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退式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914阅读:1033来源:国知局
可退式打捞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打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退式打捞筒。



背景技术:

在油井中的测井仪器通常是通过电缆、连续油管或者钢丝等连续传输工具下放至油井中,测井仪器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造成测井仪器被卡。因此,需要采用捞桶等工具对被卡的测井仪器(俗称落鱼)进行打捞,从而实现解卡。

在打捞解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油管将捞筒下放至落鱼的上方,再对捞筒施加压力,使得落鱼经过捞筒引鞋的引导从而进入捞筒,当落鱼被捞筒中的卡瓦夹紧后,即可上提捞筒,完成打捞解卡。但是在上提捞筒的过程中,如果阻力过大,则说明落鱼仍然处于被卡状态,需要通过旋转捞筒或者震击捞筒等操作,释放落鱼,以免造成落鱼损坏。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释放落鱼的过程中,需要旋转或者震击等操作,操作复杂,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退式打捞筒。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退式打捞筒,所述可退式打捞筒包括外筒、上接头、轨道销钉、换向筒和卡瓦筒;

所述外筒的轴心、所述换向筒的轴心和所述卡瓦筒的轴心重合;

所述外筒一端的内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在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上呈现为锥面,所述锥面用于与所述卡瓦筒接触,使得所述卡瓦筒的内径减小;

所述上接头与所述外筒连接,所述换向筒和所述卡瓦筒设置在所述外筒内 部,所述换向筒和所述卡瓦筒沿所述外筒的内壁滑动,所述换向筒与所述卡瓦筒连接,所述换向筒位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卡瓦筒之间,所述卡瓦筒位于所述换向筒和所述锥面之间;

所述外筒内壁上设置有所述轨道销钉,所述轨道销钉指向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

所述换向筒外壁上设置有轨道槽和锯齿槽,所述轨道槽与所述上接头的距离小于所述锯齿槽与所述上接头的距离;

所述轨道槽包括第一轨道槽、第二轨道槽以及至少两个导向键,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所述至少两个导向键形成了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所述导向键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不垂直;

所述锯齿槽的齿尖和齿根均位于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线之间,所述第一参考线为经过所述第一顶点,且与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平行的连线,第二参考线为经过所述第二顶点,且与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平行的连线;

所述轨道销钉与所述轨道槽接触,用于卡住所述换向筒。

可选的,所述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外筒和所述上接头的连接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换向筒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与所述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线平行。

可选的,所述卡瓦筒为分瓣式卡瓦捞筒。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轴心的横截面上,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N个轨道销钉,在所述换向筒的外壁上设置至少N个第一轨道槽和至少N个第二轨道槽,且第一轨道槽的数目和第二轨道槽的数目相同,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换向筒之间。

可选的,所述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引鞋,所述引鞋与所述外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退式打捞筒,通过在外筒内部设置换向筒和卡 瓦筒,并在换向筒的外壁上设置轨道槽和锯齿槽,通过上提或者下压可退式打捞筒,轨道销钉即可在轨道销钉、轨道槽和锯齿槽的作用下进入不同的轨道槽,控制卡瓦筒的处于打捞或非打捞状态,释放落鱼时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打捞落鱼、释放落鱼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退式打捞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退式打捞筒垂直于轴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向筒外壁的轨道槽和锯齿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退式打捞筒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筒,2上接头,3轨道销钉,4换向筒,5卡瓦筒,6弹簧,7轴承,8引鞋,11锥面,41轨道槽,42锯齿槽,411第一轨道槽,412第二轨道槽,413导向键,421齿尖,422齿根,4131第一顶点,4132第二顶点,4133第一参考线,4134第二参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退式打捞筒,该可退式打捞筒包括外筒1、上接头2、轨道销钉3、换向筒4和卡瓦筒5。

其中,外筒1的轴心、换向筒4的轴心和卡瓦筒5的轴心重合。

具体地,外筒1的一端的内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在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上呈现为锥面11,锥面11用于与卡瓦筒5接触,使得卡瓦筒5的内径减小,从而在打捞过程中卡住落鱼。

而且,上接头2与外筒1连接,换向筒4和卡瓦筒5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换向筒4与卡瓦筒5连接,换向筒4和卡瓦筒5沿外筒1的内壁滑动,换向筒4与卡瓦筒5连接,换向筒4位于上接头2和卡瓦筒5之间,卡瓦筒5位于换向筒4和锥面11之间。

在打捞过程中,换向筒4和卡瓦筒5可以沿着外筒1的内壁滑动,而且卡瓦筒5会随着换向筒4的移动而移动,在卡瓦筒5与锥面11接触后,卡瓦筒5的内径减小,以便在卡瓦筒5向锥面11移动的过程中夹紧落鱼。

