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抽泥系统和电解设备。
背景技术:2.电解精炼时电解槽底部会产生泥状物。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稀贵金属,例如:金,银,硒,碲等。这些金属,可以被进一步回收。阳极泥是电解生产中,阳极的沉积物,这些残渣沉没在底部可能会影响以及污染阴极板析出的阴极金属从而进一步影响生产,所以及时清理阳极泥就变得尤其重要。目前电解精炼生产过程中,需要定期将阳极泥从电解槽中人工清理干净以保证电解精炼生产的顺利进行。
3.目前从电解槽中将阳极泥清理出电解槽的主要包括人工清理和采用设备清理。然而,人工清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清理效率低的问题。虽然相关技术中的用于清理阳极泥的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清理,但是存在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故障率高的缺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解槽的抽泥系统,通过将抽泥泵设于移动机构上,并将移动机构设于电解槽的上方或位于电解槽的外周侧,可以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抽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障率较低,可以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可以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抽泥系统的电解设备。
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解槽的抽泥方法。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解槽的抽泥系统,包括:抽泥组件,所述抽泥组件包括抽泥泵、抽泥管和排泥管,所述抽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泥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抽泥管的另一端适于伸入至所述电解槽内且邻近所述电解槽的底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泥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出所述电解槽外;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电解槽的上方或位于所述电解槽的外周侧,所述抽泥泵设于所述移动机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槽的抽泥系统,通过将抽泥泵设于移动机构上,并将移动机构设于电解槽的上方或位于电解槽的外周侧,可以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抽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障率较低,可以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可以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电解槽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电解槽的外周侧,所述移动机构在所述电解槽的上方为0mm到1000mm的高度运行。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呈长条形延伸,多个极板适于沿所述电解槽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电解槽内,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电解槽的延伸方向
一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的外周侧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解槽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于轨道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泥管包括抽泥主管段和抽泥连接管段,所述抽泥主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抽泥连接管段的一端相连,所述抽泥主管段的另一端适于伸入至所述电解槽内且邻近所述电解槽的底部,所述抽泥连接管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泥泵的入口,所述抽泥主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抽泥连接管段的硬度;和/或,所述排泥管包括排泥主管段和排泥连接管段,所述排泥主管段的一端与所述排泥连接管段的一端相连,所述排泥主管段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出所述电解槽外,所述排泥连接管段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抽泥泵的出口,所述排泥主管段的硬度大于所述排泥连接管段的硬度。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抽泥管的另一端设有吸嘴,所述吸嘴内限定出与所述抽泥管内的抽泥通道连通的吸泥腔,所述吸泥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抽泥通道的横截面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用于电解槽的抽泥系统还包括: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取放所述电解槽内的极板。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搬运机构设于所述移动机构;和/或,所述移动机构具有用于放置所述极板的放置区。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解设备,包括:电解槽;抽泥系统,所述抽泥系统用于将所述电解槽内的阳极泥排出,所述抽泥系统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抽泥系统。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抽泥系统,可以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抽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障率较低,可以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可以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呈长条形延伸,所述电解槽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电解区和沉泥区,所述沉泥区位于所述电解区的下方,所述沉泥区的横截面呈v形,所述v形的夹角范围为60
°‑
120
°
