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通井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493阅读:1880来源:国知局
试井通井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油、气、水井井下试井作业工具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钢丝试井通井规,是一种用于钢丝试井仪器入井前井筒疏通的工具,适用于包括大斜度井、水平井、复杂工况井在内的各种试井作业,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速度加快和油气勘探及油气田工作的不断细化,试井工作量越来越大。针对冬天油、气井内易有结蜡、结冰、水垢、水化物、砂、稠油或泥浆等,造成井口段和井下堵塞,试井仪器不能顺利下放至预定位置,为了保证井筒畅通,在油、气井试井作业前均需要采用通井规直接与钢丝连接,下入油气井内进行通井作业。但井内情况复杂,往往使通井作业施工难以顺利完成,这就对通井规工具提出了更高功能上的要求,因此,通井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施工作业的成败。

目前所用的通井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体上部对称切除一段圆弧体而形成流道,下端是一个圆筒,功能单一,没有设置粉碎功能,经常在没有到达预定井深位置时就中途遇阻,遇阻需要起出时,不但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加剧了钢丝及试井设备的磨损,作业效率低,施工成本高,工期长,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试井通井规,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减小下放过程中的软质介质和固体碎渣阻力,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粘稠井和固体物堵塞井通井规下入预定井深的可能;只需起下一次通井规即可顺利、高效地完成井壁污物通井施工任务,避免了以往通井规过不了井口,需要重新采取措施再通井的的烦琐过程,减少重复起下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井通井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规头,所述主体内开设有排放通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排放通道相通的排放孔;所述规头包括锥形破阻部和中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锥形破阻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破阻部上设置有进入通道,所述进入通道通过连接部与排放通道相通。

所述排放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放孔在主体上呈90°径向均布的纵向交叉排列,且多个排放孔中心线均与主体的轴心线呈60°夹角。

所述排放孔的数量为4个。

所述锥形破阻部上设有多片刀刃,相邻两刀刃之间形成进入通道。

所述锥形破阻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外径大于测试仪器外径的台阶。

所述主体上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扁方。

所述主体为圆柱体结构,主体的两端设有公扣,所述连接部通过母扣与主体的公扣连接。

所述排放通道位于规头端的孔口倒角。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在规头上设置带刀刃的锥形破阻部,能够在通井时减少液体或固体碎物进入的阻力,更容易使固体水化物、冰破碎,引导规体向下通井壁附着的固体物或软质物,具有受力均匀、穿透力强、通井速度快、不变形和耐用等优点。而进入通道通过连接部和排放通道与排放孔相通的结构,则能够减小下放过程中的液体介质和固体碎渣阻力,只需起下一次通井规即可顺利、高效地完成井壁污物通井施工任务,减少重复起、下次数,避免了以往通井规过不了井口,需要重新采取措施再通井的的烦琐过程,减少重复起下次数。

二、本实用新型将多个排放孔在主体上呈90°径向均布的纵向交叉排列,且多个排放孔中心线均与主体的轴心线呈60°夹角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下入过程中的液体介质和固体碎渣阻力,最大限度减少流动阻力,从而保证下入试井仪器时畅通无阻,并最大限度的提高粘稠井和固体物堵塞井通井规下入的可能。

三、本实用新型在连接部上设置外径大于测试仪器外径的台阶,一是保证下井仪器测试时有较大通道通过井筒,二是防止一旦通井规遇阻时解卡容易,井壁上蜡、垢及脏物被通下来,不会因井筒内的脏物多造成通井规遇卡,避免卡阻风险,也延长了钢丝及试井配套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实用性强,使用该通井规能够节约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作业成本,解决了无法通井到预定深度的难题,宜于推广应用。

