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094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吹风机中因用于输送空气的叶轮旋转而产生噪音。在美国专利第8256132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了消音器(Silencerfordryingapplianceandsilenthairdryer)的吹风机。消音器是扩张型的消音器,且通过配置于叶轮的吸入口侧来降低噪音。并且,吹风机具有:吸入外部气体的节流孔;作为消音器的扩张室(chamber);以及为朝向离心型的涡轮风扇的吸入口的节流孔。并且,为了顺畅地输送空气,与吸入外部气体的节流孔相比,将为朝向叶轮的吸入口的节流孔的直径设计得大。并且,与为朝向叶轮的吸入口的节流孔相比,将扩张室的直径设计得大。然而,在该公报记载的吹风机中,没有着眼于各节流孔的直径的大小关系以及扩张室内的结构。因此,不能充分获得扩张室产生的消音效果。例如在通过吸入外部气体的节流孔的空气流产生紊乱,空气的流路阻力也变大。因此,若为了输送所需的风量而提高叶轮的转速,则噪音变大。如此一来,若空气的流路阻力变大,则存在本应该通过扩张型的消音器获得的消音效果的一部分不能充分地发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吹风机的噪音的技术。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沿前后延伸的中心轴线朝向前方送出空气的吹风机,具有:风扇马达;加热单元;以及中空筒状的主体壳体,其覆盖风扇马达以及加热单元,并且主体壳体在中心轴线的周围前后延伸,风扇马达具有:叶轮,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马达,其使叶轮旋转,主体壳体具有:吸气壳体部,其具有吸气口;排气壳体部,其具有排气口;以及流入壳体部,其位于吸气口与排气口之间,且流入壳体部具有沿中心轴线方向贯通的流入口,吸气壳体部具有筒状的吸入管部,吸入管部从后端部朝向流入口向前方延伸,通过吸气壳体部和流入壳体部构成扩张室,扩张室位于流入口与吸气口之间,且扩张室朝向吸入管部以及流入口的径向外侧扩展,吸入管部具有:第一开口,其为吸入管部的后方的开口;以及第二开口,其为吸入管部的前方的开口。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的噪音因在扩张室内反复反射而不易向吹风机的外部传播。由此,能够降低吹风机的噪音。特别是,通过吸气壳体部具有吸入管部,提高扩张室中的噪音反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噪音向吹风机的外部传播。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图4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图5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图6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图7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沿马达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相对于吸气口将排气口侧作为前来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不意图通过该前后方向的定义来限定吹风机在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或者大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并且,开口或者贯通孔的截面积指的是在相对于中心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截面积。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5的纵剖视图。吹风机5是通过马达M的动力使叶轮4旋转从而沿中心轴线J1朝向前方送出空气的装置。吹风机5例如用于家庭或者工作来吹干头发。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具有:风扇马达FM;加热单元HU;主体壳体C;以及握持部6。风扇马达FM具有: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的叶轮4;使叶轮4旋转的马达M;以及保持马达M的马达壳体MC。本实施方式的风扇马达FM是离心风扇。叶轮4通过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产生气流。叶轮4配置于主体壳体C的径向内侧。如图1所示,叶轮4具有:位于中央的基底部41;以及从基底部41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叶片42。基底部41固定于马达M的后述的轴43。多个叶片42在基底部41的径向外侧沿周向排列。基底部41以及多个叶片42例如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一体形成。但是,叶轮4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例如,基底部41与多个叶片42也可以是彼此分体的部件。并且,叶轮4也可以由除了树脂以外的材料构成。马达M是对叶轮4提供用于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在该吹风机5中,在比叶轮4靠轴向前方的位置配置马达M。但是,马达M也可以配置于比叶轮4靠轴向后方的位置。马达M具有沿中心轴线J1延伸的轴43。若使马达M驱动,则配置于马达M内的线圈与磁铁之间的磁通发挥作用,产生周向的转矩。由此,马达M的轴43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旋转。马达M例如使用无刷DC马达。无刷DC马达由于不存在因电刷的磨损导致的性能劣化,因此比有刷马达的寿命长。并且,无刷DC马达能够比AC马达容易变速,并且容易降低耗电量。但是,也可以取代无刷DC马达而使用有刷马达或者AC马达。马达壳体MC是在叶轮4的轴向前方保持马达M的部件。马达壳体MC包围马达M的周围。马达M的外周面与马达壳体MC的内周面至少局部接触。由此,马达M在马达壳体MC内被定位。从叶轮4产生的气流通过马达壳体MC的径向外侧。马达壳体MC的外周面随着从轴向后方的端部朝向轴向前方直径先扩大之后再缩小。即,马达壳体MC的外周面沿主体壳体C的内周面的形状弯曲。由此,从叶轮4产生的气流在马达壳体MC的周围被高效地送向轴向前方。主体壳体C是在中心轴线J1的周围前后延伸的中空筒状的壳体。主体壳体C的材料例如使用树脂。主体壳体C在内部容纳:风扇马达FM;以及加热单元HU。主体壳体C具有:吸气壳体部1;排气壳体部3;以及流入壳体部2。吸气壳体部1具有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10。