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8592发布日期:2022-03-20 02: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暗挖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施工工具也在快速的改进,随着隧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大多数暗挖隧道采用台车或台架进行二衬混凝土浇筑,对于暗挖长度较短的隧道衬砌施工,由于空间限制,大型的台车或台架进出不便,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包括纵向连杆、模板和支撑台架,解决二次衬砌混凝土体系的支撑问题,工作效率高,提高施工质量。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包括支架单元和纵向连杆,沿暗挖隧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架单元,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沿暗挖隧道轴向延伸的纵向连杆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模板、弧形工字钢和支撑台架,弧形工字钢是隧道弧形结构,弧形工字钢与模板密贴,模板与隧道衬砌抵紧接触,支撑台架包括若干垂直交叉设置的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和立柱的两端部分别通过丝杠顶托或丝杠底托与弧形工字钢或隧道衬砌抵紧接触。
6.进一步地,支撑台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的上横梁、下横梁和底部横梁,下横梁和底部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在纵向连杆的两侧并与纵向连杆连接,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左端及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右端之间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在两个第二立柱之间沿上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部分别通过丝杠顶托与弧形工字钢抵紧接触,在底部横梁的下方沿底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朝隧道底部竖直延伸的支柱,所述支柱的底部分别通过丝杠底托与底部隧道衬砌抵紧接触。
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立柱临近模板的一侧沿第二立柱的长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侧横梁,所述侧横梁临近弧形工字钢的一端分别通过丝杠顶托与弧形工字钢抵紧接触。
8.进一步地,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的间距在0.75-2.0米之间。
9.进一步地,在相邻支架单元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交叉位置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杆。
10.进一步地,在相邻支架单元底部横梁和支柱交叉位置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杆。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包括支架单元和纵向连杆,沿暗挖隧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架单元,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沿暗挖隧道轴向延伸的纵向连杆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模板、弧形工字钢和支撑台架,支撑台架采用工字钢,螺栓连接,拼装、拆卸方便,弧形工字钢和支撑台架之间通过丝杠顶托或丝杠底托调节抵紧接触,能够方便的调节模板拼缝的严密性,刚架体系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用于暗挖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结实耐用,解决了二次衬砌混凝土支撑体系的问题,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工作效率高,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14.上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上横梁;4-丝杠顶托;5-弧形工字钢;6-模板;7-侧横梁;8-下横梁;9-底部横梁;10-支柱;11-丝杠底托;12-加强杆;13-纵向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16.结合附图1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包括支架单元和纵向连杆13,沿暗挖隧道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架单元,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通过若干个沿暗挖隧道轴向延伸的纵向连杆13连接,所述支架单元包括模板6、弧形工字钢5和支撑台架,弧形工字钢5是隧道弧形结构,弧形工字钢5与模板6密贴,模板6由多个弧形模板单体拼接成,模板6与隧道衬砌抵触接触,支撑台架包括若干垂直交叉设置的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和立柱的两端部分别通过丝杠顶托4或丝杠底托11与弧形工字钢5或隧道底部衬砌抵紧接触,横梁、立柱和纵向连杆13分别采用工字钢,通过螺栓连接,拼装、拆卸方便,弧形工字钢5和支撑台架之间通过丝杠顶托4或丝杠底托11调节抵紧接触,能够方便的调节模板6拼缝的严密性,刚架体系结构稳定。
17.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支撑台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的上横梁3、下横梁8和底部横梁9,下横梁8和底部横梁9上下间隔设置在纵向连杆13的两侧并与纵向连杆13连接,下横梁8的高度与弧形工字钢5的下边缘高度一致,下横梁8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杠顶托4与弧形工字钢5的两端部对应抵紧接触,下横梁8两端的丝杠顶托4顶进弧形工字钢5中,使弧形工字钢5的弧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使模板6连接紧密,共同受力承担其上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荷载,上横梁3设置有两根,在所述上横梁3和下横梁8的左端及上横梁3和下横梁8的右端之间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柱2,在两个第二立柱2之间沿上横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柱1,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上端部分别通过丝杠顶托4与弧形工字钢5抵紧接触,在底部横梁9的下方沿底部横梁9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朝隧道底部竖直延伸的支柱10,所述支柱10的底部分别通过丝杠底托11与底部隧道衬砌抵紧接触,通过丝杠顶托4和丝杠底托11的调节,使弧形工字钢5顶紧模板6与隧道衬砌抵紧接触,精确调节模板6的拼接弧度及连接紧密性,本实用新型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中,支架单元的交接点及支架单元和纵向连杆13之间的交接点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连接。
18.作为可选设计,优选在所述第二立柱2临近模板6的一侧沿第二立柱2的长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侧横梁7,所述侧横梁7临近弧形工字钢5的一端分别通过丝杠顶托4与弧形工字钢5抵紧接触。
19.作为可选设计,优选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的间距在0.75-2.0米之间,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相邻的支架单元之间的间距在1.5米左右。
20.作为可选设计,优选在相邻支架单元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与上横梁3和下横梁8交叉位置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杆12,在相邻支架单元底部横梁9和支柱10交叉位置之间也分别设置有加强杆12,加强杆12和纵向连杆13均是工字钢,加强杆12与纵向连杆13分别沿隧道的轴向延伸。
21.利用本实用新型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隧道衬砌施工过程如下:
22.搭设好本实用新型用于暗挖隧道衬砌的台架装置,加固好横向堵头模板,通过地泵浇筑混凝土,地泵进料口通过模板侧向窗口进料,混凝土由下至上分层、左右交替、对称灌注,为防止浇注时两侧侧压力偏差过大造成台架装置移位,两侧混凝土灌注面高差宜控制在50cm以内,同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混凝土输送管端部应设接软管控制管口与浇筑面的垂距,混凝土不得直冲防水板板面流至浇筑位置,垂距应控制在1.5m以内,以防混凝土离析,施工过程中,输送泵应连续运转,泵送连续灌筑,宜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浇至作业窗下50cm,作业窗关闭前,应将窗口附近的混凝土浆液残渣及其它赃物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将其关紧,防止窗口部位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补丁甚至漏浆现象。
23.隧道衬砌起拱线以下的反弧部位是混凝土浇注作业的难点部位,应对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及捣固方法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反弧段气泡,有效改善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逐渐压注混凝土封顶,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即标志封顶完成,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分段长度为9m,采用流水作业,前一段混凝土浇筑等强后,模板支架转移到下一个浇筑段进行搭设。
24.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