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470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滤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或汽车空滤器是清除进入化油器空气中的杂物,避免尘污进入气缸而加速零件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装置。现有的摩托车空滤器安装时需要通过外部支架或支耳固定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架上,此种连接方式减振效果不佳,如固定空滤器则不能有效消除空滤器腔体本身直接受气流冲击所产生的激励震荡对车体的激励作用而增大车内噪声的问题,而且也不能有效阻隔车架的振动对空滤器的影响,容易因车架的振动造成空滤器的振动,从而影响空滤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空滤器安装方式进行改进,使其对无论是空滤器腔体产生的激励震荡向车体传递,还是由车体行驶的振动向空滤器传递均可形成良好的减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使其对无论是空滤器腔体产生的激励震荡向车体传递,还是由车体行驶的振动向空滤器传递均可形成良好的减振。

本发明的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空滤器本体和空滤器安装组件,空滤器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杆和第一减振器,连接杆一端形成空滤器连接端,另一端形成车架连接端,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连接杆的车架连接端,第一减振器包括外套固定于连接杆的车架连接端的橡胶套和外套固定在橡胶套外侧的固定套,固定套外侧还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耳。

进一步,空滤器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连接杆的空滤器连接端与安装架连接,且空滤器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减振器,第二减振器包括紧固件和设置在连接杆与安装架之间的减振弹簧,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接杆、减振弹簧和安装架并与安装架内侧预设的锁紧件配合形成紧固锁紧。

进一步,安装架为沿空滤器本体设置的弧形结构,安装架两端与空滤器本体固定连接,安装架与空滤器本体外侧壁间预留安装空间。

进一步,紧固件为紧固螺栓,锁紧件为预先焊接在所述安装架内侧的螺母。

进一步,安装架为自两端向中部横向宽度逐渐变大的结构。

进一步,减振弹簧为变节距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在连接杆与车架相连接的连接端设置减振器,无论是空滤器本体产生的震荡激励向车架传递,还是车架产生的振动向空滤器本体传递,减震器均能很好的进行衰减,以保证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滤器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空滤器本体1和空滤器安装组件,空滤器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杆和第一减振器,连接杆一端形成空滤器连接端,另一端形成车架连接端,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连接杆的车架连接端,第一减振器包括外套固定于连接杆的车架连接端的橡胶套7和外套固定在橡胶套7外侧的固定套8,固定套8外侧还固定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连接耳9;橡胶套7固定在连接杆的车架连接端,固定套8和连接耳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产生的振动由橡胶套7进行衰减,达到减振的效果;其中,连接杆包括与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用于与空滤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3和连接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的橡胶连接件4,橡胶连接件4上并列设置有分别用于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插入并形成固定的固定孔,即橡胶连接件4上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形成一个固定孔,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分别插入一个形成固定。

本实施例中,空滤器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0,连接杆的空滤器连接端与安装架10连接,且空滤器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减振器,第二减振器包括紧固件11和设置在连接杆与安装架之间的减振弹簧12,紧固件11依次穿过连接杆、减振弹簧12和安装架并与安装架内侧预设的锁紧件配合形成紧固锁紧;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宽度,可为板状结构,其与安装架10连接端的侧面与安装架10相对设置,减振弹簧12设置在连接杆与安装架10之间,紧固件11穿过连接杆、减振弹簧12与安装架内侧设置的锁紧件配合形成锁紧;连接杆和安装架10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0为沿空滤器本体1设置的弧形结构,安装架10两端与空滤器本体1固定连接,安装架10与空滤器本体1外侧壁间预留安装空间;紧固件11插入预留的安装空间内,避免与空滤器本体1直接连接而损坏空滤器。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1为紧固螺栓,锁紧件为预先焊接在所述安装架10内侧的螺母;形成较好的配合效果,且便于拆装。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0为自两端向中部横向宽度逐渐变大的结构;即使得安装架10中部与连接杆的端部形成较大的配合面积,有利于减振弹簧12的受力。

本实施例中,减振弹簧12为变节距弹簧;减振过程平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