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3867发布日期:2019-12-31 16:2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核心汽油发动机通常热效率仅为30%左右,燃烧的效率为35%左右,这意味着经喷油咀的喷油与由进气歧管导入的空气在缸径内形成油混合气点燃后仍有大部分转化无效的热能散发,以及未充分燃烧的燃料产生一氧化碳等废气和有害物质从尾气排气管排出进入大气中。

众所周知,尾气排放超量是目前造成城市雾霾的主要因素,以目前发动机的制造技术,难以进一步从发动机结构上提高燃烧效率,那么如何降低尾气排放成为当前公众所关心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推行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汽油降低尾气排放或使用助燃剂辅助汽油发动机燃烧更充分降低尾气有害物质含量,但添加乙醇汽油的减排效果并不太理想,最高能实现30%左右的减排效果;采用助燃剂辅助则需要增设助燃剂的搭载设备,增设设备则有可能需要改变发动机引擎的电路或结构分布,并且若要实现长效稳定提供助燃剂的设备一般需要较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

因此,如何利用简单的设备稳定、有效地增加发动机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尾气的有害物质含量是当前汽车和节能环保行业重要的攻关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减排搭载装置,能够稳定、高效地向发动机提供助燃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包括:储油罐、注油螺栓、注油口、灯芯绳、出油口、固定插销、观察管、转换接头、出油管、三通阀、节流阀和输油管,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设有注油口和出油口,注油口内壁有螺纹,注油螺栓与注油口螺纹联接,所述灯芯绳插入观察管内,输油管与出油口固定连接,输油管位于储油罐内插入至储油罐底部,固定插销穿过观察管和灯芯绳的固定,节流阀安装在观察管内,位于灯芯绳底部与出油口之间,观察管与出油口固定连接,观察管的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出油管连接,出油管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油螺栓由以下部件组成:进气调节阀、锁紧螺钉、防漏垫圈、滤芯和进气孔,进气调节阀与锁紧螺钉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气调节阀进气端装有滤芯,进气孔由上至下贯穿锁紧螺钉中心,进气孔与进气调节阀的出气端对接,防漏垫圈套在锁紧螺钉底部。

优选的,所述节流阀分为1~3级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观察管为钢化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观察管呈弧形。

工作原理: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的三通阀安装在车辆的碳罐电磁阀出口端至进气歧管真空管入口端之间,分别连接原管路,另一端与出油管连接,当发动机启动运转后,利用进气歧管内产生的负压吸力,同时配合锁紧螺钉上的进气调节阀调节进气量大小,与观察管内底部的负压形成压力差,从而使储油罐内的助燃剂顺着输油管被吸入观察管内实现压力转移,助燃剂进入观察管后,经过多级节流阀控制流量后通过灯芯绳的虹吸效应(或称毛细管效应)把储油罐内的助燃剂实现其浓度转移(或称梯度转移),将经过灯芯绳虹吸后形成气雾状态的助燃剂通过观察管和出油管送入进气歧管或进气歧管与滤清器之间管路内与空气混合,当发动机各汽缸工作时将混合气体吸入,令缸内混合油气燃烧更加充分,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当储油罐内的助燃剂耗尽时,用户可以通过旋开注油螺栓从注油口注入助燃剂后重新旋紧注油螺栓即可。

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储油罐,用于储存助燃剂的装置,设有注油口和出油口,由于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仓内。

注油螺栓,所述注油螺栓带有进气调节阀、进气孔和滤芯,所以能够起到调节负压、过滤空气避免污染的同时,注油螺栓与储油罐上的注油口连接,旋出即可注油,旋紧即可防止助燃剂泄露或被污染,简化注油过程。

灯芯绳,利用灯芯绳的虹吸效应(或称毛细管效应),实现储油罐内助燃剂的浓度转移,能够持续,稳定地将储油罐内的助燃剂沿着灯芯绳送入出油管。

固定插销,用于固定灯芯绳与观察管的位置,防止灯芯绳由于负压的作用在观察管内移位,无法抽吸至底层的助燃剂,影响设备的减排效果。

观察管,采用钢化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油耐热性,方便用户观察灯芯绳的使用情况和助燃剂的抽吸情况。

输油管,输油管插入至储油罐底部,当产生负压时储油罐内的助燃剂会直接通过输油管迅速进入观察管内。

节流阀,由于输油管直吸效果导致抽取助燃剂的速度由负压控制,导致抽取速度太快流量太大,容易造成浪费,因此在出油口设置1~3级节流阀对助燃剂抽取的流量进行控制。

转换接头,用于连接观察管与出油管,出油管多数采用橡胶制成,采用转换接头可以使设备适应各尺寸的橡胶出油管。

三通阀,用于连接所述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与原本汽车的碳罐电磁阀出口端至进气歧管真空管入口端之间的管路,利用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将助燃剂送入发动机中。