排气壳体部3具有用于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30。流入壳体部2位于排气壳体部3与吸气壳体部1之间。并且,流入壳体部2具有位于吸气口10与排气口30之间的流入口20。流入口20沿中心轴线J1方向贯通流入壳体部2。叶轮4配置于流入壳体部2的径向内侧。流入壳体部2的内周面靠近叶轮4的外端部。由此在流入壳体部2的内周面与叶轮4之间抑制气体的逆流。吸气壳体部1具有从后端部朝向流入口20向前方延伸的筒状的吸入管部111。吸入管部111具有:为后方的开口的第一开口101;以及为前方的开口的第二开口102。第一开口101以及第二开口102是贯通孔,将主体壳体C的外部即外部空气空间与主体壳体C的内部即内部空间相连。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气口10设置有叶轮防护部150,以防止人的手指等与叶轮4接触。在吹风机5的内部设置有由吸气壳体部1与流入壳体部2构成的扩张室120。扩张室120位于流入口20与吸气口10之间,且位于吸入管部111以及流入口20的径向外侧。并且,扩张室120沿后述的吸气壳体部筒部110的内周面环状地扩展。扩张室120的径向宽度随着朝向后方而逐渐变小。并且,在吸入管部111与流入壳体部2之间形成有从吸入管部111朝向流入口20的气体的流路。该气体的流路与扩张室120相互连通。握持部6是在使用吹风机5时使用者握持的部位。握持部6从吸气壳体部1与流入壳体部2的边界附近、或者流入壳体部2与排气壳体部3的边界附近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在握持部6设置有开关(省略图示),以进行吹风机5的开/闭切换、以及/或者输出的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壳体部1与握持部6以及排气壳体部3与握持部6是分体部件。但是,吸气壳体部1、排气壳体部3以及握持部6也可以一体形成。若马达M驱动,则叶轮4旋转。由此,空气从主体壳体C的外部流入吸气口10。流入到主体壳体C的内部的空气通过扩张室120的径向内侧被引导至流入口20。之后,空气被位于排气壳体部3的内侧的加热单元HU加热。然后,空气从排气口30向主体壳体C的外部排出。因叶轮4的旋转产生的噪音在扩张室120内反复反射。由此噪音的能量衰减。因此,比产生时能量已经衰减了的因叶轮4的旋转而产生的噪音传播至扩张室120的外部。由此,传播至吹风机5的外部的噪音降低。特别是,由于吸气壳体部1具有吸入管部111,因此容易将噪音封闭在吸入管部111与吸气壳体部1之间。因此,吸入管部111能够提高扩张室120内反射噪音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噪音传播至吹风机5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外部气体的吸气口10的第一开口101的截面积比第二开口102的截面积大。并且,扩张室120由吸气壳体部1以及流入壳体部2形成。由此,能够抑制因叶轮4的旋转产生的噪音从吸气口10传播至吹风机5的外部。即,因叶轮4的旋转产生的噪音在扩张室120内反射,不易传播至吹风机5的外部。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吹风机5的噪音。并且,由于吸气壳体部1具有吸入管部111,因此扩张室120中的降低噪音的效果提高,噪音不易从吸气口10传播至吹风机5的外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扩张室120的消音效果。图2是吹风机5的吸入管部111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时,第一开口101、第二开口102以及流入口20的形状均为圆形。但是,所谓圆形也包括大致圆形。并且,第一开口101、第二开口102以及流入口20的形状也可以不是圆形。如图2所示,第二开口102的直径(De2)比流入口20的直径(Df)大。并且,第一开口101的直径(De1)比第二开口102的直径(De2)更大。即,在与中心轴线J1垂直的平面中,第二开口102的截面积比流入口20的截面积大,第一开口101的截面积比第二开口102的截面积更大。由此,能够减小从吹风机5的外部吸入的空气的流路阻力。并且,能够减小在吹风机5的内部的空气的流路阻力。因此,能够减少马达M以及叶轮4的负荷。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01的截面积比第二开口102的截面积大,且吸入管部111的内径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变小。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吸入管部111内的空气的流路阻力。其结果是,空气从吸气侧顺畅地流至排气侧,抑制了因叶轮4的旋转产生的噪音。并且,为了提高扩张室120的消音效果,优选吸入管部111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开口101的半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01的直径(De1)是吸入管部111的轴向长度(L1)的1.5倍。吸气壳体部1具有吸气壳体部筒部110,吸气壳体部筒部110的外径随着朝向位于后方的吸气口10而逐渐缩小。吸入管部111配置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的径向内侧。吸入管部111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的吸气侧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前方的马达M沿轴向延伸。吸入管部111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隔着间隙121在径向上相向。并且,间隙121构成扩张室120的一部分。如此一来,通过吸气壳体部筒部110随着朝向后方而直径逐渐缩小,来提高扩张室120中的反射效果。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扩张室120产生的降低噪音的效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口20在至少一部分具有倾斜部21,倾斜部21的内径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增大。并且,倾斜部21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向径向外侧弯曲。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流入口20处的空气的流路阻力。并且,作为风扇马达FM优选离心风扇或者斜流风扇。如果使用离心风扇或者斜流风扇,与使用轴流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静压。并且,流入壳体部2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叶轮4的外形扩展。并且,随着从流入口20朝向前方的叶轮4,流入壳体部2的内周面向前方延伸的同时直径扩大。