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03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系统中,位于扇叶后方的机舱内常设有发电机、齿轮箱、偏航驱动等各系统零部件,其重量都较重,不适宜人力长时间推举。一旦机舱内的部件出现故障,由于机舱处在高空中,且内部空间狭小,不利于对部件进行检修更换。

在机舱内部更换冷却电机等部件时,没有合适的起重机构,只能靠人力搬运,在更换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托起冷却电机,保持在安装位置,以便安装螺栓。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浪费人力物力,且容易发生危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采用可旋转、可伸缩且可锁止的垂直支撑杆和安装在垂直支撑杆外周的辅助支撑杆,以达到在风电机组机舱内吊装零部件以便于人员安装检修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垂直支撑杆3、设置于垂直支撑杆3顶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梁臂4和设置于梁臂4端头由手摇提升装置5控制收放的吊钩6,所述垂直支撑杆3外侧设有辅助支撑杆1,所述辅助支撑杆1通过固定支脚2与风电机组的机舱相连,令起重结构与机舱相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垂直支撑杆3并不直接与机舱地面相固定连接,而是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辅助支撑杆对结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在风电机组机舱较为狭窄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便于作业位置的调整。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垂直支撑杆3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1和套设于第一支撑杆31内的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顶端设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梁臂4,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内可旋转设置,令梁臂4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上述方案中,采用套管形式,令第二支撑杆32作为活动部件,绕第一支撑杆31的轴向旋转,使得梁臂4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调,适用于各个角度的作业位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内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相对应的外周沿重力方向设置有若干调节孔311。

上述方案中,于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的外周设有相对应的调节孔311,将第二支撑杆32在垂直方向上提升或下降,或将第二支撑杆32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令调节孔311相对应并使用销钉等相似结构穿设于调节孔311中,实现第二支撑杆32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实现起重结构可伸缩、可旋转并且可锁止状态的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辅助支撑杆1包括杆体11和设于杆体11两端的固定端12,所述固定端12可沿杆体11的径向方向旋转,所述杆体11包括螺纹管111和螺纹套筒112,旋转螺纹管111和/或螺纹套筒112令辅助支撑杆1的长度伸长或缩短。

上述方案中,由于起重结构主体的垂直支撑杆3不与机舱地面直接固定连接,为了提高起重结构的安装稳定性,采用刚性的辅助支撑杆1对其进行固定;同时采用螺纹管111和与之相配的螺纹套筒112结构,实现辅助支撑杆1的长度可调;而杆体11的的两端设有具有通孔且可沿杆体11的径向自由旋转的固定端12,令辅助支撑杆1在径向和轴向上均具有可调整的空间,适合于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固定支脚2是由底板21和垂直设于底板21并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22构成的,其中一块侧板22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栓的固定孔221,令固定支脚2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相固定连接;底板21和另一块侧板22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辅助支撑杆1的第一连接部23。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支脚为一u型固定结构,所述u型的凹槽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相适配,采用安装在固定孔221上的固定栓对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进行挤压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3为垂直设于侧板22和/或底板21外侧并且相互平行的板,该板上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与辅助支撑杆的固定端12上的通孔相对应,可使用销钉等相似结构穿设其中实现辅助支撑杆1与第一连接部23的可拆卸连接。

上述方案中,辅助支撑杆1可选择地与设于侧板22外侧的第一连接部23或设于底板21外侧的第一连接部23相连,令辅助支撑杆1与所固定结构呈垂直或平行状态,增加了安装的自由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固定支脚2包括两块中间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凹槽25的固定块24,半圆凹槽25的两边设有调节螺丝26,令固定支脚2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丝26间设有第二连接部27用于连接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支脚为一类似管夹的结构,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相适配,利用调节螺丝26实现固定块24对管状结构的挤压实现固定,所述调节螺丝26间设有一连接杆,为第二连接部27,所述连接杆与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上的通孔相适配,令辅助支撑杆1与第二连接部27相连。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31是轴向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四壁上沿重力方向以间隔相等设有调节孔311。

上述方案中,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第二支撑杆32与第一支撑杆31相适配也可以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使得第二支撑杆32的旋转角度呈45°的倍数。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31顶端外周设有与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部31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一支撑杆31顶端外周的两块板,两板间设有连接杆,与辅助支撑杆1固定端12的通孔相适配,令辅助支撑杆1与第一支撑杆31可实现永久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撑杆31顶端还设有固定板313,所述手摇提升装置5安装在固定板313上,与吊钩6间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绳索设置于垂直支撑杆3与梁臂4内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垂直支撑杆3和梁臂4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固支架7,所述加固支架7为空心管状结构,用于安置手摇提升装置5与吊钩6间的绳索。

上述方案中,将连接手摇提升装置5和吊钩6的绳索设置于由垂直支撑杆3、梁臂4和加固支架7的内部,有效地保护了绳索不受复杂作业环境的影响。所述加固支架7优选相平行设置两根,其中一根采用空心结构用来容纳绳索,另一根采用实心结构加强垂直支撑杆3和梁臂4的连接部位,加强起重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起重结构与机舱之间通过辅助支撑杆与固定支脚实现可拆卸连接,实现起重结构的可携带功能;

2.本发明提供的起重结构的主体多采用中空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结构的重量,实现便于携带的目的;

