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液化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_3

文档序号:85235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液和油相溶液。以GB/T24207-2009改进方法测量油相溶液的酚含量,得到油相溶液中酚 含量下降至2. 24wt %。第一水相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值至6. 0以下,冷却至20 °C 后加入二氯甲烷,并以18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二氯甲烷与第二水相溶液的体积比为 1:2,静置分层30min后分离得到富集酚类化合物的有机相溶液,具体的操作参数见表1。采 用气相色谱法测量得到苯酚的回收率为89. 12%,水相中溶质脱水焙干后碳酸钠回收率为 87. 45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0075] 实施例16
[0076] 以含一定量的煤液化低分油78~270 °C组分为原料,其中的总酚含量为 9. 46wt %。取20g低分油组分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30wt %的碳酸钠溶液40g混合 并以18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搅拌的环境温度为30°C,静置分层35min,然后分离得到 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以GB/T24207-2009改进方法测量油相溶液的酚含量,得到油相 溶液中酚含量下降至1. 36wt%。第一水相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值至6. 0以下,冷却 至15°C后加入二氯甲烷,并以18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二氯甲烷与第二水相溶液的体 积比为1:2,静置分层30min后分离得到富集酚类化合物的有机相溶液,具体的操作参数见 表1。采用气相色谱法测量得到苯酚的回收率为92. 53%。,水相中溶质脱水焙干后碳酸钠 回收率为89. 65%,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0077] 实施例17
[0078] 以含一定量的煤液化低分油78~270 °C馏分为原料,其中的总酚含量为 9. 45wt%。取20g低分油78~270°C馏分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30wt%的碳酸钠溶 液40g混合并以18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搅拌的环境温度为30°C,静置分层30min,然 后分离得到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以GB/T24207-2009改进方法测量油相溶液的酚含 量,得到油相溶液中酚含量下降至1. 15wt%。第二水相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调节pH值至 6.0以下,冷却至15°C后加入二氯甲烷,并以18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二氯甲烷与第一 水相溶液的体积比为1:1,静置分层30min后分离得到富集酚类化合物的有机相溶液,具体 的操作参数见表1。采用气相色谱法测量得到苯酚的回收率为94. 64%,水相中溶质脱水焙 干后碳酸钠回收率为86. 99%,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0079] 实施例18
[0080] 以含一定量的煤液化闪蒸油170~310°C为原料,其中的总酚含量为7. 30wt%。取 20g原料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30wt %的亚硫酸钠溶液40g,操作过程与实施例17相 同,具体的操作参数见表1,测试结果见表2。
[0081] 实施例19
[0082] 以含一定量的煤液化闪蒸油170~310°C为原料,其中的总酚含量为7. 30wt%。取 20g原料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30wt %的亚硫酸钠溶液40g,操作过程与实施例17相 同,具体的操作参数见表1,测试结果见表2。
[0083] 对比例
[0084] 以含一定量的煤液化闪蒸油170~310°C为原料,其中的总酚含量为7. 30wt%。取 25g原料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20wt %的氢氧化钠溶液25g,混合并搅拌30min,静置 分层30min,然后分离得到第一水相溶液和油相溶液。以GB/T24207-2009改进方法测量油 相溶液的酚含量,得到油相溶液中酚含量下降至〇. 39%。第一水相溶液中加入10%硫酸溶 液,调节pH值至6. 0以下,冷却后至20°C,加入二氯甲烷,混合搅拌30min,二氯甲烷与第一 水相溶液的体积比为1:1,静置分层30min后分离得到富集酚类化合物的有机相溶液,采用 气相色谱法方法测量苯酚的回收率为95. 07。
[0085]表1
[0086]
【主权项】
1. 一种煤液化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方法包括: 步骤Sl,将煤液化油与碱性盐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S2,分离所述第一混合溶液的水相,得到第一水相溶液;以及 步骤S3,将所述第一水相溶液的pH值调节至小于6. 0,得到含有酚类化合物的第二水 相溶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盐溶液与煤液化油的重量 比为1:2~6: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 30 %,优选所述碱性盐溶液为碳酸钠、亚硫酸钠或碳酸钾。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l采用60r/min~180r/ 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60min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优选所述搅拌的环境温度为 20°C~80°C。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静置所述混合溶液得到分层的水相和油相,分离出所述水相得到所述第一水相溶液, 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60min。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向所述第一水相溶 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所述第一水相溶液的pH调节至小于6. 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方法在所述步骤S3之后还 包括: 步骤S4,将所述第二水相溶液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含有所述酚类化合物的有机相溶 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1,将所述第二水相溶液降温至15~20°C; 步骤S42,将所述第二水相溶液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以及 步骤S43,静置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分离得到有机相溶液与第三水相溶液,所述静置的 时间为5~60min。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液与所述第二水相溶液 的体积比在1:3~1:1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 甲烷和/或辛醇。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采用60r/min~180r/ 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20min得到所述第二混合溶液。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3还包括: 步骤a,对所述第三水相溶液进行干燥,得到浓缩物;以及 步骤b,加热所述浓缩物,得到碱性盐和二氧化碳。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盐返回所述步骤Sl重复 利用,所述二氧化碳返回所述步骤S3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水相溶液的pH值。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液化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包括:步骤S1,将煤液化油与碱性盐溶液混合形成第一混合溶液;步骤S2,分离第一混合溶液的水相,得到第一水相溶液;以及步骤S3,将第一水相溶液的pH值调节至小于6.0,得到含有酚类化合物的第二水相溶液。该提取方法只需采用强碱弱酸性的碱性盐溶液就可以将煤液化油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出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强碱或强酸提取煤液化油中的酚类化合物对提取设备的严重腐蚀;同时,本方法的生成的废弃物较容易回收,也避免了采用强酸或强碱提取时生成的废液难回收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IPC分类】C07C39-04, C10G19-02, C07C37-68, C07G99-00
【公开号】CN104845662
【申请号】CN201510202567
【发明人】李永伦, 张德祥, 李克健, 章序文, 高山松, 包文杰, 王东
【申请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