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井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08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井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井网结构。



背景技术:

对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进行开采时,通常采用直井生产井合注合采的方式笼统开发,但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的成藏控制因素不同,油水关系不统一、纵向储层物性差异大、层间吸水动用矛盾突出,例如,上层油层较厚,下层油层的面积较宽,使得注入水易沿着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大的主力生产层位突进,水驱动用程度低,直井生产井不能较好对整个油藏进行采油,采油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立体井网结构,其能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井网结构,所述立体井网包括第一采油井网、第二采油井网和直井注水井;

所述第一采油井网包括至少两个直井生产井;

所述第二采油井网位于所述第一采油井网的下方,所述第二采油井网包括至少两个水平生产井;

所述直井注水井分别与所述第一采油井网和所述第二采油井网连通。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直井生产井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优选的,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多边形的顶点位置。

优选的,部分数量的所述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所述多边形各边的中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直井生产井沿圆形的边排布。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水平生产井与所述多边形的至少一个边的长度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采油井网包括8口所述直井生产井,4口所述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一正方形的顶点,其余4口所述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方形的各边的中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采油井网包括4口水平生产井,所述水平生产井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方向平行且位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上。

优选的,所述直井注水井设置在所述正方形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直井生产井和直井注水井的最小井距为170~180米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井网结构包括第一采油井网与位于第一采油井网下方的第二采油井网。第一采油井网可以开采上层的油层,第二采油井网可以开采下层的油层,使得该井网结构可以开发包括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利用现有的井网结构,提高了油藏的采油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立体井网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以正方形设置的立体井网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以多边形设置的立体井网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以矩形设置的立体井网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说明:

1、第一采油井网;2、第二采油井网;3、直井注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井网结构。参照图1所示,该立体井网结构包括:第一采油井网1、第二采油井网2和直井注水井3;第一采油井网1包括至少两个直井生产井;第二采油井网2位于第一采油井网1的下方,第二采油井网2包括至少两个水平生产井;直井注水井3分别与第一采油井网1和第二采油井网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井网结构包括第一采油井网1与位于第一采油井网1下方的第二采油井网2。第一采油井网1可以用于开采上层的油层。第二采油井网2可以用于开采下层的油层,使得该井网结构可以开发包括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进而提高整体的油藏采油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采油井网1内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直井生产井。将一个直井生产井视为一点,设置在地面上的多个直井生产井之间相互连线,进而能形成一网格,因此将其统称为第一采油井网1。该网格为一虚拟的概念,并没有实体存在。

直井生产井可以为垂直于地面设置的采油井,其具有较深的采油深度,进而能用于对油层在竖直方向上的较厚的油藏进行开采。各直井生产井可与地面上的采油设备相连接,进而将各直井生产井从油藏中采出的油提升到地面上。第一采油井网1内的各直井生产井可以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例如,参照图2所示,各相邻的直井生产井之间可以间隔相等的距离设置,进而能形成图2上显示的正方形。当然,不同的直井生产井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不同。例如,参照图4所示,其中之一的直井生产井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直井生产井的间隔距离不相等,进而能形成如图4所示的矩形。当然,相邻直井生产井的间隔距离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待开采的油藏的结构、大小以及直井生产井的数量进行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中,至少部分数量的直井生产井可以分别设置在多边形的顶点上。例如,第一采油井网1的直井生产井可以分别设置在在矩形(参照图4所示)或正方形(参照图2所示)或五边形(参照图3所示)的顶点上,使得每个直井生产井都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采油范围,防止相邻直井生产井之间的采油面积相重叠,保证直井生产井位置设置的合理,从而避免造成采油能力的浪费。其中,矩形、正方形和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是采油人员在部署生产井时,为了方便确定油井部署的位置,而根据实际的油藏范围确定的形状。该形状并不是实际在现场设置出来的实体的形状。多边形的大小进而可以根据实际的油藏范围进行确定。当然的,不排除还可以以其它的形状进行设置。例如,在矩形或正方形的范围外或者其范围内也可以设置有直井生产井,或者该多边形为不规则的,本申请并不排除该种实施方式。此外,直井生产井也可以在需要设置直井生产井的面积内按照随机排布的方式进行设置。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采油井网1中的部分数量的直井生产井还可以分别设置在多边形各边的中点上。更具体的,多边形的边长的中点可以根据相邻的直井生产井之间的距离的中点位置进行确定。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除了设置在多边形的顶点外,直井生产井还可以设置在各个边的中点,进而提高第一采油井网1的直井生产井的密度,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采油井网1的直井生产井可以沿圆形的边排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采油井网2可以位于第一采油井网1的下方。第二采油井网2进而能开采位于下层的油层,使得第二采油井网2能采集第一采油井网1不能采集到的油层中的原油。

