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850发布日期:2018-06-08 21:1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层机械成桩钻头,特别是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



背景技术:

传统反循环成孔工艺一般采用“三翼钻”和“筒钻”两种类型的钻头,“三翼钻”外形呈锥形,有三个翼板,每个翼板上设置若干金刚齿钻,在一般砂卵石地层、粘性地层及砂层中,通过转动、下压,将钻渣旋转到钻杆中,通过真空泵抽出,达到成孔的目的,其特点是无需频繁安拆钻杆,成孔快,塌孔风险低,但是在卵石较多、粒径较大时,钻孔较为困难,速度慢;而“筒钻”外形呈筒形,在卵石含量多,粒径大,采用“三翼钻”钻进困难时更换筒钻成孔即可解决问题,但其存在的缺点就是需频繁安拆钻杆,占用大量的时间,塌孔风险高。

现目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施工中,采用上述传统工艺进行施工,待钻进入卵石层后,成孔异常困难,进尺缓慢,时常出现卡钻、堵管等现象,成孔时间长,其中约2/3的时间为卵石层的钻进时间及卡钻、堵管的处理时间,如此长时间的钻进,带来了极大的塌孔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本实用新型既具有无需频繁安拆钻杆,成孔快,塌孔风险低的特点,又具有卵石较多、粒径较大时,钻孔较为容易,速度快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包括有筒钻,筒钻的顶端连接有翼钻筒圈,翼钻筒圈轴心处连接有钻杆,钻杆与翼钻筒圈之间设有翼板,翼板上设有钻齿。

前述的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所述翼板的数量为3个,呈圆锥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通过集合“翼钻”与“筒钻”两者优点而研发出的复合钻头,主要由下部“筒钻”和上部“翼钻”结合而成。下部“筒钻”在富水卵石层中钻进速度快,克服了钻孔难的问题,上部“翼钻”克服了筒钻需反复安拆钻杆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成孔效率,降低了塌孔风险。

2、本钻头具有适应性广、可靠性高、施工方便的优点,适合于在比较硬的基岩地层、大的漂石层及硬质永冻土层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钻,2-翼钻筒圈,3-钻杆,4-翼板,5-钻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富水大直径卵石地层机械成桩钻头,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筒钻1,筒钻1的顶端连接有翼钻筒圈2,翼钻筒圈2轴心处连接有钻杆3,(钻杆3中空,并与筒钻1导通,其顶端连接有真空泵),钻杆3与翼钻筒圈2之间设有翼板4,翼板4上设有钻齿5。

所述翼板4的数量为3个,呈圆锥形分布。

工作原理:首先钻具正确就位到桩位,利用桅杆导向下放钻杆3将底部复合式成桩钻头置放到孔位,钻机动力头装置为钻杆3提供扭矩、加压装置通过加压动力头的方式将加压力传递给复合式成桩钻头,筒钻1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筒钻1内,然后再将钻渣旋转到钻杆3中,通过真空泵抽出,达到成孔的目的。翼板4所起的作用就是固定和保护钻杆3,防止筒钻1在钻进过程中因受力不均等因素导致钻杆3倾斜、折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