五、本实用新型在油、气、水井作业施工中,因其利用带刀刃的锥形破阻部对固体水化物、冰的粉碎作用,规体连通性好,可避免对地层的抽吸现象,有效防止井内附着物的形成后,堵塞试井仪器下入井下的通道,而无法试井测试的现象,有效避免影响甲方生产正常进行。避免了仪器卡阻现象发生,提高作业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油气产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六、本实用新型在通井过程中,既能起到对软质物通井,又能解除井口水化物、结冰堵塞的目的,还能防止通井时发生的遇卡风险的很好工具,避免重复起下作业,有效提高作业施工功效,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工期,使试井工序衔接更加紧密,降低作业成本,相对延长油气井生产时间,提高油气井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D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D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主体,2、进入通道,3、排放通道,4、排放孔,5、锥形破阻部,6、连接部,7、刀刃,8、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试井通井规,包括主体1和规头,所述主体1内开设有排放通道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排放通道3相通的排放孔4;所述规头包括锥形破阻部5和中空圆柱体结构的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的一端与锥形破阻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破阻部5上设置有进入通道2,所述进入通道2通过连接部6与排放通道3相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为圆柱体结构,且主体1的两端设有公扣,所述连接部6通过母扣与主体1下端的公扣连接,主体1上端的公扣与震击器下端的母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放通道3沿主体1的轴心线设置,所述排放通道3的下端与进入通道2相通,上端为盲端,所述排放通道3的下端进行倒角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上和连接部6上均设置有扁方,便于使用工具拆装。其中,主体1上的扁方优选设置在靠近主体1上端公扣处,连接部6上的扁方优选设置在连接部6的中部。

实施例2

一种试井通井规,包括主体1和规头,所述主体1内开设有排放通道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排放通道3相通的排放孔4;所述规头包括锥形破阻部5和中空圆柱体结构的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的一端与锥形破阻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破阻部5上设置有进入通道2,所述进入通道2通过连接部6与排放通道3相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孔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放孔4在主体1上呈90°径向均布的纵向交叉排列,且多个排放孔4的中心线均与主体1的轴心线呈6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排放孔4的数量为4个,能够在保证主体1刚性强度最好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排放能力。

实施例3

一种试井通井规,包括主体1和规头,所述主体1内开设有排放通道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排放通道3相通的排放孔4;所述规头包括锥形破阻部5和中空圆柱体结构的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的一端与锥形破阻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破阻部5上设置有进入通道2,所述进入通道2通过连接部6与排放通道3相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孔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放孔4在主体1上呈90°径向均布的纵向交叉排列,且多个排放孔4中心线均与主体1的轴心线呈60°夹角。进一步的,所述排放孔4的数量为4个,能够在保证主体1刚性强度最好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排放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破阻部5与连接部6一体成型制成,所述锥形破阻部5上设有多片三角形形状的刀刃7,相邻两片刀刃7之间形成进入通道2。进一步的,所述刀刃7的数量优选设置为4个,且相邻两刀刃7之间间隔90度。相应的,进入通道2的数量也为4个。

实施例4

一种试井通井规,包括主体1和规头,所述主体1内开设有排放通道3,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排放通道3相通的排放孔4;所述规头包括锥形破阻部5和中空圆柱体结构的连接部6,所述连接部6的一端与锥形破阻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破阻部5上设置有进入通道2,所述进入通道2通过连接部6与排放通道3相通。其中,所述连接部6上设置有外径大于测试仪器外径的台阶8,相应的,该台阶8的外径也大于连接部6的外径,以保证下井仪器测试时有较大通道通过井筒。

本实用新型用于试井作业前的通井,使用时,从试井绞车上拉出钢丝头穿过绳帽,编制好绳结,绳帽与加重杆连接,加重杆下端连接震击器,通井规上端公扣与震击器下端的母扣相连,连接完成后,装放入井口防喷装置内,试井绞车下放通井规,在震击器的作用下,将井壁上蜡、垢及脏物等刮落下来,不会因井筒内的脏物多造成卡住通井规,有效的避免了落井事故的发生。通井规将顺利到达施工目的井深,避免了以往通井规过不了井口,重新采取措施再通井的烦琐过程,使通井一趟就完成,从而大大缩短作业施工时间,提高通井的效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又其设计合理,容易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