另外,与直井生产井的设置方向不同,水平生产井的设置方向为横向设置,使得其能提高采油的面积。直井生产井为纵向设置,具有较长的采油长度。两种类型的生产井相互结合,进而能提高油藏的整体采油效率。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水平生产井与多边形的至少一个边的长度方向平行。例如,第二采油井网2包括沿矩形(参照图4所示)或正方形(参照图2所示)或五边形(参照图3所示)与边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的水平生产井。当然的,水平生产井可以位于多边形的边上。水平生产井也可以位于多边形的边的两侧或者边的延长线上。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油藏的位置进行设置。

更具体的,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平生产井可以位于相邻的直井生产井的之间,即,在竖直的投影条件下,水平生产井位于两相邻的直井生产井的投影点之间。当然的,水平生产井的设置方向和位置也可以不与矩形或正方形等多边形的边长的方向平行。水平生产井的设置方向可以根据下层油层的结构和位置进行确定或者随机排布,从而保证第二采油井网2能最大效率的进行采油。

直井注水井3可以设置在由位于最外缘的直井生产井围绕形成的形状的集合中心位置。直井注水井3可以分别与第一采油井网1和第二采油井网2相连通。其中,连通是指直井注水井3向油藏内注入的水可以进入到各采油井网的油层内,进而对各油层进行水驱采油。

当然,直井注水井3也并不限于该种设置方式。直井注水井还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上。例如,直井注水井3还可以设置在由位于最外缘的直井生产井围绕形成的形状的外部。只要满足直井注水井3能同时向具有第一采油井网1的上层油层以及具有第二采油井2的下层油层进行注水操作,从而使第一采油井网1和第二采油井网2能采用水驱的方式进行泄油,本实用新型对直井注水井3的位置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采油井网1包括8口直井生产井。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正方形的顶点和边长的中点的位置。第二采油井网2包括4口水平生产井,水平生产井的延伸方向与正方形的边长方向平行且位于正方形的边长上。直井注水井3可以设置在正方形的中心位置。

更具体的,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该立体井网包括第一采油井网1、第二采油井网2以及直井注水井3。第一采油井网1和第二采油井网2共用1口直井注水井3,上含油层系注采井网包括1口直井注水井3和8口直井生产井,下含油层系注采井网包括1口直井注水井3和4口水平生产井,具体井网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采油井网1中3为注水井,1-1、1-2、1-3、1-4、1-5、1-6、1-7、1-8为直井生产井,第二采油井网2中3为直井注水井3,2-1、2-2、2-3、2-4为水平生产井,两个注采井网纵向上叠置,从而构成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开发两套层系立体井网结构,使得该井网结构可以开发包括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第一采油井网1包括5口直井生产井,直井生产井分别设置在五边形的顶点和边长的中点的位置。每个直井生产井都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采油范围,防止相邻直井生产井之间的采油面积相重叠,保证直井生产井位置设置的合理,从而避免井网采油能力的浪费。第二采油井网2包括5口水平生产井,水平生产井位于五边形的边上。直井注水井3可以设置在五边形的中心位置。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直井生产井和直井注水井的最小井距可以为170米(m)~180米(m)之间。例如,当为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时,设置在正方形各顶点位置的直井生产井与直井注水井的距离都相等,为160米。设置在正方形各边长中点位置的直井生产井与直井注水井的距离都相等,为170米。当然,直井生产井和注水井之间的井距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采油作业要求进行确定。水平生产井可以位于直井注水井的下方,当直井注水井向油层内注水时,注入的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具有水平生产井的下层油层。

该立体井网结构包括第一采油井网1与位于第一采油井网1下方的第二采油井网2。第一采油井网1可以开采上层的油层,第二采油井网2可以开采下层的油层,使得该井网结构可以开发包括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层系的油藏,进而合理的利用现有井网,提高了采油率。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它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它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