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装置,具体为一种自动行走移模换位架构栈桥。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限于空间狭窄,施工设备难以安装,加之作业环节复杂,安全隐患多,效率提高难,尤其是在单线隧道施工。
目前,隧道施工等级越来越高,为保证隧道仰拱施工的整体性,提高承载力,要求流水作业,连续施工,仰拱一次性施工长度要达到24米以上。
现有隧道施工除了要求大跨度移位、大跨度流水作业连续施工以外,还要兼顾仰拱底部的开挖出渣施工。
因而,现有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在设置连通前端开挖面与后端填充面的栈桥通道外,还要设置模架,安装模板,以保证隧道开挖出渣、材料运输、混泥土浇筑等同时进行,流水作业,连续施工。
现有用于隧道施工的栈桥、模架需要分别单体设置安装移动,效率低,架构繁琐,成本高,安全适应性差,无法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日益增多的单线隧道。
上述不足,未见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行走移模换位架构栈桥,它能够实现栈桥、模架同时高效架构,整体移动,大跨度流水作业、连续施工,自动架构移位,自动调控姿态,安装移位容易,移动灵活,架构简便快捷,效率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制造使用成本低,安全适应性好,特别适宜复杂地质条件下空间狭小的单线隧道施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行走移模换位架构栈桥,包括两行间隔设置的主桥梁,在所述主桥梁的外侧设有展臂,该展臂分别与与模架、主桥梁连接,在所述两行间隔设置的主桥梁之间设有移桥支架。
在所述主桥梁的外侧面设有外轮槽,所述展臂通过驱动轮与该外轮槽形成活动连接。
所述外轮槽具有半敞口的外侧壁。
在所述展臂设有柱口,所述模架通过其立柱与该柱口连接,或者展臂与模架的立柱整体预制。
在所述展臂的下面或者模架的立柱的下部设有站脚,该站脚可以伸长、缩短,或者展开、折拢。
所述展臂具有升降机构,所述模架与该升降机构连接。
在所述模架设有连接模板的撑模油缸。
所述移桥支架具有移动滚轮,在所述两行主桥梁的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轮轨,所述移动滚轮与该轮轨形成活动连接。
所述移桥支架具有至少四只架撑脚。
所述架撑脚与脚油缸连接,该架撑脚可以非垂直伸长、缩短,或者展开、折拢。
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施工,它能够实现栈桥、模架同时高效架构,整体移动,大跨度流水作业、连续施工,自动架构移位,自动调控姿态,安装移位容易,移动灵活,架构简便快捷,效率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制造使用成本低,安全适应性好,特别适宜复杂地质条件下空间狭小的单线隧道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部部分截去后的示意图。
图中,1. 展臂,2. 外轮槽,3. 驱动轮,4. 主桥梁,5. 架撑脚,6. 移桥支架,7. 移动滚轮,8. 轮轨,9. 站脚,10.模架,11. 撑模油缸,12. 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自动行走移模换位架构栈桥,包括两行间隔设置的主桥梁4,在所述主桥梁4的外侧设有展臂1,该展臂分别与1与模架10、主桥梁4连接,在所述两行间隔设置的主桥梁4之间设有移桥支架6。在所述主桥梁4的外侧面设有外轮槽2,所述展臂1通过驱动轮3与该外轮槽2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外轮槽2具有半敞口的外侧壁。在所述展臂1设有柱口,所述模架10通过其立柱与该柱口连接,或者展臂1与模架10的立柱整体预制。
在所述展臂1的下面或者模架10的立柱的下部设有站脚9,在该站脚9可以设置站脚油缸,使站脚9可以伸长、缩短,或者展开、折拢。
在所述模架10设有连接模板12的撑模油缸11。
所述移桥支架6具有移动滚轮7,在所述两行主桥梁4的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轮轨8,所述移动滚轮7与该轮轨8形成活动连接。所述移桥支架6具有四只架撑脚5。所述架撑脚5与脚油缸连接,该架撑脚5可以非垂直伸长、缩短,或者展开、折拢。
