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68920发布日期:2020-04-29 00:3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煤浆制备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的运输以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为主,运输费用高、返空率也很高,对环境污染较大。管道输煤可以作为一种经济、环保、安全的运输方式。

煤浆输送管道世界上工业化运行的有美国黑迈萨管道的成功实践,管道运输低浓度煤浆,重量浓度范围43%~48%;高浓度煤浆输送管道始建于1986年,由苏联和意大利合建,试运行期间堵塞,后一直未运行。这对于管道输送煤浆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输送矿浆管道的工艺较成熟,煤浆管道的输送神渭管道在国内属首例。神渭管道煤浆输送规模为每年10mt,输送距离为727km。如何保证煤浆在工业化中大规模长距离的安全输送,合格浓度煤浆的制备尤为关键。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适合长距离大规模输送的煤浆制备方法,严格控制煤浆浓度,保证煤浆在管道中的安全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制备得到的煤浆适合长距离大规模输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制备得到的煤浆适合长距离大规模输送,能够保证煤浆在管道中的安全输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包括有细碎机,细碎机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末煤缓冲仓,末煤缓冲仓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定量给料机,定量给料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棒磨机,棒磨机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安全筛,安全筛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有缓冲浆罐,缓冲浆罐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底流泵,底流泵的出料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有储罐,储罐的出料口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有喂浆泵,喂浆泵的出料口通过第六管道连接有主泵;安全筛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有返浆罐,返浆罐的出料口通过第八管道连接有返浆泵,返浆泵的出料口通过返浆管与棒磨机的进料口连通。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浓度计。

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工艺加水口,第七管道上设置有返浆加水口;第五管道上设置有二次加水口;第一工艺加水口、返浆加水口及二次加水口分别与进水管连接。

还包括有废浆罐及第九管道,废浆罐通过第九管道与第四管道连通。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使用上述的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棒磨机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经定量给料机定量给至棒磨机,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向棒磨机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拉走;

步骤2:安全筛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返浆罐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返回至棒磨机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检测合格后由底流泵送入储罐;

步骤3:泵输过程:

根据后续工序对煤浆重量浓度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加水:如果储罐内煤浆的重量浓度大于后续工序对煤浆的重量浓度要求则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加水来调整煤浆重量浓度,然后再通过喂浆泵送至主泵进行长距离输送。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烟煤中长焰煤或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00~25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的加水量为90~210m3/h。

步骤2中,合格的标准为:煤浆重量浓度为50%~55%;当煤浆重量浓度低于50%时,不合格煤浆通过底流泵依次经第四管道、第九管道直接打入废浆罐;返浆加水口加水量为16~23m3/h,返浆量为19~29m3/h。

步骤3中,当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加水时,二次加水口的加水量为1~45m3/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上采用棒磨机研磨制浆,并通过安全筛及喂浆泵前的第一工艺加水口与二次加水口加水严格控制煤浆浓度,保证了管输煤浆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解决了煤浆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细碎机,2.末煤缓冲仓,3.定量给料机,4.棒磨机,5.安全筛,6.缓冲浆罐,7.返浆罐,8.底流泵,9.返浆泵,10.储罐,11.喂浆泵,12.主泵,13.浓度计,14.小车,15.第一管道,16.第二管道,17.第三管道,18.第四管道,19.第五管道,20.第六管道,21.第七管道,22.第八管道,23.返浆管,24.第一工艺加水口,25.返浆加水口,26.二次加水口,27.废浆罐,28.第九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细碎机1,细碎机1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末煤缓冲仓2,末煤缓冲仓2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料机3的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15连接有棒磨机4,棒磨机4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安全筛5,安全筛5通过第二管道16连接有缓冲浆罐6,缓冲浆罐6通过第三管道17连接有底流泵8,底流泵8的出料口通过第四管道18连接有储罐10,储罐10的出料口通过第五管道19连接有喂浆泵11,喂浆泵11的出料口通过第六管道20连接有主泵12;安全筛5通过第七管道21连接有返浆罐7,返浆罐7的出料口通过第八管道22连接有返浆泵9,返浆泵9的出料口通过返浆管23与棒磨机4的进料口连通。

