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6653发布日期:2018-08-24 20: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断面掘进机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特别是将管片从拖车运到管片桥下方的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全断面掘进机在主机将隧道挖掘成型后使用预制管片拼装成管片环,形成隧道,其中管片从隧道外由服务车运送至拖车前段,然后由吊运设备转运至管片拼装机下方;现阶段常用的设备中,拖车至管片拼装机下的管片转运工作通常由一次吊机+喂片机或者一次吊机+二次吊机的形式来完成,而两种方式分别存在造价较高、可靠度较差和转弯困难的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该实用新型是可以满足小转弯半径施工要求同时成本低廉可靠性好的管片转运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包括管片桥、第一从动梁、起重机、主动梁、连接桥、拖车、第二从动梁、链条、管片、铰接筒、铰接轴、轨道梁滑道、轨道梁固定夹,主动梁与连接桥刚性连接,第一从动梁与管片桥通过轨道梁滑道和轨道梁固定夹连接,第二从动梁与拖车通过轨道梁滑道和轨道梁固定夹连接,起重机悬挂在拖车的顶架下方,在第一从动梁、主动梁、第二从动梁的下面安装链条,在第一从动梁、主动梁搭接处设置铰接筒、铰接轴,在主动梁、第二从动梁搭接处设置铰接筒、铰接轴,起重机与管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分段铰接式单轨道梁,分别悬挂在管片桥、连接桥和拖车下方,同时选择从动梁采用滑动式连接,以保证在设备进行转弯时各段梁与管片桥或与拖车可以进行小幅度的相对运动,消除各段梁之间的结构干涉;本方案仅使用一套沿轨道行走的起重机构,在服务车上抓取管片后直接送至管片拼装机下方,省去中间倒运过程,方便快捷,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够适应小转弯半径隧道施工要求,并且仅使用一套沿轨道行走的起重机构,在服务车上抓取管片后直接送至管片拼装机下方,省去中间倒运过程,方便快捷,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技术领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动梁与主动梁铰接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从动梁与管片桥、拖车滑动连接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包括管片桥1、第一从动梁2、起重机3、主动梁4、连接桥5、拖车6、第二从动梁7、链条8、管片9、铰接筒10、铰接轴11、轨道梁滑道12、轨道梁固定夹13,其中主动梁4与连接桥5刚性连接,第一从动梁2与管片桥1通过轨道梁滑道12和轨道梁固定夹13连接,第二从动梁7与拖车6通过轨道梁滑道12和轨道梁固定夹13连接,起重机3悬挂在拖车6的顶架下方,在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的下面安装链条8,在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搭接处设置铰接筒10、铰接轴11,在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搭接处设置铰接筒10、铰接轴11,起重机3与管片9连接。

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断面掘进机的单轨道管片转运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分段铰接式单轨道梁,分别悬挂在管片桥、连接桥和拖车下方,同时选择从动梁采用滑动式连接,以保证在设备进行转弯时各段梁与管片桥或与拖车可以进行小幅度的相对运动,消除各段梁之间的结构干涉;本方案仅使用一套沿轨道行走的起重机构,在服务车上抓取管片后直接送至管片拼装机下方,省去中间倒运过程,方便快捷,同时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

管片桥1、第一从动梁2、起重机3、主动梁4、连接桥5、拖车6、第二从动梁7、链条8组装后由起重机3抓取并运送管片9。链条8也可以改为齿条。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从拖车6贯穿到管片桥1下方,采用一套带行走机构的起重机3,当管片自隧道外由服务车运送至拖车6位置后,起重机3抓取管片沿着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向前直接运送至管片桥1下完成转运工作。主动梁4与连接桥5采用刚性连接,第一从动梁2与管片桥1和第二从动梁7与拖车6采用滑动式连接,进入转弯工段时主动梁4完全跟随连接桥5运动,而第一从动梁2和第二从动梁7则会受到来自铰接轴11的推力或拉力而在滑动连接结构下进行被动的小幅度调整。

如图2所示,为右视方向观察起重机3悬挂在拖车6顶架下方中间位置,好处是当设备遇到转弯施工段时,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分别沿着拖车6、连接桥5和管片桥1的中心轴线运动,具有良好的跟随性;

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搭接处设置铰接筒10、铰接轴11,在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搭接处设置铰接筒10、铰接轴11;铰接筒10与铰接轴11中间留有较大空隙,目的是当设备出现竖直方向上的动作即“抬头”和“低头”动作时各段梁也能化解产生的机械干涉(常规施工中此类动作幅度极小);另外在转弯动作时管片桥1中心线与连接桥5中心线夹角的原点所在轴线和连接桥5中心线与拖车6中心线夹角的原点所在轴线通常是轨道梁的铰接点,如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的铰接点就在连接桥5和拖车6的铰接点的轴心线上,这样保证了转弯动作时第一从动梁2、主动梁4、第二从动梁7的跟随性,不至于产生大幅度机械干涉。

如图5、图6所示,第一从动梁2与管片桥1和第二从动梁7与拖车6所采用的滑动连接方式;轨道梁固定夹13在轨道梁滑道12上可以进行轴向的相对滑动,轨道梁固定夹13与轨道梁滑道12之间也存在一定间隙,可以在隧道水平径向方向滑动,以提供给第一从动梁2与第二从动梁7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化解转弯时产生的机械干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