具体实施中,所述展臂与模架的立柱可以一体预制;或者在展臂1设置升降机构,所述模架与该升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跨度大,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多种工况的使用要求,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本实用新型间隔设置的两主桥梁为箱形梁,每行主桥梁由主桥前段和主桥后段组成,主桥前段和主桥后段通过销接销和限位销形成活动连接,并可以通过连接调态臂的臂油缸调节主桥前段与主桥后段的相对位置。
在主桥梁中部安装有活动的长撑脚、短撑脚,长撑脚可支撑在仰拱开挖面上,短撑脚可支撑在填充面上。在主桥梁后部安装了驱动轮,在主桥梁的前后部安装有横移机构。
在两行主桥梁之间安装了移桥支架,移桥支架具有与撑架动力装置连接的移动滚轮,可以从主桥前段的前端运动到主桥后段的中部。
移桥支架具有四个分别与多级伸缩油缸连接的架撑脚,在无需人工辅助的情况下,架撑脚可收缩至移桥支架的内部,也可伸出将主桥梁支撑在仰拱填充面上或者开挖面上,在移桥支架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驱动轮可驱动主桥梁前进或后退。
在主桥梁的端部可以安装引桥,引桥可以通过引桥油缸调节角度。
本实用新型用于大跨度仰拱施工时,主桥后段通过设置于中部的短撑脚和后端横移机构支撑在填充面上,主桥前段可以通过连接调态臂的臂油缸调整使其前端放在仰拱开挖面上,进行隧道的出渣运输。
当达到仰拱混凝土的施工长度后,臂油缸将主桥前段与主桥后段调整成一直线,移桥支架运行到主桥梁前端,并通过多级油缸伸展架撑脚支撑在仰拱开挖面上,然后收起引桥,将驱动轮伸出,开动驱动轮和移桥支架上的撑架动力装置,使主桥梁向前移动。
主桥梁前进到位后,收回驱动轮、移桥支架上的架撑脚,使主桥梁前端放置在开控土方上,主桥梁后端横移机构的横移垫支撑在填充面上,放下引桥,就可以在进行隧道开挖、出渣的同时,进行仰拱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工作。
当进行短距离的仰拱施工时,将主桥梁中部的长撑脚支撑在仰拱开挖面上,主桥梁后部横移机构的横移垫支撑在填充层上,主桥前段的前部放置在仰拱开挖面上。由于长撑脚位于主桥梁中部,可以使主桥梁通过车辆的有效载荷成倍提高,加快出渣的速度。
当达到仰拱混凝土施工长度后,通过移桥支架、驱动轮完成栈桥的纵向前移,实现隧道开挖和仰拱混凝土的并行施工,形成连续的流水作业。
当需要横移时,主桥梁前端横移机构和主桥梁后端横移机构分别支撑在混凝土填充层上,伸出横移油缸,使主桥梁横移。
横移油缸达到最大值后,通过移桥支架上的多级油缸伸出架撑脚,使架撑脚着地支撑起主桥梁,使主桥梁前端横移机构和主桥梁后端横移机构悬空,再收回前后横移油缸,使主桥梁前端横移机构和主桥梁后端横移机构相对主桥梁横移,再通过移桥支架上的多级油缸缩回或者折拢架撑脚,使前后横移机构的横移垫支撑在混凝土填充层上。
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就可以使本实用新型不断横移。改变油缸的伸缩方向,又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横移方向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主桥梁采用前后两段铰接形式,可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调整主桥梁前后两段的相对位置,使用灵活方便;移桥支架设置在两主桥梁之间,结构紧凑,宽度小,不仅适合双线隧道施工,也适合单线隧道施工,实用性强。
由于可以通过连接调态臂的臂油缸调节主桥前段与主桥后段的相对位置,在仰拱底部渣土清理时替代了传统栈桥的前踏板,大幅减小了栈桥的总长度,使栈桥回退距离缩短,大大方便了施工。
本实用新型主桥梁的跨度很大,即可满足一次性24米仰拱的连续浇筑施工,也可以满足两段12米的仰拱同时进行开挖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部件少,安装方便,主桥梁采用了铰销式安装,与传统的螺栓连接相比,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位移时,无需在移动路径上进行地面处理,使用方便、快捷,不增加额外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顶部施工空间宽阔,中间的施工空间大,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可以任意施工,不受影响,可方便地进行隧道中心水沟或中心涵管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