第三管道17上设置有浓度计13。

第一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一工艺加水口24,第七管道21上设置有返浆加水口25;第五管道19上设置有二次加水口26;第一工艺加水口24、返浆加水口25及二次加水口26分别与进水管连接。

还包括有废浆罐27及第九管道28,废浆罐27通过第九管道28与第四管道18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应用上述生产设备,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烟煤中长焰煤或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00~25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90~210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合格后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合格的标准为:煤浆重量浓度为50%~55%;当煤浆重量浓度低于50%时,不合格煤浆通过底流泵8依次经第四管道18、第九管道28直接打入废浆罐27;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16~23m3/h,返浆量为19~29m3/h;

步骤3:泵输过程:

根据后续工序对煤浆重量浓度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26加水:如果储罐10内煤浆的重量浓度大于后续工序对煤浆的重量浓度要求则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26加水来调整煤浆重量浓度,然后再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

步骤3中,当需要通过二次加水口26加水时,二次加水口26的加水量为1~45m3/h。

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煤浆直接通过主泵长距离送至终端场站。

实施例1

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烟煤中长焰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0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90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0%,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23m3/h,返浆量为29m3/h;

步骤3:泵输过程:

50%满足输送浓度要求,无需二次加水。直接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实施例2

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5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133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3.0%,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16m3/h,返浆量为19m3/h;

步骤3:泵输过程:

53.0%满足输送浓度要求,无需二次加水。直接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实施例3

一种管输煤浆的生产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20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170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4.0%,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20m3/h,返浆量为26m3/h;

步骤3:泵输过程:

管输煤浆输送浓度设定为53.0%,实测煤浆浓度为54.0%偏高,采用二次加水,加水量为17.8m3/h进行调浓,再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实施例4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25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210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4.5%,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18m3/h,返浆量为24m3/h;

步骤3:泵输过程:

管输煤浆输送浓度设定为52.5%,实测煤浆浓度为54.5%偏高,采用二次加水,加水量为35.5m3/h进行调浓,再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实施例5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8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147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5.0%,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20m3/h,返浆量为23m3/h;

步骤3:泵输过程:

管输煤浆输送浓度设定为53.0%,实测煤浆浓度为55.0%偏高,采用二次加水,加水量为35.5m3/h进行调浓,再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实施例6

步骤1:棒磨机4研磨制浆:

将来煤原料经细碎机1破碎至6mm以下落至末煤缓冲仓2,经定量给料机3定量给至棒磨机4,同时通过第一工艺加水口24向棒磨机4中加水,采用电磁流量计控制加水量,然后再通过棒磨机4充分研磨煤浆通过棒磨机4上的筛孔大小为3mm的滚筒筛输送到安全筛5中;滚筒筛的筛上物通过排渣口用小车14拉走;

步骤1中,来煤原料为不粘煤。

步骤1中,定量给料机3的给料量以干基煤计为160t/h。

步骤1中,第一工艺加水口24的加水量为131m3/h;

步骤2:安全筛5严格控制煤浆粒度:

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煤浆输送至安全筛5,粒度控制在3mm以下,粒度为3mm以上的筛上物和通过返浆加水口25所加的水混合入返浆罐7,返浆罐7内的煤浆通过返浆泵9返回至棒磨机4重新与初始物料进行混合研磨;粒度为3mm以下的筛下物经浓度计13检测煤浆重量浓度为55.0%,检验合格,煤浆由底流泵8送入储罐10;

步骤2中,返浆加水口25加水量为23m3/h,返浆量为29m3/h;

步骤3:泵输过程:

管输煤浆输送浓度设定为52.5%,实测煤浆浓度为55.0%偏高,采用二次加水,加水量为44m3/h进行调浓,再通过喂浆泵11送至主泵12进行长距离输送至终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