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0838发布日期:2020-08-21 15: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歧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歧管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是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且带有分歧的管路。

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高温废气从排气歧管排放过程中,会使排气歧管的温度升高,为防止高温排气歧管造成的烫伤事故发生,在排气歧管上都安装有隔热罩,一般是借助螺栓和隔热罩上的安装孔直接将隔热罩固定在排气歧管上。

由于现有隔热罩的大小为固定,当遇到排气歧管与隔热罩不匹配时,会使得隔热罩无法安装到排气歧管表面,必须重新购买新的隔热罩,由于排气歧管的品种较多,体积大小也都不一样,使得在选购隔热罩时较为复杂,需要确保与排气歧管大小完全匹配,也造成不同排气歧管的隔热罩无法通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设置有伸缩组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隔热罩的大小,从而使得隔热罩适应排气歧管的总管;隔热罩中设置有双重隔热材质,大大提高了隔热罩的隔热效果,从而大大降低排气歧管烫伤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包括总管,所述总管一端设置有出气法兰,所述总管另一端连接有分歧管,所述分歧管尾端连接有进气法兰,所述总管的表面套接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由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组成,且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罩体由主动罩体与被动罩体组成,所述主动罩体与所述被动罩体之间通过伸缩组件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主动罩体侧壁的主动块,所述主动块的侧壁安装有主动板,所述主动板尾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凹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

所述被动罩体侧壁设有与所述主动块相匹配的被动块,所述被动块内设有与所述主动板相匹配的内槽,所述内槽的下端内壁均匀设有与所述卡接板倾斜方向一致的对接板,所述对接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内槽的下端内壁。

优选的,所述被动罩体上端内壁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均匀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尾端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与所述伸缩槽相匹配,所述伸缩板下端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的边缘均设有固定部,所述第一罩体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二罩体的固定部之间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卡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橡胶材质,且所述固定块的截面为e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块设有相连通的螺孔,且所述螺孔配有相应的螺栓和螺母。

优选的,所述隔热罩截面为椭圆结构,所述总管位于所述隔热罩内部,所述隔热罩内壁嵌有气凝胶毡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罩靠近所述气凝胶毡层的内部连接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的内表面与所述总管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设置有伸缩组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隔热罩的大小,从而使得隔热罩适应排气歧管的总管;隔热罩中设置有双重隔热材质,大大提高了隔热罩的隔热效果,从而大大降低排气歧管烫伤事故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隔热罩的排气歧管,其中伸缩组件中的主动块、主动板、卡接板、对接板和伸缩板等零件相互配合,使得隔热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尺寸,使得隔热罩适应总管,结构合理,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罩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总管、10出气法兰、2分歧管、20进气法兰、3隔热罩、30伸缩组件、300气凝胶毡层、3000隔热棉、301主动块、302主动板、303凹槽、304卡接板、305卡接弹簧、31第一罩体、32第二罩体、33主动罩体、34被动罩体、341被动块、342内槽、343对接板、344伸缩槽、345伸缩弹簧、346伸缩板、347滑动槽、348滑块、35固定部、36固定槽、37固定块、38螺孔、39螺栓、39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3,一种带隔热罩3的排气歧管,包括总管1,总管1一端设置有出气法兰10,总管1另一端连接有分歧管2,分歧管2尾端连接有进气法兰20;总管1的表面套接有隔热罩3,隔热罩3材质为泡沫合金材质,泡沫合金材质的质量较轻、隔热性能好且质量坚固,隔热罩3由第一罩体31与第二罩体32组成,且第一罩体31与第二罩体32结构相同。

参阅图2,隔热罩3截面为椭圆结构,总管1位于隔热罩3内部,隔热罩3内壁嵌有气凝胶毡层300;隔热罩3靠近气凝胶毡层300的内部连接有隔热棉3000,隔热棉3000的内表面与总管1相适应;其中气凝胶毡层300和隔热棉3000双重隔热从而提高了隔热罩3的隔热效果。

第一罩体31由主动罩体33与被动罩体34组成,主动罩体33与被动罩体34之间通过伸缩组件30连接。

参阅图3,伸缩组件30包括安装在主动罩体33侧壁的主动块301,主动块301的侧壁安装有主动板302,主动板302尾端设有凹槽303,凹槽303内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接板304,卡接板304与凹槽303相匹配,卡接板304与凹槽303内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305,受卡接弹簧305的作用,使得卡接板304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倾斜状态,其倾斜方向是从主动板302尾端向主动块301方向逐渐下降式倾斜。

被动罩体34侧壁设有与主动块301相匹配的被动块341,被动块341内设有与主动板302相匹配的内槽342,内槽342的下端内壁均匀设有与卡接板304倾斜方向一致的对接板343,对接板343倾斜设置在内槽342的下端内壁,对接板343的倾斜方向与卡接板304的倾斜方向一致。

被动罩体34上端内壁设有伸缩槽344,伸缩槽344内均匀安装有伸缩弹簧345,伸缩弹簧345的尾端连接有伸缩板346,伸缩板346与伸缩槽344相匹配,伸缩板346下端设有滑动槽347,滑动槽347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48,滑块348与主动板302固定连接。

在具体工作时,将第一罩体31与第二罩体32分别套接在总管1的外部,当总管1直径较小时,总管1的直径小于隔热罩3的短轴,此时隔热罩3与总管1不相适应,需要调节伸缩组件30来使得隔热罩3适应总管1;将推动主动罩体33,使得主动板302往内槽342内部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当卡接板304与对接板343相对时,卡接板304被对接板343挤压进凹槽303内,当卡接板304移动到两个对接板343中间时,受重力和卡接弹簧305作用,卡接板304一端下垂卡接在两个对接板343之间,此时受卡接板304和对接板343倾斜方向的影响,主动板302只能继续往内槽342内移动,无法往远离内槽342一端移动,主动板302缩进被动块341内部,使得隔热罩3整体内围减小,从而方便调节伸缩组件30来使得隔热罩3适应总管1。

当总管1直径较大时,总管1的直径大于隔热罩3的短轴,此时隔热罩3与总管1不相适应,先将主动罩体33向后移动使得卡接板304与对接板343之间留有空间,移至合适位置使得可以将主动罩体33向上按,主动块301连带主动板302一起挤压伸缩板346和伸缩弹簧345,使得伸缩板346进入到伸缩槽344内,此时卡接板304连带卡接弹簧305在竖直方向上远离对接板343,解除卡接板304与对接板343的卡接作用,然后通过滑块348与滑动槽347相配合,将卡接板304往远离内槽342的一端移动,使得隔热罩3整体内围增大,从而方便调节隔热罩3适应总管1。

第一罩体31与第二罩体32的边缘均设有固定部35,固定部35与第一罩体31一体成型,第一罩体31的固定部35与第二罩体32的固定部35之间设有固定槽36,固定槽36内卡接有固定块37。

固定块37为橡胶材质,且固定块37的截面为e字型结构,固定块37中间的伸出部卡接进固定槽36内。

固定部35与固定块37设有相连通的螺孔38,且螺孔38配有相应的螺栓39和螺母390。

在具体工作时,将隔热罩3调节到适应总管1后,此时第一罩体31与第二罩体32的固定部35相接触,将固定块37卡接进固定槽36内,再利用螺栓39与螺母390进行固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