本申请的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和维修,不需要大幅改变发动机与其相关设备的部件结构和电路布局。

2、本发明采用灯芯绳与带有进气调节阀的注油螺栓配合,利用灯芯绳的虹吸效应和进气调节阀的压力差作用实现稳定向汽油发动机提供助燃剂的效果,避免由于吸力不足或堵塞等问题导致无法及时向汽油发动机提供助燃剂而无法实现减排的效果。

3、本发明在灯芯绳与观察管之间加装了固定插销,能确保灯芯绳不会由于负压作用移位影响设备使用,当需要更换灯芯绳时又能够轻易取出。

4、本发明采用钢化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有良好的耐热耐油性能,用户能够通过观察管观察吸油状况和灯芯绳使用情况,观察管呈弧形具有一定弧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灯芯绳的虹吸效果,并且能够防止助燃剂回流。

5、本发明的减排效果显著,本发明能够长时间源源不断向汽油发动机提供助燃剂,因此减排效果比排放限值降低70%,提高环保质量,同时油耗降低10~30%。

6、本发明采用输油管直喷式抽取助燃剂,这种方式更为直接和有效地快速抽取助燃剂,并通过多级节流阀对助燃剂的流量进行控制,有效避免浪费和溢出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注油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识含义如下:

1-储油罐;2-注油螺栓;3-注油口;4-灯芯绳;5-出油口;6-固定插销;7-观察管;8-转换接头;9-出油管;10-三通阀;11-节流阀;12-输油管;13-进气调节阀;14-锁紧螺钉;15-防漏垫圈;16-进气孔;17-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1、注油螺栓2、注油口3、灯芯绳4、出油口5、固定插销6、观察管7、转换接头8、出油管9、三通阀10、节流阀11和输油管12,所述储油罐1的顶部设有注油口3和出油口5,注油口3内壁有螺纹,注油螺栓2与注油口3螺纹联接,所述灯芯绳4插入观察管7内,输油管12与出油口5固定连接,输油管12位于储油罐1内插入至储油罐1底部,固定插销6穿过观察管7和灯芯绳4的固定,节流阀11安装在观察管7内,位于灯芯绳4底部与出油口5之间,观察管7与出油口5固定连接,观察管7的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8与出油管9连接,出油管9另一端与三通阀10连接,三通阀10连接在碳罐电磁阀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管路。

所述注油螺栓2由以下部件组成:进气调节阀13、锁紧螺钉14、防漏垫圈15、滤芯17和进气孔16,进气调节阀13与锁紧螺钉14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气调节阀13的进气端装有滤芯17,进气孔16由上至下贯穿锁紧螺钉14中心,进气孔16与进气调节阀13的出气端对接,防漏垫圈15套在锁紧螺钉14底部。

所述节流阀11分为1级节流阀。

所述观察管7为钢化玻璃制成,观察管7呈弧形。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直喷式减排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1、注油螺栓2、注油口3、灯芯绳4、出油口5、固定插销6、观察管7、转换接头8、出油管9、三通阀10、节流阀11和输油管12,所述储油罐1的顶部设有注油口3和出油口5,注油口3内壁有螺纹,注油螺栓2与注油口3螺纹联接,所述灯芯绳4插入观察管7内,输油管12与出油口5固定连接,输油管12位于储油罐1内插入至储油罐1底部,固定插销6穿过观察管7和灯芯绳4的固定,节流阀11安装在观察管7内,位于灯芯绳4底部与出油口5之间,观察管7与出油口5固定连接,观察管7的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8与出油管9连接,出油管9另一端与三通阀10连接,三通阀10直接与进气歧管连接。

所述注油螺栓2由以下部件组成:进气调节阀13、锁紧螺钉14、防漏垫圈15、滤芯17和进气孔16,进气调节阀13与锁紧螺钉14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气调节阀13的进气端装有滤芯17,进气孔16由上至下贯穿锁紧螺钉14中心,进气孔16与进气调节阀13的出气端对接,防漏垫圈15套在锁紧螺钉14底部。

所述节流阀11分为1级节流阀。

所述观察管7为透明塑料制成,观察管7呈弧形。

应用实施例

申请人将本申请在多辆私家车上进行试验,得到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安装本申请所述的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抽吸式减排搭载装置后,试验车的百公里油耗都有显著降低,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量都有大幅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