。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电解槽连通的排泥通道,所述排泥通道处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排泥通道的阀门。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解槽的抽泥方法,所述电解槽内的阳极泥通过抽泥系统排出,所述抽泥系统包括抽泥组件、移动机构和搬运机构,所述抽泥组件包括抽泥泵、抽泥管和排泥管,所述抽泥泵设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抽泥管的一端和排泥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抽泥泵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电解槽呈长条形延伸,多个极板适于沿所述电解槽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电解槽内,从所述电解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至所述电解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多个所述极板依次为第一至第n极板,n≥2且为整数,所述抽泥方法包括:
21.将所述移动机构放置在所述电解槽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电解槽的外周侧,且使得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电解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22.将所述抽泥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电解槽内且邻近所述电解槽的底部,且使得抽泥管的另一端伸入至电解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将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地坑或排泥溜
槽对应;
23.控制所述抽泥泵工作,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沿着所述电解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利用所述搬运机构依次将第一至第n极板从所述电解槽内取出;
24.其中,在所述第m极板所在的位置抽泥完成后,将所述第m极板放回至所述电解槽内,其中1≤m≤n,且所述m为整数。
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槽的抽泥方法,通过控制搬运机构将极板从电解槽中提出,并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抽泥组件移动,可完成该极板对应位置阳极泥的抽取,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抽取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极板所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搬运机构将所述第一极板从所述电解槽内取出,并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的放置区;
27.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所述第k极板对应的位置时,所述搬运机构将所述第k极板从所述电解槽内取出并返回至第k-1极板对应的位置,将取出的所述第k极板放置在所述第k-1极板对应的位置,而后移动机构移动至第k+1个极板所对应的位置,并重复上述操作,其中2≤k≤n,且所述k为整数;
28.在所述第n极板对应的位置抽泥完成之后,将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所述第一极板放置在所述第n极板对应的位置,完成一个电解槽的抽泥作业。
2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解设备的抽泥系统将阳极泥排入地坑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抽泥泵11;抽泥管12;抽泥主管段121;抽泥连接管段122;排泥管13;排泥主管段131;排泥连接管段132;吸嘴14;
34.移动机构2;承载台21;滚动轮22;
35.电解槽3;电解区31;沉泥区32;导向侧壁33;排泥通道34;
36.极板40;地坑6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解槽3的抽泥系统。
39.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解槽3的抽泥系统,包括抽泥
组件和移动机构2,抽泥组件包括抽泥泵11、抽泥管12和排泥管13,抽泥管12的一端与抽泥泵11的入口相连,抽泥管12的另一端适于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排泥管13的一端与抽泥泵11的出口相连,排泥管13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出电解槽3外,例如排泥管13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入地坑60或排泥溜槽。例如,抽泥泵11可以为隔膜泵。抽泥泵11可以通过抽泥管12将阳极泥吸入抽泥泵11中,然后再经排泥管13将阳极泥排入地坑60或排泥溜槽中。
40.移动机构2位于电解槽3的上方或位于电解槽3的外周侧,抽泥泵11设于移动机构2。由于电解槽3较大,所以在抽泥过程中,需要移动抽泥组件,以便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全面清理。例如,移动机构2可以包括承载台21和滚动轮22,抽泥泵11适于放置在承载台21上,移动机构2可以通过滚动轮22移动。移动机构2可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运动,并带动抽泥管12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运动。
41.例如,人工辅助抽泥系统清理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的时,作业人员可以先控制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组件移动至与极板40对应的位置,再将抽泥管12的另一端从两个极板40之间的间隙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然后启动抽泥泵11,抽泥泵11会通过抽泥管12将抽泥管12的另一端下方的阳极泥吸入抽泥泵11中,然后再经排泥管13将阳极泥排入地坑60或排泥溜槽中,作业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抽泥管12,以带动抽泥管12的另一端扫过这两个极板40的间隙对应的电解槽3的底面,以便将这两个极板40对应位置的阳极泥从电解槽3中抽取出来。
42.待将这两个极板40对应位置的阳极泥清理完毕后,作业人员将抽泥管12从电解槽3中取出,控制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组件移动至下一个极板40的位置,再将抽泥管12从下一个极板40之间的间隙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如此循环,使得抽泥组件能够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全面清理。相比现有的人工清槽方式,抽泥系统通过抽泥组件清理阳极泥,电解设备不必断电,可以使得电解精炼生产持续进行,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
