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用高压喷油泵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油量控制装置及高压喷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配套于大功率柴油机的高压喷油泵总成,在柴油机起动时,在机械调速器的控制下,高压喷油泵的控制齿杆总是处于最大供油量位置。现有技术的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外界环境温度正常时,柴油机在高压喷油泵较大供油量时是可以正常起动的;但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较大的喷油泵供油量在柴油机燃烧室内不容易正常的雾化、燃烧,这样往往造成了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起动困难或无法启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高压喷油泵总成所存在的技术缺点,提供一种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油量控制装置及高压喷油泵总成,在现有的高压喷油泵总成的基础上,在其驱动端的油量控制齿条处增加本实用新型—低温起动油量控制装置,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该装置能够明显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大中型机械调速器控制的直列式高压喷油泵总成(缸心距≥45mm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直观的机械式外螺旋结构,体积小巧,解决了在低温时因喷油泵供油量太大而引起的柴油机起动困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油量控制装置,包括调节杆组件、螺旋调整套、销子、齿杆护套,螺旋调整套与齿杆护套连接,螺旋调整套的侧壁设有螺旋槽,销子与螺旋槽配合并在螺旋槽内移动,销子将调节杆组件与螺旋调整套联结在一起,通过旋转调节杆组件的手轮可以带动销子在螺旋调整套的螺旋槽内旋转、将手轮的旋转转化为调节杆组件的左右直线运动;
螺旋调整套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右端与齿杆护套左端配合,复位弹簧左端预压在销子上,调节杆组件与供油量控制齿杆配合,齿杆护套左端拧入螺旋调整套内,右端拧入高压油泵泵体的齿杆安装孔内,螺旋调整套与齿杆护套连接。
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调整手轮、调节杆,手轮与调节杆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齿杆护套左侧孔内安装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内孔与调节杆的外圆配合。
所述螺旋调整套包括左侧内孔、右侧内螺纹,左侧内孔用于安装调节杆和复位弹簧,右侧内螺纹与齿杆护套连接;螺旋槽设于左侧内孔中,所述螺旋槽为对称双螺旋槽结构,双螺旋槽的展开型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的起始位置点,第二部分的型线位置范围即调节杆组件通过销子沿螺旋调整套的双螺旋槽旋转时的升程段,第三部分的最终锁止位置点,最终锁止位置点是调节杆组件带动销子旋转到螺旋调整套最上末端时的锁止位置。
所述齿杆护套包括左端外螺纹、右端外螺纹、左端的内孔、右端的内孔一、右端的内孔二,左端外螺纹与右端外螺纹之间设有拆装结构,其中左端外螺纹拧在螺旋调整套内,右端外螺纹拧在高压油泵的齿杆安装孔内,左端的内孔用于安装密封机油的骨架油封,右端的内孔一用于盛放调节杆及齿杆,内孔二用于调节杆的外圆的定位和导向。
所述齿杆护套上设有锁紧螺母,螺旋调整套与齿杆护套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一种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高压喷油泵总成,包括高压喷油泵、机械调速器,高压喷油泵上设有高压喷油泵供油量控制齿杆,高压喷油泵上还设有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的调节杆与供油量控制齿杆配合,调节杆的左右移动控制供油量控制齿杆处于不同的供油量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高压喷油泵总成的基础上,在其驱动端的油量控制齿条处增加低温起动油量控制装置,在增加该装置后,高压喷油泵总成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确定是否使用该装置,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该装置能够明显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而在环境温度正常时可以不使用该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柴油机用高压喷油泵,特别适用于大中型机械调速器控制的直列式高压喷油泵总成(缸心距≥45mm的)。
