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1997发布日期:2018-07-07 1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装置(1),其进口(11)与气化炉(3)的出口(31)相连通,所述预处理装置(1)用于接收所述气化炉(3)输出的粗煤气,并对所述粗煤气进行预处理,以使所述粗煤气中的重质焦油活化,并使所述粗煤气中的催化剂和飞灰结合达到进入超临界气化系统(2)的状态;

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的进口(21)与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出口(12)相连通,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用于接收所述预处理装置(1)输出的催化剂、飞灰和活化后的重质焦油,并使所述飞灰气化,以及使活化后的重质焦油分解为可燃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包括:

第一反应室(13),其进口(131)与所述气化炉(3)的出口(31)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应室(13)通过设置一定压力和温度,以使所述粗煤气中的重质焦油活化以及使所述飞灰热解;

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3)且压力等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第二反应室(14),其进口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14)的出口(141)与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的进口(21)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室(14)用于使催化剂以所述飞灰为载体,进而使飞灰将所述催化剂带入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室(13)内设置有折流机构(4),以增加所述粗煤气在所述第一反应室(13)内的停留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机构(4)包括:沿粗煤气流动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挡板(41)和多个第二挡板(42);其中,

各所述第一挡板(4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顶壁,并且,各所述第一挡板(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底壁具有间隙;

各所述第二挡板(4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底壁,并且,各所述第二挡板(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顶壁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41)和所述第二挡板(42)沿所述粗煤气流动方向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挡板(41)的表面设置有翅片(43);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挡板(42)的表面设置有翅片(43)。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应室(14)的内壁或外壁设置有冷却装置,以使所述第二反应室(14)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应室(14)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直径的2-4倍。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室(13)的出口通过过渡区(15)与所述第二反应室(14)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渡区(15)的直径沿粗煤气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系统(6),所述气化炉(3)的出口(31)通过所述压缩系统(6)与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进口(11)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气化粗煤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煤气冷却系统(7),其进口(71)与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的出气口(22)相连通,所述煤气冷却系统(7)用于接收并冷却所述超临界气化系统(2)输出的气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