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天井上风口用引流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26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导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天井上风口用引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深井热害已经成为金属矿山的主要灾害之一,目前通风降温是治理深井热害的最主要措施。通风天井是矿山复杂通风系统中很重要的通风环节,尤其是在回风侧,污风通过天井向上逐级排出地表,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在天井的上风口,一侧是向井下输送新风的进风口,一侧是向上排放污风的出风口,而出风口污风的风流方向,完全依靠矿山主扇产生的动力控制,但是距离主扇较远的天井,主扇控制能力较低,会受到进风口风压的影响,如果进风口的风压不够大,污风就可能进入进风口,与新风混合,污染新风,从而严重降低井下工作面的新风质量,同时,如果污风不能顺畅的排出地表,就会造成风流短路,从而降低井下主扇风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天井上风口用引流导向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天井上风口用引流导向装置,包括进风管、风扇、风筒;进风管竖直向下并向左侧90°折弯形成下平管,进风管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进风管的左侧从上向下分别连通上平管、中平管;上平管、中平管和下平管平行设置;

中平管和下平管、上平管和中平管分别通过下连接管、上连接管相贯通;上连接管位于下连接管的左侧;上平管的末端竖直向上折弯形成出风管;出风管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

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之间的中平管内设置有风扇,风扇的后端连接有风筒;风筒水平向右延伸末端向下折弯进入下连接管,风筒在中平管与下连接管连接处的弧度为8°~10°,风筒的内壁上涂覆有厚度为1mm的防腐树脂。

风筒的长度为2m,风筒的厚度为3mm、直径为0.5m。

上连接管与出风管之间的上平管内设置有风扇和风筒。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矿山天井上出风口污风的风流方向,提高了井下工作面的新风质量和井下主扇风机的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出风口;3、风扇;4、风筒;5、进风管;6、出风管;7、下平管;8、中平管;9、上平管;10、下连接管;11、上连接管;12、掘进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矿山天井上风口用引流导向装置,包括进风管5、风扇3、风筒4;进风管5竖直向下并向左侧90°折弯形成下平管7,进风管5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1,进风管5的左侧从上向下分别连通上平管9、中平管8;上平管9、中平管8和下平管7平行设置;

中平管8和下平管7、上平管9和中平管8分别通过下连接管10、上连接管11相贯通;上连接管11位于下连接管10的左侧;上平管9的末端竖直向上折弯形成出风管6;出风管6的上端开设有出风口2;

上连接管11和下连接管10之间的中平管8内设置有功率为0.5KW的风扇3,风扇3的后端连接有风筒4;风筒4水平向右延伸末端向下折弯进入下连接管10,风筒4为圆柱形,风筒4由铁皮制成,风筒4的长度为2m,风筒4的厚度为3mm、直径为0.5m。由于风筒4经过的是含有粉尘和酸性有害气体的气流,风筒4的内壁上涂覆有厚度为1mm的防腐树脂,可以有效防止污风对风筒4的污染腐蚀,大大延长风筒4的使用寿命。为减小局部阻力,风筒4在中平管8与下连接管10连接处的弧度为8°~10°。风筒4在下平管1内的长度为1m,风筒4相当于延伸了风扇3吸风口或者排风口的位置。

上连接管11与出风管6之间的上平管9内设置有风扇和风筒。风扇和风筒的连接装置方式同中平管8内。下平管7、中平管8的左端均设置有掘进机12。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风筒的引流导向装置,将天井出风口的污风引向污风排放的一侧,避免了污风和新风混合,改变了原来回风侧污风风流方向不受控制的情况,对矿山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本结构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装置制作方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