而且,如图2所示,换向筒4的外壁上设置有轨道槽41和锯齿槽42,轨道槽41与上接头2的距离小于锯齿槽42与上接头2的距离,也即是依次按照上接头2、轨道槽41和锯齿槽42的顺序排布。

其中,轨道槽41包括第一轨道槽411、第二轨道槽412以及至少两个导向键413,第一轨道槽411的长度大于第二轨道槽412的长度,至少两个导向键413形成了第一轨道槽411和第二轨道槽412,导向键413的第一顶点4131和第二顶点4132之间的连线与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不垂直;

如图2所示,锯齿槽42的齿尖421和齿根422均位于第一参考线4133和第二参考线4134之间,第一参考线4133为经过第一顶点4131,且与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平行的连线,第二参考线4134为经过第二顶点4132,且与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方向平行的连线。

另外,如图3所示,在外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轨道销钉3,轨道销钉3指向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轨道销钉3与轨道槽41接触,用于在打捞过程中卡住换向筒4,防止换向筒4下滑。

相应的,在打捞过程中,可退式打捞筒下降到落鱼顶部,卡瓦筒5与落鱼接触,同时下压可退式打捞筒,落鱼进入卡瓦筒5,同时落鱼顶起卡瓦筒5,换向筒4随着卡瓦筒5一起在可退式打捞筒内相对向上移动,换向筒4在轨道销钉3的作用下转动,轨道销钉3从第二轨道槽412中下移到锯齿槽42的齿根422,再上提可退式打捞筒,换向筒4在重力的作用下,与卡瓦筒5一起沿外筒1的内壁相对向下移动,轨道销钉3随着外筒1向上移动,在导向键413的作用下从锯齿槽42的齿根422上移到第一轨道槽411中,因此换向筒4和卡瓦筒5可以向下移动更长的距离,从而使得卡瓦筒5与锥面11接触,卡瓦筒5在锥面11弹力的作用下,卡瓦筒5的内径减小,卡瓦筒5处于打捞状态,夹紧落鱼,继 续上提可退式打捞筒即可完成打捞。

如果在卡瓦筒5夹紧落鱼后,上提可退式打捞筒遇阻,则说明落鱼仍然处于被卡状态,需要释放落鱼,则只需下压可退式打捞筒,卡瓦筒5和换向筒4在落鱼的作用下,相对外筒1向上移动,轨道销钉3随着外筒1向下移动,轨道销钉3从第一轨道411移动到锯齿槽42的齿根422,再上提可退式打捞筒,卡瓦筒5和换向筒4在落鱼的作用下,相对外筒1向下移动,轨道销钉3随着外筒1向上移动,轨道销钉3在导向键413的作用下,从锯齿槽42的齿根422移动到第二轨道412,在轨道销钉3卡住换向筒4后,卡瓦筒5不再与锥面11接触,卡瓦筒5的内径增大,卡瓦筒5处于非打捞状态,释放落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退式打捞筒,通过在外筒内部设置换向筒和卡瓦筒,并在换向筒的外壁上设置轨道槽和锯齿槽,通过上提或者下压可退式打捞筒即可在轨道销钉、轨道槽和锯齿槽的作用下,轨道销钉进入不同的轨道槽,从而控制卡瓦筒处于打捞状态或非打捞状态,释放落鱼时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打捞落鱼、释放落鱼的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弹簧6,该弹簧6设置在外筒1和上接头2的连接处,该弹簧6位于上接头2和换向筒4之间。在打捞过程中,如果弹簧6被挤压后,换向筒4可以在弹簧6的作用下,迅速完成旋转换向,以便轨道销钉3进入第一轨道槽411或第二轨道槽412。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轨道槽411和第二轨道槽412与可退式卡瓦捞筒的轴心线平行,以便轨道销钉3可以方便、快速地进入第一轨道槽411或第二轨道槽412。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卡瓦筒5为分瓣式卡瓦捞筒,卡瓦筒5在与锥面11接触时,可以夹紧落鱼,防止落鱼掉入井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所述轴心的横截面上,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N个轨道销钉,在所述换向筒的外壁上设置至少N个短轨道槽和至少N个长轨道槽,且短轨道槽的数目和长轨道槽的数目相同,N为正整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轴承7,该轴承7位于上接头2和换向筒4之间,便于换向筒5在外筒1内部旋转,从而完成换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可退式打捞筒还包括引鞋8,该引鞋8与 该外筒1连接,在打捞过程中,引导落鱼方便快速地进入可退式打捞筒。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