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7574发布日期:2019-12-21 02:5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属于汽车消声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指对于同时具有噪声传播的气流管道,可以用附有吸声衬里的管道及弯头或利用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降噪器件,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前者称为阻性消声器,后者称为抗性消声器,也有阻抗复合式的消声器。

现有的消声器,大多采用阻抗复合型消声原理。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高温氧化吸声填料,高速气流冲击吸声填料,水气渗透吸声填料等原因,消声器很容易出现维修频繁、消声效果差,使用周期短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具有膨胀消音结构,相较于常规的消声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维修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包括两条横梁和若干纵梁,所述若干纵梁均和所述两条横梁相连,还包括消声器结构,所述消声器结构位于所述两条横梁之间,所述消声器结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两条横梁上,所述两条横梁相对于消音器结构的壳体对称设置;所述消声器结构包括密封的壳体、进气管和排气管,壳体内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进气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内,进气管的中部固定第一隔板上,位于壳体内的进气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排气管的一端位于壳体内,排气管的中部固定在第二隔板上;进气管上靠近第二隔板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排气管上靠近第一隔板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第二腔室内设有活动隔板,活动隔板将第二腔室分隔成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活动隔板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气管穿过第一通孔,排气管穿过第二通孔;进气管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左侧腔室内,第二弹簧位于右侧腔室内,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第一隔板,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活动隔板;右侧腔室的进气管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板,第二弹簧的一端抵触活动隔板,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触限位环板。

前述的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中,进气管和第三腔室连通,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透气孔,活动隔板上设有第二透气孔。

前述的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中,第一隔板、活动隔板和限位环板上均固定有减震垫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端部均抵触减震垫圈。

前述的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中,进气管上的孔位内固定有导流直筒,导流直筒的内径等于r,导流直筒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r,且小于或者等于4r;排气管上的孔位内固定有导流直筒,导流直筒的内径等于r,导流直筒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r,且小于或者等于4r;进气管上的导流直筒垂直于进气管,排气管上的导流直筒垂直于排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两根横梁对称设置在消声器结构的两侧,消声器结构产生的噪音传递给横梁,然后两个横梁的振幅再传递给消声器结构,达到振幅抵消的作用,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并且消声器结构有膨胀消音结构,相较于常规的消声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维修等优点。

烟气首先进入进气管,进入进气管的烟气一部分从进气管上的导流直筒进入右侧腔室,右侧腔室内的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动隔板向左侧腔室5移动,使右侧腔室容积增大,从而减小烟气对右侧腔室的冲击作用,减小烟气由于对右侧腔室冲击产生的噪音,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进入进气管的另一部分烟气进入第三腔室,从第三腔室经第一透气孔进入第二腔室,从第二腔室经排气管排除,在此过程中衰减烟气对消声器的冲击作用,达到降噪目的。

烟气从进气管进入第二腔室,以及烟气从第二腔室进入排气管,都会经过导流直筒,在此过程中会改变烟气流通的方向,烟气流通的方向由水平方向改为竖直方向,所以由于烟气使消声器产生振动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水平方向的振幅和竖直方向的振幅会相互抵消,从而增进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消声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气管,2-壳体,3-第一腔室,4-第一隔板,5-左侧腔室,6-减震垫圈,7-第一弹簧,8-活动隔板,9-第二透气孔,10-第二弹簧,11-限位环板,12-右侧腔室,13-第二隔板,14-第一透气孔,15-第三腔室,16-第二腔室,17-排气管,18-导流直筒,19-横梁,20-纵梁,21-固定架,22-消声器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包括两条横梁19和若干纵梁20,所述若干纵梁20均和所述两条横梁19相连,还包括消声器结构,所述消声器结构位于所述两条横梁19之间,所述消声器结构通过固定架21固定在所述两条横梁19上,所述两条横梁19相对于消音器结构的壳体对称设置;所述消声器结构22包括密封的壳体2、进气管1和排气管17,壳体2内固定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将壳体2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15;进气管1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进气管1的中部固定第一隔板4上,位于壳体2内的进气管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排气管17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排气管17的中部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进气管1上靠近第二隔板13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排气管17上靠近第一隔板4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第二腔室16内设有活动隔板8,活动隔板8将第二腔室16分隔成左侧腔室5和右侧腔室12,活动隔板8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气管1穿过第一通孔,排气管17穿过第二通孔;进气管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第一弹簧7位于左侧腔室5内,第二弹簧10位于右侧腔室12内,第一弹簧7的一端抵触第一隔板4,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右侧腔室12的进气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板11,第二弹簧10的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抵触限位环板11。

