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0124发布日期:2020-05-15 19: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实验室中,将原煤进行细碎和研磨,对研磨后的煤粉进行筛分,得到各粒级末煤;

步骤2:假定原煤的全水份为mt%,配置mg水煤浆,浓度为cw%,则需要混煤总质量为m=m×cw%÷(1-mt%),需要加入的水量为n=m×(1-cw%)-m×mt%,在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5℃的条件下,分别取一定量的步骤1筛分后的各粒级末煤,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末煤,再将混合末煤与水混合配置得到质量浓度为53%的水煤浆;按此方式配置若干组水煤浆样品,每组水煤浆样品中各粒级末煤配比均不同;

步骤3:分别测定步骤2中得到的不同水煤浆样品的粘度和沉降时间,以一定的评判标准,确定最佳粒度级配a;

步骤4:以步骤3所得最佳粒度级配a为指导,在制浆车间进行工业化试验,制浆车间以棒磨机处理后的水煤浆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为考核标准,

(1)控制棒磨机的钢棒级配φ75:φ65:φ50=4:3:3-5和投料负荷210-290t/h为定量,测定棒磨机的钢棒负荷分别在30%、60%、90%、100%时的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

(2)控制棒磨机的钢棒负荷30%-100%和投料负荷210t/h-290t/h为定量,测定棒磨机的钢棒级配分别在φ75:φ65:φ50=4:3:3、3:4:3、3:4:5时的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

(3)控制棒磨机的钢棒级配φ75:φ65:φ50=4:3:3-5和钢棒负荷30%-100%为定量,测定棒磨机的投料负荷分别在210t/h、250t/h、290t/h时的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

最后以棒磨机最佳的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为标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水煤浆取样,在实验室测定其粒度级配,确定为最佳制浆粒度级配b;

步骤5:将步骤3确定的最佳粒度级配为a的水煤浆和步骤4确定的最佳粒度级配为b的水煤浆的粘度和沉降时间做对比,以粘度越小且沉降时间越长为标准,调整这两步所得粒度级配a、b中粗颗粒和细颗粒的占比,将调整后的试样再次循环步骤4的操作,根据粘度和沉降时间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最合适的水煤浆粒度级配c;

步骤6:以步骤5所得粒度级配c为标准,在制浆车间中制得合格水煤浆,然后通过喂浆泵打入安全环管,对水煤浆进行8-72小时环管运行试验;在安全环管中运行,模拟水煤浆长距离管输状态,检测步骤5所得的水煤浆在管内长时间泵输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如发生粘度>500cp或沉降堵管现象,再次从步骤3-6开始循环操作,直至试验结果为让煤浆在管道中不发生分层、沉降、堵管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的筛分方法为:

把研磨好的煤粉全部通过14目后,依次通过20目、35目、48目、100目、200目、325目筛孔的筛子,筛分出不同粒级的末煤,分别取一定量20目、35目、48目、100目、200目、325目的筛下物和325目的筛上物,得到各粒级末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一定的评判标准具体为:水煤浆粘度30-100cp且沉降时间≥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产品质量标准为:水煤浆粘度30-100cp且沉降时间≥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磨机产能标准为:≥240t/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煤浆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在实验室中,将原煤进行细碎和研磨,对研磨后的煤粉进行筛分,得到各粒级末煤;步骤2:配置得到质量浓度为53%的水煤浆;按此方式配置若干组水煤浆样品;步骤3:确定最佳粒度级配a;步骤4:以步骤3所得最佳粒度级配a为指导,在制浆车间进行工业化试验,制浆车间以棒磨机处理后的水煤浆产品质量和磨机产能为考核标准,最佳粒度级配为b;步骤5:根据粘度和沉降时间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最合适的水煤浆粒度级配c;步骤6:以步骤5所得粒度级配c为标准进行验证。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者生产脱节的问题,并在工业化条件下探究合格煤浆在泵输条件下的工艺参数。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一;高振祥;尚建选;王慧杰;王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神渭煤炭管道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