3.本发明提供的起重结构的垂直支撑杆可伸缩、可旋转并且具有相应的锁止结构用于固定其姿态,在使用时适宜各种复杂的机舱环境,提高了灵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辅助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固定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固定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部件为:1—辅助支撑杆,11—杆体,111—螺纹管,112—螺纹套筒,12—固定端,2—固定支脚,21—底板,22—侧板,221—固定孔,23—第一连接部,24—固定块,25—半圆凹槽,26—调节螺丝,27—第二连接部,3—垂直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杆,311—调节孔,312—第三连接部,313—固定板,32—第二支撑杆,4—梁臂,5—手摇提升装置,6—吊钩,7—加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机组机舱的便携式起重结构,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垂直支撑杆3、设置于垂直支撑杆3顶端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梁臂4和设置于梁臂4端头由手摇提升装置5控制收放的吊钩6,所述垂直支撑杆3外侧设有辅助支撑杆1,所述辅助支撑杆1通过固定支脚2与风电机组的机舱相连,令起重结构与机舱相固定连接。垂直支撑杆3并不直接与机舱地面相固定连接,而是通过设置于其四周的辅助支撑杆1对结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在风电机组机舱较为狭窄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便于作业位置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垂直支撑杆3包括垂直于水平面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1和套设于第一支撑杆31内的第二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32顶端设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梁臂4,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内可旋转设置,令梁臂4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垂直支撑杆3采用套管形式,令第二支撑杆32作为活动部件,绕第一支撑杆31的轴向旋转,使得梁臂4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调,适用于各个角度的作业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内沿垂直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相对应的外周沿重力方向设置有若干调节孔311。将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轴向上提升或下降,或将第二支撑杆32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令第一支撑杆31和第二支撑杆32上的调节孔311相对应并使用销钉等类似结构穿设于调节孔311中,实现第二支撑杆32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实现起重结构可伸缩、可旋转并且可锁止状态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辅助支撑杆1包括杆体11和设于杆体11两端的固定端12,所述固定端12可沿杆体11的径向方向旋转,所述杆体11包括螺纹管111和螺纹套筒112,旋转螺纹管111和/或螺纹套筒112令辅助支撑杆1的长度伸长或缩短。由于起重结构主体的垂直支撑杆3不与机舱地面直接固定连接,为了提高起重结构的安装稳定性,采用刚性的辅助支撑杆1对其进行固定;同时采用螺纹管111和与之相配的螺纹套筒112结构,实现辅助支撑杆1的长度可调;而杆体11的的两端设有具有通孔且可沿杆体11的径向自由旋转的固定端12,令辅助支撑杆1在径向和轴向上均具有可调整的空间,适合于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支脚2是由底板21和垂直设于底板21并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22构成的,其中一块侧板22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栓的固定孔221,令固定支脚2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相固定连接;底板21和另一块侧板22的外侧设有用于连接辅助支撑杆1的第一连接部23。所述固定支脚为一u型固定结构,所述u型的凹槽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相适配,采用安装在固定孔221上的固定栓对管状结构或板材边缘进行挤压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3为垂直设于侧板22和/或底板21外侧并且相互平行的板,该板上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与辅助支撑杆的固定端12上的通孔相对应,可使用销钉等相似结构穿设其中实现辅助支撑杆1与第一连接部23的可拆卸连接。辅助支撑杆1可选择地与设于侧板22外侧的第一连接部23或设于底板21外侧的第一连接部23相连,令辅助支撑杆1与所固定结构呈垂直或平行状态,增加了安装的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31是轴向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四壁上沿重力方向以间隔相等设有调节孔311。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第二支撑杆32与第一支撑杆31相适配也可以采用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柱状结构,使得第二支撑杆32的旋转角度呈45°的倍数。

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31顶端外周设有与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2。所述第三连接部31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垂直于第一支撑杆31顶端外周的两块板,两板间设有连接杆,与辅助支撑杆1固定端12的通孔相适配,令辅助支撑杆1与第一支撑杆31可实现永久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31顶端还设有固定板313,所述手摇提升装置5安装在固定板313上,与吊钩6间通过绳索连接,所述绳索设置于垂直支撑杆3与梁臂4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支撑杆3和梁臂4的连接处还设有一根加固支架7,所述加固支架7为空心管状结构,用于安置手摇提升装置5与吊钩6间的绳索。将连接手摇提升装置5和吊钩6的绳索设置于由垂直支撑杆3、梁臂4和加固支架7的内部,有效地保护了绳索不受复杂作业环境的影响。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支脚2包括两块中间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凹槽25的固定块24,半圆凹槽25的两边设有调节螺丝26,令固定支脚2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相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丝26间设有第二连接部27用于连接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所述固定支脚为一类似管夹的结构,与机舱内的管状结构相适配,利用调节螺丝26实现固定块24对管状结构的挤压实现固定,所述调节螺丝26间设有一连接杆,为第二连接部27,所述连接杆与辅助支撑杆1的固定端12上的通孔相适配,令辅助支撑杆1与第二连接部27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31是轴向截面为圆形的中空柱状结构,外周沿重力方向以间隔相等设有调节孔311。第二支撑杆32与第一支撑杆31相适配也可以采用截面为圆形的中空柱状结构,使得第二支撑杆32在第一支撑杆31内实现自由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支撑杆3和梁臂4的连接处还平行设有两根加固支架7,其中一根采用空心结构用来容纳绳索,另一根采用实心结构加强垂直支撑杆3和梁臂4的连接部位,加强起重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2中的其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