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9046发布日期:2019-12-13 17:28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



背景技术:

目前,抽油机盘根盒压盖规格为:内径34-36mm,外径50-55mm,高50mm以上。压盖直接挤压皮带或橡胶密封圈,与光杆摩擦造成内径增大到直径37mm左右的不规则的圆,易损伤光杆。压盖严重磨损后,盘根密封难,需使用举升车由维修班更换整体盘根盒,费时费力,而压盖仅几十元钱,浪费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抽油机盘根盒压盖与光杆摩擦严重磨损后盘根密封难及更换密封圈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能够保护光杆及压盖,密封性更好,容易更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包括两个对称配合成圆的圆柱形单体,所述圆柱形单体分别为有槽单体和入槽单体;所述有槽单体和入槽单体外部为半圆柱形,顶部外端设有凸台,有槽单体和入槽单体内部上、下端为不同直径的圆柱型内腔中心孔,分别为上端中心孔及下端中心孔,有槽单体上端端面处设有燕尾槽,入槽单体上端端面处设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不更换整体盘根盒,降低与光杆摩擦、低硬度,岗位员工轻松更换的新型压盖;其次,咬合压盖发生磨损,岗位员工只需停机、关闭封井器、拧开盘根盒盖更换新咬合压盖,几分钟就完成,无需使用架子车等大型设备,并且盘根盒800元/套左右,压盖50元/个左右,效益十分巨大。实现低劳动强度,由操作60分钟以上减少到10分钟以内,极大缩短停机时间;延长盘根盒整体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内置聚四氟圈硬度大、耐磨、不伤光杆,牛筋圈伸缩性大、耐磨、密封性好,并基本保证了光杆不与铁接触。今后实现材质与结构的突破会创造更大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有槽单体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入槽单体的主视图;

附图5是附图4的俯视图。

图中:1-有槽单体;2-入槽单体;3-凸台;4-梯形燕尾槽;5-梯形燕尾翅;6-密封圈;7-上端中心孔;8-下端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包括两个对称配合咬合成圆的单体,分别为有槽单体1和入槽单体2;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有槽单体1和入槽单体3外部为半圆柱形,顶部外端设有凸台3,有槽单体1和入槽单体2内部上、下端为不同直径的圆柱型内腔中心孔,分别为上端中心孔7及下端中心孔8,上端中心孔内径小于下端端中心孔内径;上端中心孔7及下端中心孔8内径比为34:50;上端中心孔7及下端中心孔8高度比为2:3;有槽单体上端端面处设有梯形燕尾槽4,入槽单体上端端面处设有与梯形燕尾槽配合的梯形燕尾翅5结构;有槽单体和入槽单体上端中心孔及下端中心孔内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聚四氟圈、牛筋圈,内置聚四氟圈硬度大、耐磨、不伤光杆,牛筋圈伸缩性大、耐磨、密封性好,并基本保证了光杆不与铁接触。

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咬合式压盖为燕尾翅结构,分为两个对称单体:有槽单体和入槽单体。咬合成圆,内置盘根;咬合式压盖上部中心孔直径34mm×20,下部腔体内径为50mm×30,内置聚四氟圈和牛筋圈。

该抽油机盘根盒咬合式压盖现场应用时,将抽油机停在接近下死点处,关闭封井器,拧开盘根盒盖将磨损的咬合压盖取出,上下滑动分开压盖即可拿出并更换新咬合压盖,拧紧盘根盒盖,倒正确流程恢复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