头。

进一步地,所述刀架包括与下炉体内壁连接的装配竖直板,与装配竖直板连接的斜板,以及连接斜板的装配板,所述刮刀装配于装配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炉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隐去炉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隐去炉篦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刮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上炉体,2为下炉体,3为反应炉炉体,4为反应腔室,5为加料机构,6为加料斗,7为加煤阀,8为排出管,9为除尘器,10为放散管,11为炉篦,12为炉篦座,13为落渣孔,14为出料斗,15为输气管道,16为通气箱,17为通气孔,18为罩壳,19为驱动蜗杆,20为涡轮,21为传动齿轮,22为涡轮支承,23为支承牛腿,24为遮挡环板,25为夹套,26为进水管,27为出水管,28为连通管,29为刀架,30为第一刀头,31为第二刀头,32为装配竖直板,33为斜板,34为装配板,35为固定板,36为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9,等离子气化反应炉,包括由上炉体1、下炉体2构成的反应炉炉体3,上炉体的下端为敞开端,下炉体的上端为敞开端,上炉体下端与下炉体上端通过法兰盘形成连接,这样上炉体及下炉体构成上述的反应炉炉体,反应炉炉体内形成封闭的反应腔室4。

在上炉体上设置有向炉体内添加煤料的加料机构5,加料机构包括设置于炉体顶部的加料斗6,以及设置于料斗排出端的加煤阀7,通过控制加煤闸门可以控制料斗中煤料进入炉体中。以及与上炉体顶部连通供炉体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出管8,在荒煤排出管设有除尘器9和放散管10,用于煤气过滤和紧急放散。

在下炉体内设置有炉篦11以及处于炉篦下方的炉篦座12,在炉篦座上开设有供炉体内煤渣落入料斗中的落渣孔13,下炉体上处于炉篦座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斗14,以及向炉篦下方通入气化剂的输气管道15,炉篦下方设置有与输气管道形成连通的通气箱16,通气箱的上端为与炉篦内部连通的敞开端,在炉篦座中部处于炉篦的下方开设有连通炉篦内与通气箱的通气孔17,经过输气管道进入通气箱内的气化剂从通气孔中进入炉篦,并通过炉篦分布在炉体内部与炉体内的煤料进行反应。

在下炉体外侧固定设置有罩壳18,所述罩壳内设置有驱使炉篦座及炉篦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蜗杆19、与蜗杆配合的涡轮20,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罩壳中,蜗杆的一端穿过罩壳用于连接驱动器,驱动器可以为电机,也可以在蜗杆与电机之间设置调节转速的齿轮组,这样便需要在蜗杆上装配一个传动齿轮21,在下炉体中固定设置有涡轮支承22,涡轮转动方式设置于涡轮支承上,炉篦座连接于涡轮上跟随涡轮转动,在涡轮支承与涡轮之间设置有滚珠,以减小摩擦,同时涡轮支承上设置有台阶,涡轮套设在涡轮支承的台阶上形成限位,这样涡轮便只能在涡轮支承上进行转动,而无法左右移动。在下炉体中固定有多个支承牛腿23,支承牛腿对涡轮支承进行承载及固定,同时,上述的通气箱外壁与支承牛腿进行固定连接,以对通气箱进行定位,通气箱处于炉篦下方,但不跟随炉篦转动,在通气箱上端与炉篦座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遮挡环板24,以避免煤渣进入通气箱中,遮挡环板固定在通气箱上或者固定在炉篦座下方。

上炉体包括内炉体、外炉体,在内炉体外壁与外炉体内部之间形成环形的夹套25,外炉体下部设置有与夹套形成连通的进水管26,外炉体上部设置有与夹套形成连通的出水管27。进水管、出水管为围绕外炉体布置的环形管,环形管上分布有多个与夹套形成连通的连通管28。这样从进水管进入夹套内的水能够被均匀的布置,在反应炉工作过程中其内部产生热量,通入夹套内的水能够被快速的加热成水蒸汽,并从出水管中排出,排出的水蒸汽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后,水蒸汽可以与输气管道内的空气一并进入炉内进行反应。

在下炉体内壁装配有用于对炉篦座上的灰渣形成刮动的刮刀装置,刮刀装置包括装配在下炉体内壁的刀架29,在刀架上设置有呈犁形状布置的刮刀,刮刀包括分别固定在刀架的两侧形成犁形状的第一刀头30、第二刀头31。刀架包括与下炉体内壁连接的装配竖直板32,与装配竖直板连接的斜板33,以及连接斜板的装配板34,刮刀装配于装配板上。在下炉体内壁焊接有固定板35,装配竖直板通过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方便更换;第一刀头、第二刀头的尾部通过肋片36形成支撑,构成犁形状,便于破渣;肋片与刀头及装配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形成固定,结构牢固。工作时,刮刀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布置在下炉体内的数量,当炉篦带动煤渣转动时,与刮刀装置相向靠近,大的渣块就会被刮刀破碎,从落渣孔进入出料斗中。本刮刀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效果明显。本反应炉集加料系统、传动系统、排渣系统、反应系统、除尘系统等于一体,实现了一体化,外观漂亮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