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91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行业中湿熄焦塔塔顶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焦化行业中湿法熄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即使在应用干熄焦技术为主的焦化厂,湿法熄焦也作为一种检修备用技术而被使用。湿法熄焦具有设施简单、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但在湿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酚、氰化物、硫化物和粉尘的高温蒸汽,如果直接排入大气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在新颁布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对焦化厂的废气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应用于湿熄焦蒸汽净化处理的成熟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能够充分净化湿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蒸汽,实现湿熄焦过程尾气的达标排放特别是无“白雾”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湿熄焦塔,熄焦罐上方的湿熄焦塔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熄焦喷射管、洗涤降温装置、折流除尘装置和吸气罩;还包括尾气处理器、蒸气吸收塔、旋风分离器、风机和粉焦沉淀池;所述尾气处理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其壳程入口通过高温蒸汽管道连接湿熄焦塔顶蒸汽出口,壳程出口通过蒸汽管道连接蒸汽吸收塔的蒸汽入口,蒸汽吸收塔的尾气出口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风机及尾气处理器的管程入口,尾气处理器的管程出口连接烟囱;蒸汽吸收塔、旋风分离器及尾气处理器分别设排水口通过冷凝液管道连接粉焦沉淀池。

所述洗涤降温装置为喷淋装置或雾化喷淋装置。

所述折流除尘装置由至少2层折流板组成,每层折流板由木架及按折线型排列的除尘格栅板组成,各层折流板的除尘格栅板交错排列。

所述蒸汽吸收塔由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上部的一级盘管水冷器、设置在壳体内下部二级盘管水冷器以及设置于壳体底部的排水口组成,一级盘管水冷器和二级盘管水冷器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分别与焦化厂内的工业循环水管道连接。

所述一级盘管水冷器、二级盘管水冷器中的盘管为DN15~DN200的无缝钢管,盘管间距为20~100mm。

所述尾气处理器前的高温蒸汽管道上、蒸汽吸收塔前的蒸汽管道上、洗涤降温装置上游的送水管道上分别设电动阀门,以上电动阀门以及旋风分离器的驱动装置、风机的驱动装置分别连接湿熄焦控制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湿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蒸汽经过汽水换热等过程,通过蒸发、凝结作用达到充分吸收蒸汽热能的目的;

2)蒸汽吸收塔、旋风分离器及尾气处理器中分离出的蒸汽冷凝水、粉尘等污染物排至粉焦沉淀池,可集中送至焦化厂内的酚氰废水处理工段处理,无污染物排放;

3)通过设置尾气处理器,利用高温蒸汽的热量将尾气中未吸收的水蒸汽、空气等气体加热至非饱和状态,从烟囱排至大气的尾气达标排放,无“白雾”产生;

4)装置整体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运行并与湿熄焦系统联动,其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投资费用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熄焦塔 2.熄焦罐 3.洗涤降温装置 4.折流除尘装置 5.吸气罩 6.高温蒸汽管道 7.尾气处理器 8.风机 9.蒸汽管道 10.蒸气吸收塔 101.壳体 102.一级盘管水冷器 103.二级盘管水冷器 11.冷凝液管道 12.粉焦沉淀池 13.尾气管道14.旋风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湿熄焦塔1,熄焦罐2上方的湿熄焦塔1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熄焦喷射管、洗涤降温装置3、折流除尘装置4和吸气罩5;还包括尾气处理器7、蒸气吸收塔10、旋风分离器14、风机8和粉焦沉淀池12;所述尾气处理器7为管壳式换热器,其壳程入口通过高温蒸汽管道6连接湿熄焦塔顶蒸汽出口,壳程出口通过蒸汽管道9连接蒸汽吸收塔10的蒸汽入口,蒸汽吸收塔10的尾气出口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14、风机8及尾气处理器7的管程入口,尾气处理器7的管程出口连接烟囱;蒸汽吸收塔10、旋风分离器14及尾气处理器7分别设排水口通过冷凝液管道11连接粉焦沉淀池12。

所述洗涤降温装置3为喷淋装置或雾化喷淋装置。

所述折流除尘装置4由至少2层折流板组成,每层折流板由木架及按折线型排列的除尘格栅板组成,各层折流板的除尘格栅板交错排列。

所述蒸汽吸收塔10由壳体101、设置于壳体101内上部的一级盘管水冷器102、设置在壳体101内下部二级盘管水冷器103以及设置于壳体101底部的排水口组成,一级盘管水冷器102和二级盘管水冷器103的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分别与焦化厂内的工业循环水管道连接。

所述一级盘管水冷器102、二级盘管水冷器103中的盘管为DN15~DN200的无缝钢管,盘管间距为20~100mm。

所述尾气处理器7前的高温蒸汽管道6上、蒸汽吸收塔10前的蒸汽管道9上、洗涤降温装置3上游的送水管道上分别设电动阀门,以上电动阀门以及旋风分离器14的驱动装置、风机8的驱动装置分别连接湿熄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洗涤降温装置3用于捕集湿熄焦蒸汽中的大颗粒粉尘;吸气罩5安装在湿熄焦塔1顶部,并通过高温蒸汽管道6与尾气处理器7连接,用于将湿熄焦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捕集后送到尾气处理器7的壳程中与管程中冷凝除尘后的尾气进行换热,高温蒸汽温度降低后进入蒸汽吸收塔10,尾气换热后温度上升,将其中含有的水蒸汽、空气等气体加热至非饱和状态,使尾气无“白雾”达标排放。在蒸汽吸收塔10内,利用工业循环水吸收蒸汽热量,使蒸汽冷凝,蒸汽冷凝水通过底部排水口自流至粉焦沉淀池12。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湿熄焦蒸汽的净化处理装置的湿熄焦蒸汽净化处理工艺如下:

湿熄焦系统开始工作时,洗涤降温装置3提前启动,在湿熄焦塔1内熄焦罐2的上方形成水雾层,熄焦时产生的大量熄焦逸散物在热浮力的作用下急剧上升,经过水雾层时得到冷却,形成以粉尘颗粒为内核的冷凝液滴,随蒸汽继续上升,即在此过程中,蒸汽中的一部分颗粒粉尘被洗涤下来;

经过洗涤降温后的蒸汽在湿熄焦塔1内继续上升,其上升速度有所下降,在通过折流除尘装置4中的除尘格栅板上的格栅缝隙时,以粉尘颗粒为内核的冷凝液滴被吸附并通过机械碰撞而沉淀在除尘格栅板上,被初步净化的蒸汽从湿熄焦塔1顶部通过吸气罩5收集后排出;折流除尘装置4中除尘格栅板上附着的焦粉颗粒通过湿熄焦塔1顶部喷淋清洗装置定期自动清洗。

湿熄焦塔1顶部通过吸气罩5收集的高温蒸汽经过高温蒸汽管道6、尾气处理器7后进入蒸汽吸收塔10,在蒸汽吸收塔10内,高温蒸汽与一级盘管水冷器102、二级盘管水冷器103中的工业循环水充分接触换热,冷凝液自流至蒸汽吸收塔底,并通过底部的排水口排至粉焦沉淀池12

在蒸汽吸收塔10换热后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13进入旋风分离器14进行二次净化,其分离出的粉尘、水滴等污染物进入粉焦沉淀池12。

经过旋风处理器14二次净化后的尾气,通过风机8进入尾气处理器7,在尾气处理器7内利用高温蒸汽的热量将尾气中未吸收的水蒸汽、空气等气体加热至非饱和状态,其分离出的粉尘、水滴等污染物进入粉焦沉淀池12,加热后的尾气经烟囱达标排放,且排放时无“白雾”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