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415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地铁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相对于明挖法而言,具有拆迀成本低、交通影响小等优点,相对于盾构法施工,对地层有较强的适应性,适用于各种断面型式,具有造价低、投入小等优点。随着我国大规模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浅埋暗挖施工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将愈加重要,尤其是暗挖隧道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技术,需控制好成洞隧道的稳定性指标和地表沉降量指标。矿山法是目前城际轨道暗挖隧道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施工方法。实际对地处下穿道路、区民区等地上建(构)筑物的浅埋暗挖隧道进行施工时,由于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下穿位置不可移动的地上建(构)筑物,因而无法进行地表降水,但因该浅埋暗挖隧道处于富水软土地层,因而隧道施工难度非常大,对隧道施工安全与所穿越地上建(构)筑物的安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但现如今,在富水软土地质条件下下穿道路、区民区等地上建(构)筑物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面可供借鉴施工资料非常少,没有一套标准、规范的施工方案可供遵循。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能对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土体进行全面加固,确保隧道施工以及所穿越地上建(构)筑物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对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土体进行全面加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均布设在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的隧道开挖面上的第一注浆孔,所述第一注浆孔为从隧道开挖面由后向前钻进形成的钻孔,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呈水平布设,所述隧道开挖面分为上部开挖面和位于上部开挖面下方的下部开挖面;三组所述第一注浆孔分别布设在三个注浆孔分布环线上,三个所述注浆孔分布环线的形状均与隧道开挖面的轮廓线形状相同且三者由外至内进行布设;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均包括多个沿所处注浆孔分布环线布设的第一注浆孔;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中位于隧道开挖面左侧的第一注浆孔均为左侧注浆孔,所述左侧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左倾斜;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中位于隧道开挖面右侧的第一注浆孔均为右侧注浆孔,所述右侧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右倾斜;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中位于上部开挖面上的第一注浆孔均为上部注浆孔,所述上部注浆孔为水平孔;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中位于下部开挖面上的第一注浆孔均为下部注浆孔,所述下部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左侧注浆孔、右侧注浆孔和下部注浆孔钻出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的深度均不大于2m ;三组所述第一注浆孔中所有第一注浆孔的向前钻进深度均不大于D,其中D = Sm?12m ;每个所述第一注浆孔的后部均安装有一个孔口管,所述孔口管为无缝钢管且其与所处的第一注浆孔呈同轴布设,所述孔口管的长度为Im?2m。
[0005]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第一注浆孔的后端直径均不小于OllOmm且其前端直径均不小于Φ91πιπι,所述孔口管的外径为Φ 108mm且其壁厚为5mm。
[0006]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布设在隧道开挖面中部的第二注浆孔;三个所述注浆孔分布环线由外至内分别为外侧环线、中部环线和内侧环线,所述第二注浆孔位于所述内侧环线内侧且其位于上部开挖面上;所述第二注浆孔为水平孔且其沿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的纵向中心线布设,所述第二注浆孔的孔深不大于10m。
[0007]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三个所述注浆孔分布环线由外至内分别为外侧环线、中部环线和内侧环线,所述外侧环线上所布设第一注浆孔的数量为16个?20个,所述中部环线上所布设第一注浆孔的数量为11个?15个,且所述内侧环线上所布设第一注浆孔的数量为5个?7个。
[0008]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组位于下部开挖面上的第三注浆孔,该组第三注浆孔中包括多个沿下部注浆线布设的第三注浆孔,所述下部注浆线的形状与下部开挖面的外轮廓线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三注浆孔均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且多个所述第三注浆孔钻出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的深度均不大于2m。
[0009]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注浆孔的数量为8个?10个。
[0010]上述富水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注浆加固结构,其特征是:三个所述注浆孔分布环线由外至内分别为外侧环线、中部环线和内侧环线,所述下部注浆线位于所述外侧环线与下部开挖面的外轮廓线之间。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0013]2、施工方便且施工速度较快。
[0014]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各注浆孔的位置、钻孔方向和孔深均设置合理,能对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土体进行全面加固,确保隧道施工以及所穿越地上建(构)筑物的安全。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对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土体进行全面加固。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I一隧道开挖面;1-1 一上部开挖面;1-2—下部开挖面;
[0022]2—第一注浆孔;3—第二注浆孔;4一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
[0023]5—孔口管;6—第三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组均布设在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4的隧道开挖面I上的第一注浆孔2,所述第一注浆孔2为从隧道开挖面I由后向前钻进形成的钻孔,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4呈水平布设,所述隧道开挖面I分为上部开挖面1-1和位于上部开挖面1-1下方的下部开挖面1-2。三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分别布设在三个注浆孔分布环线上,三个所述注浆孔分布环线的形状均与隧道开挖面I的轮廓线形状相同且三者由外至内进行布设。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均包括多个沿所处注浆孔分布环线布设的第一注浆孔2。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中位于隧道开挖面I左侧的第一注浆孔2均为左侧注浆孔,所述左侧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左倾斜。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中位于隧道开挖面I右侧的第一注浆孔2均为右侧注浆孔,所述右侧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右倾斜。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中位于上部开挖面1-1上的第一注浆孔2均为上部注浆孔,所述上部注浆孔为水平孔。每组所述第一注浆孔2中位于下部开挖面1-2上的第一注浆孔2均为下部注浆孔,所述下部注浆孔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左侧注浆孔、右侧注浆孔和下部注浆孔钻出所施工浅埋暗挖隧道4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