2.本实用新型的低温起动油量控制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直观的机械式外螺旋结构,体积小巧,油量控制幅度可调,柴油机在低温环境起动时,通过旋转本装置的手轮将喷油泵油量控制齿杆向减少油量的方向推送,从而减小高压喷油泵总成的起动供给油量,解决了在低温时因喷油泵供油量太大而引起的柴油机起动困难问题;在柴油机起动后,再通过旋转手轮自动恢复到起动前的初始位置,这样又能避免该装置对高压喷油泵最大供油量的限制,从而保证柴油机最大功率的发挥。而在环境温度正常时不用使用该装置,并且不对柴油机的性能产生影响。
3.另外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配套通用性好,将现有技术中社会上保有的高压喷油泵总成只需拆下原来的齿杆护帽,换上该装置即可改善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起动性能。
4.本实用新型齿杆护套左侧孔内安装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内孔与调节杆外圆配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高压油泵中润滑油的泄漏,减少润滑油消耗,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调整套在左侧内孔中设有对称双螺旋槽结构,双螺旋槽的展开型线分为三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升程段升到最大升程后继续旋转,左右的升程又往回运动减少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了在光滑曲线终点上的凹槽,可以使销子沿螺旋调整套双螺旋槽运动到最高点后继续旋转进入凹槽内,并在受到增大预紧力的复位弹簧压力下卡在了凹槽的位置上不能自由回退滑动至起始位置点,该位置点只有在销子受到反方向手轮力回转时,销子才能克服复位弹簧的预压力从最终锁止位置点——凹槽内脱出,并自动回位到起始位置点,从而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并为本装置的下一次工作做准备,在双螺旋槽的两侧部分锁紧固定可靠,在升程段移动顺利,保证柴油机在不同工作阶段可靠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高压喷油泵总成及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在高压喷油泵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调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详细展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齿杆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8,其中,图1为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油量控制装置1的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高压喷油泵总成,3为高压喷油泵,2为高压喷油泵供油量控制齿杆,供油量控制齿杆2向左侧移动时高压喷油泵向柴油机的供油量就会增加,直至最大;齿杆向右侧移动时供油量就会减少,直至停止。4为配套高压喷油泵用的机械调速器。高压喷油泵3和机械调速器4组成高压喷油泵总成,负责根据不同工况向柴油机提供适当的油量。其中所述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1的调节杆12与供油量控制齿杆2配合,调节杆12的左右移动控制供油量控制齿杆处于不同的供油量位置。在柴油机起动前,供油量控制齿杆2在机械式调速器4的作用下,总是向左移动被推到油量最大的位置。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油量控制装置1整体结构图,包括调节杆组件101、螺旋调整套105、销子104、齿杆护套110,螺旋调整套105与齿杆护套110连接,螺旋调整套105的侧壁设有螺旋槽,销子104与螺旋槽配合并在螺旋槽内移动,销子104将调节杆组件101与螺旋调整套105联结在一起,通过旋转调节杆组件101的手轮10可以带动销子104在螺旋调整套105的螺旋槽内旋转、将手轮的旋转转化为调节杆组件的左右直线运动,销子104两端通过蝴蝶销102和垫圈103穿插固定。
螺旋调整套105内设有复位弹簧106,复位弹簧106右端与齿杆护套110左端配合,或者在齿杆护套110左端设有垫片107,复位弹簧106右端压在垫片107上,垫片107右侧与齿杆护套110左端配合,复位弹簧106左端预压在销子104上,复位弹簧106有预压缩并产生轴向力,使调节杆组件101总是受到向左的推力;调节杆组件101与供油量控制齿杆2配合,调节杆组件101的轴向移动控制供油量控制齿杆2处于不同的供油量位置。齿杆护套110左端拧入螺旋调整套105内,右端带上铜垫后拧入高压油泵泵体的齿杆安装孔内,螺旋调整套105与齿杆护套110连接。螺旋槽的导程及螺旋角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附图3,图4为调节杆组件101结构示意图,包括调整手轮10、调节杆12,左视图为调整手轮10的外形,手轮10与调节杆12通过圆锥销11或者销轴等通过铆接等连接在一起,组成调节杆组件101。