由此,能够缩小由叶轮4的旋转产生的气流与流入壳体部2撞击而产生的漩涡。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吹风机5的噪音。如此一来,从吸气口10吸入的空气一边提高流速一边流入扩张室120的径向内侧。并且,能够抑制因空气在流入过程中的紊乱而产生流路阻力。因此,能够获得作为大风量的吹风机5所需要的流量。此时,为噪音源的涡流的产生以及/或者压力的变动主要发生在叶轮4的周围。虽然该噪音也向空气流的上流传播,但是通过扩张室120的作用衰减了噪音的能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向吹风机5的外部传播的噪音。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图3是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5A的纵剖视图。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相比,不同点在于,图3的吹风机5A在扩张室120A具有亥姆霍兹共鸣器。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相同。图3的吸气壳体部筒部110A具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部105A。圆环部105A位于间隙121A内。并且,圆环部105A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开口部108A。开口部108A将间隙121A与扩张室120A相连。圆环部105A与吸入管部111A在径向上夹着开口部108A相向。在图3的例子中,开口部108A在圆环部105A与吸入管部111A之间构成环状的间隙空间。即,通过圆环部105A、吸气壳体部筒部110A以及吸入管部111A构成环状的空间即容积部106A。另外,开口部108A是沿轴向贯通圆环部105A的周向的至少一部分的贯通孔。通过开口部108A和容积部106A构成亥姆霍兹共鸣器。亥姆霍兹共鸣器由于减弱了扩张室120A内的压力变动,因此能够减小扩张室120A内的因气柱共鸣等引起的噪音。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共鸣频率F能够通过下列计算式计算。【数式1】F=C2πSVL]]>在此,C是音速,S是开口部108A的截面积,L是开口部108A的内周面的轴向长度(包括音响补正长度),V是容积部106A的体积。能够通过使用该计算式根据欲降低的噪音的频率设计亥姆霍兹共鸣器。例如,在开口部108A的截面积S相当于直径φ为20mm的圆的面积,长度L是10mm,容积V是10cm3,音速C是340m/sec的情况下,共鸣频率F大约是1500Hz。如此一来,能够通过吸入管部111A和圆环部105A在吹风机5A的内部设计亥姆霍兹共鸣器。并且,能够根据在吹风机5A中容易增大的范围的噪音分量,容易地设计亥姆霍兹共鸣器。图4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5B的纵剖视图。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图4所示的吹风机5B的结构的吸入管部111B具有微小开口130B。微小开口130B沿径向贯通吸入管部111B。并且,微小开口130B将吸气口10B与扩张室120B相连。微小开口130B调整扩张室120B内的空气变动。由此,能够抑制扩张室120B内的空气变动,从而能够抑制因气柱共鸣等引起的噪音。另外,在图4的例子中,设置有两个微小开口130B,但是微小开口130B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两个。图5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5C的剖视图。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的结构相比,不同点在于,图5的吹风机5C的结构在间隙121C设置有吸音部件161C。吸音部件161C例如使用海绵和/或玻璃棉等材料。吸音部件161C在扩张室120C内部吸收或者衰减高频率的噪音分量。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向吹风机5C的外部传播的噪音。图6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5D的纵剖视图。与图5的吹风机5C相比,不同点在于,图6的吹风机5D在吸气壳体部筒部110D的内周面还设置有第二吸音部件162D。第二吸音部件162D吸收或者衰减高频率的噪音分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扩张室120D的消音效果。另外,在图6的例子中,吹风机5D具有第一吸音部件161D和第二吸音部件162D这两者。但是,吹风机5D也可以只具有第二吸音部件162D。并且,在排气壳体部3D的内部也可以具有吸音部件。图7是表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吹风机5E的剖视图。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吹风机5相比,不同点在于,图7的吹风机5E的吸气壳体部1E由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以及安装部11E这两个部件构成。如此一来,吸气壳体部1E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在安装部11E设置有未图示的安装或者拆卸结构。由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进行安装部11E的安装或者拆卸。若将安装部11E安装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则安装部11E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在分割位置103E处紧贴。并且,在图7的例子中,通过安装部11E形成吸入管部111E。若采用图7的结构,通过打开安装部11E与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容易清扫主体壳体的内部。另外,也可以在安装部11E或者吸气壳体部筒部110E设置叶轮防护部。并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变更吹风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具有叶轮以及马达的风扇马达配置于比图1靠轴向前方的位置。并且,构成吹风机的各部件的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与本申请的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并且,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用于吹风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