43.又例如,抽泥系统还可以包括搬运机构,搬运机构适于将极板40从电解槽3中取出。在需要清理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的时,作业人员可以先控制搬运机构将极板40提取出来,再将抽泥管12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然后启动抽泥泵11,并控制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组件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移动,以便抽泥组件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全面清理。其中,移动机构2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时,作业人员可通过在电解槽3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移动抽泥管12,使得抽泥管12的自由端能够全面扫过电解槽3的底部。这样可以在不取出抽泥管12的情况下,全面清理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抽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障率较低,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提高清泥效果。
4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槽3的抽泥系统,通过将抽泥泵11设于移动机构2上,并将移动机构2设于电解槽3的上方或位于电解槽3的外周侧,可以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抽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障率较低,可以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可以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
45.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移动机构2位于电解槽3的上方且位于电解槽3的外周侧,移动机构2在电解槽3的上方为0mm到1000mm的高度运行。移动机构2在电解
槽3的上方为0mm到1000mm的高度运行,可以避免移动机构2和抽泥组件与电解槽3上方架设的其他设备相碰,提高抽泥系统的安全性能。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解槽3呈长条形延伸,多个极板40适于沿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设于电解槽3内,移动机构2的移动方向与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一致。例如,移动机构2可沿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从电解槽3的一端移动到电解槽3的另一端,在移动机构2移动过程中,作业人员可通过在电解槽3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移动抽泥管12,使得抽泥管12的自由端能够全面扫过电解槽3的底部,以便抽泥组件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全面清理。多个极板40沿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设于电解槽3内,方便在移动移动机构2时,依次将多个极板40从电解槽中提出。这样可以通过将移动机构2从电解槽3的一端沿电解槽3延伸的方向移动到电解槽3的另一端,带动抽泥组件从电解槽3的一端移动到电解槽3的另一端,完成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的全面清理,提高抽泥系统的工作效率。
47.需要解释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解槽3的外周侧设有轨道,轨道的延伸方向与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一致,移动机构2可移动地设于轨道上。例如,移动机构2还包括滚动轮22,滚动轮22适于在轨道上移动,启动移动机构2后,移动机构2可以在轨道上行进,从而带动抽泥泵11沿轨道方向移动。将移动机构2设于轨道上,易于控制移动机构2的运动方向,实现移动机构2行进的自动化,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49.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抽泥管12包括抽泥主管段121和抽泥连接管段122,抽泥主管段121的一端与抽泥连接管段122的一端相连,抽泥主管段121的另一端适于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抽泥连接管段122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泥泵11的入口,抽泥主管段121的硬度大于抽泥连接管段122的硬度。例如,抽泥主管段121可以通过固定件连接于移动机构2上,使得移动机构2移动时带动抽泥主管段121同步移动,使得作业人员仅需控制移动机构2的移动,就可以使得抽泥主管段121在电解槽3内移动,实现机械化抽泥且设备简单,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0.抽泥主管段121的硬度大于抽泥连接管段122的硬度,方便将抽泥管12连接至抽泥泵11上,也方便将抽泥连接管段122放置在移动机构2上。抽泥主管段121硬度大,方便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主管段121移动,同时,也可防止抽泥主管段121被固定件固定的地方发生变形而导致抽泥管12堵塞,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1.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排泥管13包括排泥主管段131和排泥连接管段132,排泥主管段131的一端与排泥连接管段132的一端相连,排泥主管段131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出电解槽3外,例如排泥主管段131的另一端适于将阳极泥排入地坑60或排泥溜槽,排泥连接管段132的另一端连接于抽泥泵11的出口,排泥主管段131的硬度大于排泥连接管段132的硬度。例如,排泥主管段131可以通过固定件连接于移动机构2上,使得移动机构2移动时带动排泥主管段131同步移动,使得作业人员仅需控制移动机构2就可以使得排泥主管段131在地坑60或排泥溜槽内移动,实现机械化排泥且设备简单,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2.排泥主管段131的硬度大于排泥连接管段132的硬度,方便将排泥管13连接至抽泥泵11上,也方便将排泥连接管段132放置在移动机构2上。排泥主管段131硬度大,方便移动机构2带动排泥主管段131移动,同时,也可防止排泥主管段131被固定件固定的地方发生变
形而导致排泥管13堵塞,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抽泥管12的另一端设有吸嘴14,吸嘴14内限定出与抽泥管12内的抽泥通道连通的吸泥腔,吸泥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抽泥通道的横截面积。例如,当阳极泥中含有大体积的板料时,在抽泥过程中,大体积的板料会堵在吸嘴14的吸泥腔中,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抽泥管12的堵塞。吸嘴14堵塞后,抽泥管12通过更换新的吸嘴14或维修后的吸嘴14即可继续抽泥作业,简单方便,可提高排泥效率,降低抽泥系统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吸嘴14,可以扩大抽泥管12在电解槽3底部抽取阳极泥的面积,提高排泥效率。同时,也可以防止抽泥管12堵塞,降低抽泥系统的制造成本。
