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桥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153发布日期:2018-09-04 20:3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塞,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桥塞。



背景技术:

桥塞的作用是油气井封层,具有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的特点,分为永久式桥塞和可取式桥塞两种。在油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油、气、水井的产层因分层试油、分层段压裂或分层段试采等技术需要,必须采取一种临时性封堵工艺,把当前的生产层封堵掉,切断生产层在井筒内的流动通道,以便于对其它产层实施工艺措施,待工艺完成后,再解除临时封堵,建立生产层与井筒的流动通道,实现对油、气井的采油、采气生产。桥塞封堵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井筒封堵工艺,也是在井筒作业、措施改造和试油试采技术中应用范围较广的工艺方法,是油田在勘探与开发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的工艺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桥塞在进行封堵后,多数无法拆卸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桥塞,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桥塞无法重复利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封堵效果好,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可拆卸桥塞,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封堵进气筒组件向膨胀封堵筒组件的内部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封堵筒组件膨胀从而封堵在油管或是井筒中,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拆卸桥塞,包括膨胀封堵筒组件、固定支撑环组件、封堵进气筒组件,所述膨胀封堵筒组件包括胶皮膨胀筒和多根固定连杆;所述胶皮膨胀筒的顶端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多根固定连杆;所述固定支撑环组件包括圆环架、固定杆、输气管、软管、三根压缩弹簧、三块弹簧挡板、三根推杆和三个半球体;所述输气管设置在圆环架的内侧的中心,所述输气管的外端焊接连接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圆环架上;所述输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在胶皮膨胀筒上,软管连通胶皮膨胀筒的内部;所述输气管的外侧面上均匀连接三根压缩弹簧,三根压缩弹簧的外端各固定连接一块弹簧挡板,弹簧挡板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滑动配合连接在圆环架上的圆形通孔内,推杆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半球体,半球体设置在圆环架的外端;所述固定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圆环架的底面上;

所述封堵进气筒组件包括进气管、上进气筒、下进气筒、压簧和单向封堵盘;所述进气管的下端焊接并连通上进气筒,上进气筒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进气筒,所述下进气筒的内部的下端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内侧密封连接输气管;所述压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进气筒的底面上,压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单向封堵盘的底面上;所述单向封堵盘的上端贴合在上进气筒的出气口上。

所述上进气筒的出气口的直径小于单向封堵盘的直径。

所述上进气筒和下进气筒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圈。

所述胶皮膨胀筒的顶面上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带有控制阀门的排气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桥塞,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桥塞无法重复利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封堵效果好,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可拆卸桥塞,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封堵进气筒组件向膨胀封堵筒组件的内部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封堵筒组件膨胀从而封堵在油管或是井筒中,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膨胀封堵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固定支撑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封堵进气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封堵进气筒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膨胀封堵筒组件1;胶皮膨胀筒1-1;固定连杆1-2;固定支撑环组件2;圆环架2-1;固定杆2-2;输气管2-3;软管2-4;压缩弹簧2-5;弹簧挡板2-6;推杆2-7;半球体2-8;封堵进气筒组件3;进气管3-1;上进气筒3-2;下进气筒3-3;压簧3-4;单向封堵盘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6所示,一种可拆卸桥塞,包括膨胀封堵筒组件1、固定支撑环组件2和封堵进气筒组件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桥塞,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桥塞无法重复利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封堵效果好,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可拆卸桥塞,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封堵进气筒组件3向膨胀封堵筒组件1的内部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封堵筒组件1膨胀从而封堵在油管或是井筒中,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强。