齿杆护套110左侧孔内安装有骨架油封108,骨架油封108的φ10内孔与调节杆12的φ10外圆配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高压油泵中润滑油的泄漏。旋转调节杆组件101时销子104使调节杆12产生左右移动,进而控制供油量控制齿杆2处于不同的供油量位置。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调整套10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螺旋调整套105的详细展开图。螺旋调整套105包括左侧内孔115、右侧内螺纹145,左侧内孔115用于安装调节杆12和复位弹簧106,右侧内螺纹145与齿杆护套110连接;在左侧内孔115中设有对称双螺旋槽结构125,双螺旋槽的展开型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本实用新型(在环境温度正常)不工作时的起始位置点175(大油量位置),本装置不起作用时穿过调节杆的销子104被复位弹簧106的预紧力紧紧压在起始位置点175上;第二部分型线位置范围165,为调节杆组件101通过销子104沿螺旋调整套105的双螺旋槽旋转时的升程段,这一段将调节杆组件101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调节杆12的左右直线运动;第三部分型线是最终锁止位置点——凹槽155,是调节杆组件101带动销子104旋转到螺旋调整套最上末端时的锁止位置,亦即柴油机低温起动时(本装置起作用)销子104所处的位置。该锁止位置点凹槽155在设计上是升程段165升到最大升程后继续旋转左右的升程又往回运动减少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了在光滑曲线终点上的凹槽155,它可以使销子104沿螺旋调整套105双螺旋槽运动到最高点后继续旋转进入凹槽155内,并在受到增大预紧力的复位弹簧106压力下卡在了凹槽155的位置上不能自由回退滑动至起始位置点175,该位置点只有在销子受到反方向手轮力回转时,销子104才能克服复位弹簧104的预压力从最终锁止位置点——凹槽155内脱出,并自动回位到起始位置点175,从而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并为本装置的下一次工作做准备)。螺旋调整套加工有外六方135,用于使用扳手调整其工作位置。
附图7,图8为齿杆护套110的结构示意图,它将本实用新型与高压喷油泵连接在一起。齿杆护套110包括左端外螺纹111、右端外螺纹113、左端的内孔114、右端的内孔一117、内孔二116,左端外螺纹111与右端外螺纹113之间设有拆装时扳手着力点的六方112等拆装结构,其中左端外螺纹111拧在螺旋调整套105内,右端外螺纹113通过六方112等结构拧在高压油泵的齿杆安装孔内,左端的内孔114用于安装密封机油的骨架油封108,右端的内孔一117用于盛放调节杆12及齿杆3,内孔二116用于调节杆12的φ10外圆的定位和导向。
在齿杆护套110上设有锁紧螺母109,当螺旋调整套105与齿杆护套110螺纹连接到适当位置时,拧紧锁紧螺母109保证螺旋调整套105与齿杆护套110二者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在正常状态下,本实用新型高压喷油泵起动油量控制装置1安装在高压喷油泵3上。调节杆组件101位于螺旋调整套105双螺旋槽最底部175的位置,调节杆12处于最左侧,这时高压喷油泵齿杆2在机械调速器4的作用下处于最左侧的最大供油量位置。调节杆12的φ10轴右端面探入齿杆护套110的孔117内,与齿杆2的端面接触,这时通过旋转螺旋调整套105即可调整其在齿杆护套110内的位置进而确定高压喷油泵供油齿杆2的处于起始的最大供油量位置。
在因环境温度较低而影响柴油机起动时,顺时针旋转调节杆组件101的手轮13,调节杆12带动销子104一起顺时针旋转,由于销子安装在螺旋调整套的双螺旋槽内,这时销子将按照双螺旋槽的轨迹移动,手轮10的旋转运动由此转化为调节杆12的向右直线运动,当销子运动到双螺旋槽的顶部并进入凹槽位置155时,销子104被锁住,同时调节杆12的位置即被锁定。调节杆组件101的手轮10在旋转的同时,调节杆的右端面也同时推动了高压喷油泵齿条向右(减少油量)的方向运动,进而减少高压喷油泵向柴油机的供油量,保证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顺利起动。
柴油机启动后,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杆组件101的手轮10,这时销子104从螺旋调整套双螺旋槽的顶部凹槽位置155处脱出,在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下,调节手轮自动恢复到使高压喷油泵供油齿杆2处于起始点175的最大供油量位置,保证了高压喷油泵的供油量满足柴油机正常功率的发挥,并为下次柴油机的起动工作做好准备。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喷油泵总成,同样的联接安装接口尺寸,手轮的旋转结构较少的占用安装空间,灵活多变的油量调整范围,适用于缸心距≥45mm的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高压喷油泵总成,以配套多种型号的大功率柴油机用。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