5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用于电解槽3的抽泥系统还包括搬运机构,搬运机构用于取放电解槽3内的极板40。例如,搬运机构可以为机器人。搬运机构可一次提取一块极板40,在清理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时,作业人员可以先控制搬运机构将电解槽3内的其中一块极板40提取出来,再控制抽泥组件将该极板40下方的阳极泥排到地坑60或泥溜槽。抽泥系统通过设置搬运机构,可以实现机械化提取极板40,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提取极板40的时间,提高抽泥、排泥的效率。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搬运机构设于移动机构2,在移动机构2向前移动的时候可以带着搬运机构一起移动,省去了搬运机构自身的行进机构,使得移动机构2可以带动抽泥组件和搬运机构2一起移动,降低抽泥系统的能耗。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具有用于放置极板40的放置区。例如,搬运机构将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取出来后,可以将极板40放置在放置区,然后再提取其他极板40。待抽泥组件将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清理完毕后,搬运机构可以将极板40放回电解槽3中。通过设置放置区,被搬运机构从3中提出的极板40可以得到较好的归置,提高抽泥作业的安全性,提高搬运机构的工作效率,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搬运机构设于移动机构2,移动机构2具有用于放置极板40的放置区。例如,移动机够可以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从电解槽3的一端移动至电解槽3的另一端,搬运机构将电解槽3中的第一块极板40提取出来后,将该极板40放置在移动机构2的放置区,抽泥组件在完成该极板40下方的阳极泥清理工作后,搬运机构可以将该极板40邻近的第二块极板40提取出来,控制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组件移动至第二块极板40的位置,再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二块极板40放置在原第一块极板40的位置。这样可以在不将抽泥管12从电解槽3中取出的情况下,即可将抽泥管12移动至下一块极板40的位置,完成该极板40下方阳极泥的清理工作。抽泥系统通过在移动机构2上设置用于放置极板40的放置区,可以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58.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解设备,包括电解槽3和抽泥系统,抽泥系统用于将电解槽3内的阳极泥排出,抽泥系统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抽泥系统。
5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设备,通过设置上述抽泥系统,可以提高电解设备的生产效率,实现机械化抽泥、排泥且设备简单,降低工人的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60.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解槽3呈长条形延伸,电解槽3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且连通的电解区31和沉泥区32,沉泥区32位于电解区31的下方,沉泥区32的
横截面呈v形,v形的夹角范围为60
°‑
120
°
。例如,电解区31可以放置极板40,沉泥区32可以收集从极板40上脱落的阳极泥。沉泥区32在电解槽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导向侧壁33,两个导向侧壁33在沉泥区32的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上相对,且两个导向侧壁33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
°‑
120
°
。当阳极泥从极板40上脱落时,可以落到导向侧壁33上,由于导向侧壁33存在一定的角度,所以导向侧壁33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阳极泥滑落到沉泥区32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部。
61.当需要清理阳极泥时,可以将抽泥管12的抽泥主管段121置于电解槽3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部,启动抽泥泵11抽泥,并控制移动机构2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移动,即可使得抽泥组件将电解槽3底部的大部分的阳极泥排到地坑60或排泥溜槽中。电解槽3通过设置v形沉泥区32,易于将阳极泥聚集在电解槽3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抽泥主管段121置于电解槽3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部后,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主管段121在电解槽3长度方向移动,即可使得抽泥组件将电解槽3底部的大部分的阳极泥排到地坑60或排泥溜槽中,简单方便,能够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62.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解槽3的底部具有与电解槽3连通的排泥通道34,排泥通道34处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排泥通道34的阀门。例如,在电解精炼生产中,阀门处于闭合状态,可以防止电解液从排泥通道34泄露,阳极泥可以通过抽泥组件排到地坑60或排泥溜槽中;阀门也可以打开,使得阳极泥可以通过排泥通道34排出。例如,排泥通道34可以配合抽泥系统进行排泥,当抽泥系统完成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的清理工作后,可以打开阀门,使得残留的阳极泥通过排泥通道34排出,这样可以使得电解槽3内的阳极泥清理的更为干净。其中,阳极泥通过排泥通道34排出的频率可以小于阳极泥通过抽泥组件排出的频率。例如,在电解精炼生产结束后,也可以打开阀门,将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通过排泥通道34排出,简单方便,易于清理,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清泥效率。
6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解槽3的抽泥方法,电解槽3内的阳极泥通过抽泥系统排出,抽泥系统包括抽泥组件、移动机构2和搬运机构,抽泥组件包括抽泥泵11、抽泥管12和排泥管13,抽泥泵11设于移动机构2,抽泥管12的一端和排泥管1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抽泥泵11的入口和出口,电解槽3呈长条形延伸,多个极板40适于沿电解槽3的延伸方向设于电解槽3内,从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至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多个极板40依次为第一至第n极板40,n≥2且为整数,抽泥方法包括:
64.将移动机构2放置在电解槽3的上方且位于电解槽3的外周侧,且使得移动机构2位于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65.将抽泥管12的另一端伸入至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且使得抽泥管12的另一端伸入至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将排泥管13的另一端与地坑60或排泥溜槽对应;
66.控制抽泥泵11工作,并控制移动机构2沿着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移动,利用搬运机构依次将第一至第n极板40从电解槽3内取出;
67.其中,在第m极板40所在的位置抽泥完成后,将第m极板40放回至电解槽3内,其中1≤m≤n,且m为整数。
68.例如,电解槽3外周侧铺设有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移动机构2适于在轨道上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移动。将移动机构2设于电解槽3长度的一端,移动机构2可以带动
抽泥组件从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移动到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电解槽3呈长条形延伸,抽泥管12的另一端适于放置在沉泥区32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
69.当开始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清理时,可以先控制移动机构2将抽泥组件移动至与第一极板40对应的位置,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一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取出来,再将抽泥管12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一极板40对应的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然后控制抽泥泵11工作,同时控制移动机构2沿着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移动,待第一极板40对应的位置的阳极泥抽取完毕后,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二块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取出来并控制移动机构2将抽泥组件移动至第二极板40对应的位置,以便抽泥组件将第二极板40对应位置的阳极泥抽取完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搬运机构带动抽泥组件移动至最后一个极板40对应的位置,抽泥组件将最后一个极板40下的阳极泥抽取完毕后,即可完成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的抽取工作。
7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解槽3的抽泥方法,通过控制搬运机构将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出,并控制移动机构2带动抽泥组件移动,可完成该极板40对应位置阳极泥的抽取,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抽取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7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移动机构2移动至第一极板40所对应的位置时,搬运机构将第一极板40从电解槽3内取出,并放置于移动机构2的放置区;
72.在移动机构2移动至第k极板40对应的位置时,搬运机构将第k极板40从电解槽3内取出并返回至第k-1极板40对应的位置,将取出的第k极板40放置在第k-1极板40对应的位置,而后移动机构2移动至第k+1个极板40所对应的位置,并重复上述操作,其中2≤k≤n,且k为整数;
73.在第n极板40对应的位置抽泥完成之后,将放置在移动机构2上的第一极板40放置在第n极板40对应的位置,完成一个电解槽3的抽泥作业。
74.例如,电解槽3外周侧铺设有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移动机构2适于在轨道上沿电解槽3长度方向移动。将移动机构2设于电解槽3长度的一端,移动机构2可以带动抽泥组件从电解槽3一端移动到电解槽3另一端。电解槽3呈长条形延伸抽泥管12的另一端适于放置在沉泥区32宽度方向(参照图中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
75.当开始对电解槽3底部的阳极泥进行清理时,可以先控制移动机构2将抽泥组件移动至与第一极板40对应的位置,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一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取出来,并将第一极板40放置在移动机构2的放置区,再将抽泥管12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一极板40对应的电解槽3内且邻近电解槽3的底部,然后控制抽泥泵11工作,同时控制移动机构2沿着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便将第一极板40所在的位置的阳极泥抽取完毕。
76.待第一极板40所在的位置的阳极泥抽取完毕后,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二极板40从电解槽3中提取出来,并控制移动机构2将抽泥组件移动至第二极板40对应的位置,以便抽泥组件可以在第二极板40对应的位置进行抽泥,然后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二极板40放置在原第一极板40对应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最后一个极板40对应的位置抽泥完成,搬运机构将原第一个极板40放回最后一个极板40对应的位置,即可完成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的抽取工作。
77.这种抽泥方法通过控制搬运机构将第一块极板40放置在移动机构2上的放置区,控制搬运机构将第k极板40放置在第k-1极板40对应的位置,控制第一块极板40放置在原最后一块极板40的位置上,在移动机构2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不必将抽泥管12从电解槽3中取出,由于在移动机构2移动的过程中,电解槽3内位于移动机构2前侧的极板40通过搬运机构一一被从电解槽3内取出,抽泥管12可以随着移动机构2在电解槽3内沿着电解槽3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使得抽泥组件完成电解槽3底部阳极泥的全面清理,减少将抽泥管12从电解槽3中取出、放回的时间,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抽泥,提高抽泥、排泥效率。
7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