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9951发布日期:2020-03-06 07:52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能够阻止声波的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其中,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用于降低噪声的消声器为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是目前各种车辆尤其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排气系统消声装置,具有衰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汽车中的排气消声器一般采用一个阻性消声器与一个抗性消声器组合的结构,以达到在中低频率、高频率都有良好的消声效果。但是,由于整车总布置的要求及空间限制,使得汽车中的排气消声器的容积和进气出气管的扩张比较小,从而使得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及汽车,能够提高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消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包括:汽车消声筒体,所述汽车消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两根由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内部分别向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外部的出气管;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还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的:至少一个扩张消声器、至少一个三孔迷路式消声器、至少一个赫尔姆兹消声器和至少一个玻璃纤维吸声结构;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扩张消声器,所述第一扩张消声器具体包括:套设在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一挡板、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还穿过有一内部连接管;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三孔迷路式消声器,所述三孔迷路式消声器包括: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上穿过所述内部连接管;两根所述出气管分别为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气管上;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扩张消声器,所述第二扩张消声器包括: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第四挡板;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设置有一个赫尔姆兹消声器,所述赫尔姆兹消声器包括: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第五挡板、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气管上的第六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设有所述玻璃纤维吸声结构;所述第四挡板和所述第五挡板之间设有所述玻璃纤维吸声结构;所述进气管为三通管,包括进气管道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的内部第一管道和内部第二管道;所述内部第一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内部第二管道的管径;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套设在所述内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四挡板和第五挡板套设在所述内部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上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一出气管包括外部出气管道和内部出气管道;所述内部第一管道、内部出气管道和内部连接管的管壁上均设置与有多个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包括:汽车消声筒体,所述汽车消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由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内部分别向所述汽车消声筒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外部的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汽车消声筒体内腔中还设置有套设在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上的:至少一个扩张消声器、至少一个三孔迷路式消声器、至少一个赫尔姆兹消声器和至少一个玻璃纤维吸声结构,通过组合不同的消声器类型从而组合了多个消声器类型的作用频率,增加了排气消声器的消声频宽,进而有效提升了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大大提高了整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0-汽车消声筒体;20-进气管;30-出气管;40扩张消声器;5-三孔迷路式消声器;6-赫尔姆兹消声器;7-吊钩;8-内部连接管;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第三挡板;14-第四挡板;15-第五挡板;16-第六挡板;21进气管道;22-内部第一管道;23-内部第二管道;31-第一出气管;32-第二出气管;41-第一扩张消声器;42-第二扩张消声器;311-外部出气管道;312-内部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包括:汽车消声筒体10,汽车消声筒体10上设有进气管20,汽车消声筒体10的内腔中设置有两根由汽车消声筒体10的内部分别向汽车消声筒体10的两端延伸至汽车消声筒体10外部的出气管30;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还设置有套设在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上的:至少一个扩张消声器40、至少一个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至少一个赫尔姆兹消声器6和至少一个玻璃纤维吸声结构(图中未示出)。

图2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一的第二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具体地,进气管20可以为三通管,三通管包括进气管道21以及分别与进气管道21连通的内部第一管道22和内部第二管道23;内部第一管道22和内部第二管道23分别向汽车消声筒体10的两端延伸;进气管道21上可以设有进气法兰24,使得进气管20通过进气法兰24与发动机排气管连接。两根出气管30分别为第一出气管31和第二出气管32。优选地,汽车消声筒体10的两端均设有吊钩7,可以通过吊钩7将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安装在汽车车身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包括:汽车消声筒体10,汽车消声筒体10上设有进气管20,汽车消声筒体10的内腔中设置有两根由汽车消声筒体10的内部分别向汽车消声筒体10的两端延伸至汽车消声筒体10外部的出气管30;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还设置有套设在进气管20和出气管30上的:至少一个扩张消声器40、至少一个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至少一个赫尔姆兹消声器6和至少一个玻璃纤维吸声结构(图中未示出),通过组合不同的消声器类型从而组合了多个消声器类型的作用频率,增加了排气消声器的消声频宽,进而有效提升了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大大提高了整车舒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的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图3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图4为本发明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4,进一步地,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设置有第一扩张消声器41,第一扩张消声器41具体包括:套设在第一出气管31上的第一挡板11、套设在内部第一管道22和第一出气管31上的第二挡板12,第二挡板12上还穿过有一内部连接管8。具体地,可以由内部第一管道22、内部连接管8、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组成第一扩张消声器41,在有限空间内,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内部第一管道22、内部连接管8的管道横截面积和合理设置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形成的第一扩张腔室的长度,使得向前传播的声波与在不同管道截面积上的反射波相互干涉,从而有效降低由第一扩张消声器41向外界辐射的声能,以消除中低频气流噪声。优选地,第二挡板12上设有多个孔,以实现扩张消声器的功能。

进一步地,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设置有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包括:套设在内部第一管道22和第一出气管31上的第三挡板13,第三挡板13上穿过内部连接管8。具体地,可以由内部第一管道22、内部连接管8、第二挡板12和第三挡板13组成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主要用于消除100hz-500hz的气流噪声。优选地,第二挡板12和第三挡板13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吸声结构(图中未示出),主要用于消除500hz以上的气流噪声,以增加三孔迷路式消声器5的消声频宽,提高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消声效果。

进一步地,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扩张消声器42,第二扩张消声器42包括:套设在内部第二管道23和第二出气管32上的第四挡板14。具体地,第一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2、内部连接管8、第三挡板13和第四挡板14组成第二扩张消声器42。优选地,第四挡板14上设有多个孔,以实现扩张消声器的功能。

进一步地,汽车消声筒体10内腔中设置有赫尔姆兹消声器6,赫尔姆兹消声器6包括:套设在内部第二管道23和第二出气管32上的第五挡板15、套设在第二出气管32上的第六挡板16。具体地,由内部第二管道23、第五挡板15和第六挡板16组成赫尔姆兹消声器6,主要用于消除40hz-200hz的气流噪声。优选地,第四挡板14和第五挡板15之间设有玻璃纤维吸声结构(图中未示出),主要用于消除500hz以上的气流噪声。

优选地,内部第一管道22与内部第二管道23的管径可以不相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内部第一管道22与内部第二管道23的管径,以合理分配排气能量流。

优选地,第一出气管31包括外部出气管道311和内部出气管道312;内部第一管道22、内部出气管道312和内部连接管8的管壁上均设置与有多个孔,以实现扩张消声器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汽车底盘的有限空间内,通过对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布置汽车消声筒体内的多个消声器,以提高汽车排气消声筒对低频气流噪声、高频气流噪声的消声效果,达到排气系统nvh(指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噪声目标,提高整车的舒适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

其中,汽车排气管消音装置的结构及功能与前述发明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