所述膨胀封堵筒组件1包括胶皮膨胀筒1-1和多根固定连杆1-2;所述胶皮膨胀筒1-1的顶端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多根固定连杆1-2;所述固定支撑环组件2包括圆环架2-1、固定杆2-2、输气管2-3、软管2-4、三根压缩弹簧2-5、三块弹簧挡板2-6、三根推杆2-7和三个半球体2-8;所述输气管2-3设置在圆环架2-1的内侧的中心,所述输气管2-3的外端焊接连接固定杆2-2的一端,固定杆2-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圆环架2-1上;所述输气管2-3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软管2-4;所述软管2-4的底端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在胶皮膨胀筒1-1上,软管2-4连通胶皮膨胀筒1-1的内部;所述输气管2-3的外侧面上均匀连接三根压缩弹簧2-5,三根压缩弹簧2-5的外端各固定连接一块弹簧挡板2-6,弹簧挡板2-6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推杆2-7的一端,所述推杆2-7滑动配合连接在圆环架2-1上的圆形通孔内,推杆2-7的另一端焊接连接半球体2-8,半球体2-8设置在圆环架2-1的外端;所述固定连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圆环架2-1的底面上;所述固定支撑环组件2在使用时,推杆2-7在压缩弹簧2-5的推力下向外侧运动,半球体2-8在推杆2-7的推动下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得三个半球体2-8顶紧在油管或是油井或气井的内壁上,便于进行固定或是通过桥塞安装装置向下侧推动至需要进行封堵的位置。

所述封堵进气筒组件3包括进气管3-1、上进气筒3-2、下进气筒3-3、压簧3-4和单向封堵盘3-5;所述进气管3-1的下端焊接并连通上进气筒3-2,上进气筒3-2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进气筒3-3,所述下进气筒3-3的内部的下端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内侧密封连接输气管2-3;所述压簧3-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进气筒3-3的底面上,压簧3-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单向封堵盘3-5的底面上;所述单向封堵盘3-5的上端贴合在上进气筒3-2的出气口上。所述封堵进气筒组件3在使用时,进气管3-1的上端连接并连通用于注入气体的管道,气体通过进气管3-1进入至上进气筒3-2的内部,气体对下进气筒3-3内部的单向封堵盘3-5产生压力,使得单向封堵盘3-5向下压动压簧3-4,压簧3-4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气体进入至下进气筒3-3的内部,并通过下进气筒3-3进入至输气管2-3的内部,最后通过软管2-4进入至胶皮膨胀筒1-1的内部,在注入合适的气体后,压簧3-4对单向封堵盘3-5产生推力,从而使得单向封堵盘3-5堵在上进气筒3-2的出气口上。

所述上进气筒3-2的出气口的直径小于单向封堵盘3-5的直径。

所述上进气筒3-2和下进气筒3-3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圈。

所述胶皮膨胀筒1-1的顶面上通过万能胶粘接连接带有控制阀门的排气嘴。在需要取下桥塞时,将排气嘴上的控制阀门打开,使得胶皮膨胀筒1-1内部的气体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桥塞,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桥塞无法重复利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封堵效果好,便于进行回收利用的可拆卸桥塞,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向封堵进气筒组件3向膨胀封堵筒组件1的内部注入气体,使得膨胀封堵筒组件1膨胀从而封堵在油管或是井筒中,使用较为便捷,实用性强;所述固定支撑环组件2在使用时,推杆2-7在压缩弹簧2-5的推力下向外侧运动,半球体2-8在推杆2-7的推动下向外侧运动,从而使得三个半球体2-8顶紧在油管或是油井或气井的内壁上,便于进行固定或是通过桥塞安装装置向下侧推动至需要进行封堵的位置;所述封堵进气筒组件3在使用时,进气管3-1的上端连接并连通用于注入气体的管道,气体通过进气管3-1进入至上进气筒3-2的内部,气体对下进气筒3-3内部的单向封堵盘3-5产生压力,使得单向封堵盘3-5向下压动压簧3-4,压簧3-4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得气体进入至下进气筒3-3的内部,并通过下进气筒3-3进入至输气管2-3的内部,最后通过软管2-4进入至胶皮膨胀筒1-1的内部,在注入合适的气体后,压簧3-4对单向封堵盘3-5产生推力,从而使得单向封堵盘3-5堵在上进气筒3-2的出气口上。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