实施例2: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包括两条横梁19和若干纵梁20,所述若干纵梁20均和所述两条横梁19相连,还包括消声器结构,所述消声器结构位于所述两条横梁19之间,所述消声器结构通过固定架21固定在所述两条横梁19上,所述两条横梁19相对于消音器结构的壳体对称设置;所述消声器结构22包括密封的壳体2、进气管1和排气管17,壳体2内固定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将壳体2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15;进气管1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进气管1的中部固定第一隔板4上,位于壳体2内的进气管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排气管17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排气管17的中部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进气管1上靠近第二隔板13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排气管17上靠近第一隔板4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第二腔室16内设有活动隔板8,活动隔板8将第二腔室16分隔成左侧腔室5和右侧腔室12,活动隔板8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气管1穿过第一通孔,排气管17穿过第二通孔;进气管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第一弹簧7位于左侧腔室5内,第二弹簧10位于右侧腔室12内,第一弹簧7的一端抵触第一隔板4,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右侧腔室12的进气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板11,第二弹簧10的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抵触限位环板11。

进气管1和第三腔室15连通,第二隔板13上设有第一透气孔14,活动隔板8上设有第二透气孔9。第一隔板4、活动隔板8和限位环板11上均固定有减震垫圈6,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的端部均抵触减震垫圈6。

实施例3:一种具有消声结构的车架总成,包括两条横梁19和若干纵梁20,所述若干纵梁20均和所述两条横梁19相连,还包括消声器结构,所述消声器结构位于所述两条横梁19之间,所述消声器结构通过固定架21固定在所述两条横梁19上,所述两条横梁19相对于消音器结构的壳体对称设置;所述消声器结构22包括密封的壳体2、进气管1和排气管17,壳体2内固定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13将壳体2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16和第三腔室15;进气管1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进气管1的中部固定第一隔板4上,位于壳体2内的进气管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排气管17的一端位于壳体2内,排气管17的中部固定在第二隔板13上;进气管1上靠近第二隔板13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排气管17上靠近第一隔板4的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孔位;第二腔室16内设有活动隔板8,活动隔板8将第二腔室16分隔成左侧腔室5和右侧腔室12,活动隔板8上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气管1穿过第一通孔,排气管17穿过第二通孔;进气管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第一弹簧7位于左侧腔室5内,第二弹簧10位于右侧腔室12内,第一弹簧7的一端抵触第一隔板4,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右侧腔室12的进气管1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板11,第二弹簧10的一端抵触活动隔板8,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抵触限位环板11。

进气管1和第三腔室15连通,第二隔板13上设有第一透气孔14,活动隔板8上设有第二透气孔9。第一隔板4、活动隔板8和限位环板11上均固定有减震垫圈6,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10的端部均抵触减震垫圈6。

进气管1上的孔位内固定有导流直筒18,导流直筒18的内径等于r,导流直筒18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r,且小于或者等于4r;排气管17上的孔位内固定有导流直筒18,导流直筒18的内径等于r,导流直筒18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r,且小于或者等于4r;进气管1上的导流直筒18垂直于进气管1,排气管17上的导流直筒18垂直于排气管17。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两根横梁对称设置在消声器结构的两侧,消声器结构产生的噪音传递给横梁,然后两个横梁的振幅再传递给消声器结构,达到振幅抵消的作用,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

烟气首先进入进气管1,进入进气管1的烟气一部分从进气管1上的导流直筒18进入右侧腔室12,右侧腔室12内的气压增大,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动隔板8向左侧腔室5移动,使右侧腔室12容积增大,从而减小烟气对右侧腔室12的冲击作用,减小烟气由于对右侧腔室12冲击产生的噪音,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进入进气管1的另一部分烟气进入第三腔室15,从第三腔室15经第一透气孔14进入第二腔室16,从第二腔室16经排气管17排除,在此过程中衰减烟气对消声器的冲击作用,达到降噪目的。

烟气从进气管1进入第二腔室12,以及烟气从第二腔室12进入排气管17,都会经过导流直筒18,在此过程中会改变烟气流通的方向,烟气流通的方向由水平方向改为竖直方向,所以由于烟气使消声器产生振动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水平方向的振幅和竖直方向的振幅会相互抵消,从而增进降噪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