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2694发布日期:2020-09-23 0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燃机(2)的配气机构(1),具有:

-凸轮轴(3)以及凸轮套筒(26),所述凸轮套筒(26)沿轴向方向上(5)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能够调节以及同时不可旋转地布置于所述凸轮轴(3)上,具有第一凸轮(4)和相邻于其布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凸轮(6),

-销(8),至少一个凸轮从动件(9)安装在其上,

-引导轮廓件(11),其布置在所述凸轮套筒(26)上,具有第一引导轨道(12)和第二引导轨道(13),

-控制销(14),其可选地接合第一或者第二引导轨道(12、13),从而在凸轮套筒的两个位置之间调节所述凸轮套筒(26),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轮从动件(9)在所述凸轮套筒(26)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一凸轮(4)相互作用,在所述凸轮套筒(26)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凸轮(6)相互作用,

-其中,在所述凸轮轴(3)上或者所述凸轮套筒(26)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卡合凹槽(15)和轴向相邻于其布置的第二卡合凹槽(16),第三卡合凹槽(18)布置于它们之间,

-其中,设置具有卡合元件(19)的卡合凹槽(17),所述卡合元件(19)被预加载入所述卡合凹槽(15、16、18),所述卡合凹槽(17)将所述凸轮套筒(26)固定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引导轨道(12、13)在交叉区域(20)交叉,

-其中,第一卡合隆起(21)布置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5、18)之间,第二卡合隆起(22)布置于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6、18)之间,

-其中,若所述控制销(14)在所述交叉区域(20)中,所述卡合元件(19)接合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第二可替换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和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形成为所述凸轮套筒(26)的内表面上的朝向内部敞口的环形槽,

-所述卡合设备(17)布置于穿过所述凸轮轴(3)的开口中,并且包括线圈弹簧(29)以及两个球体(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和/或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具有导圆顶部或者尖顶部(2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和/或

-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第一可替换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比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和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l),和/或

-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卡合隆起(21、22)的径向高度(h)小于所述凸轮轴(3)的半径(r)。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卡合隆起(21、22)被硬化、热处理和/或涂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抗旋转设备,其防止所述凸轮套筒(26)相对于所述凸轮轴(3)旋转,但是能够使所述凸轮套筒(26)在所述凸轮轴(3)上轴向移位,和/或

-所述凸轮轴(3)在其外表面上在所述凸轮套筒(26)的区域中包括轴向槽(27),所述轴向槽(27)与布置于所述凸轮套筒(26)的内表面上的内齿(28)相互作用,由于此能够使所述凸轮套筒(26)在所述凸轮轴(3)上轴向移位。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销(14)布置在所述销(8)中。

9.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1)的凸轮轴(3),第一可替换方案,所述凸轮轴(3)在外表面上包括第一卡合凹槽(15)和轴向相邻于其布置的第二卡合凹槽(16),其中,在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和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之间设置第三卡合凹槽(18),其中,第一卡合隆起(21)布置在第一和第三卡合凹槽(15、18)之间,第二卡合隆起(22)布置于第二和第三卡合凹槽(16、18)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和/或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具有导圆顶部或者尖顶部(24)。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和/或

-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比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和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l),和/或

-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卡合隆起(21、22)的径向高度(h)小于所述凸轮轴(3)的半径(r)。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卡合隆起(21、22)被硬化、热处理和/或涂覆。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

-设置抗旋转设备,其防止所述凸轮套筒(26)相对于所述凸轮轴(3)旋转,但是能够使所述凸轮套筒(26)在所述凸轮轴(3)上轴向移位,和/或

-所述凸轮轴(3)在其外表面上在所述凸轮套筒(26)的区域中包括轴向槽(27),所述轴向槽(27)与布置于所述凸轮套筒(26)的内表面上的内齿(28)相互作用,从而能够使所述凸轮套筒(26)在所述凸轮轴(3)上轴向移位。

15.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气机构(1)的凸轮套筒(26),第二可替换方案,所述凸轮套筒(26)在内表面上具有第一卡合凹槽(15)和轴向相邻于其布置的第二卡合凹槽(16),其中,在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和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之间设置第三卡合凹槽(18),其中,第一卡合隆起(21)布置于第一和第三卡合凹槽(15、18)之间,第二卡合隆起(22)布置于第二和第三卡合凹槽(16、18)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凸轮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和/或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具有导圆顶部或者尖顶部(24)。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者16所述的凸轮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隆起(21)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和/或

-所述第二卡合隆起(22)的朝向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落入的侧翼比朝向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落入的侧翼具有更陡峭的坡度。

1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合凹槽(18)比所述第一卡合凹槽(15)和所述第二卡合凹槽(16)具有更大的轴向长度(l)。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套筒,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卡合隆起(21、22)被硬化、热处理和/或涂覆。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轮套筒,其特征在于,

-设置抗旋转设备,其防止所述凸轮套筒(26)相对于所述凸轮轴(3)旋转,但是能够使所述凸轮套筒(26)在所述凸轮轴(3)上轴向移位,和/或

-所述凸轮套筒(26)在其内表面上包括内齿(28)。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配气机构(1),具有:凸轮轴(3)及沿轴向方向(5)可调地布置在其上的凸轮套筒(26),凸轮套筒具有第一凸轮(4)和第二凸轮(6);销(8),至少一个凸轮从动件(9)安装在其上;引导轮廓件(11),布置在凸轮套筒(26)上,具有以X状交叉的第一引导轨道(12)和第二引导轨道(13);控制销(14),布置在销(8)中,可选地接合第一或第二引导轨道(12、13);其中在凸轮轴(3)上或凸轮套筒(26)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卡合凹槽(15)和轴向相邻于其布置的第二卡合凹槽(16),第三卡合凹槽(18)布置于它们之间;其中设置了具有预加载入第一或第二卡合凹槽(15、16)的卡合元件(19)的卡合设备(17),其将凸轮套筒(26)固定在第一或者第二位置。依靠此,能够创建安装空间优化和摩擦减少的配气机构(1)。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奥尔瑟;托尔斯腾·伊内;罗尔夫·科尔施耐尔;马里奥·莫勒;马库斯·瓦尔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