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堵塞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19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堵塞排污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排污泵,尤其涉及一种无堵塞排污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污泵,在进行排污时,容易发生磨损和堵塞,影响正常的排污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堵塞排污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堵塞排污泵,包括泵体、电机和叶轮;所述泵体上设有吸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泵体的顶部,所述叶轮安装于电机的转轴上并伸入至所述泵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座和油室;所述密封座设于所述泵体和电机之间,所述油室套设于该密封座的周向;所述油室与密封座之间形成环形储油室;在所述密封座的中部设有一供所述电机转轴穿过的容纳孔;该容纳孔的上部安装有电机下轴承,在该下轴承的下方所述转轴与容纳孔之间机械密封。

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转子、定子、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电机壳安装在所述密封座的顶部,所述上轴承与下轴承相对设置于电机壳的内部上方;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上、下轴承之间,所述转子套设于转轴的周向,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对设于电机壳内。

优选地,在所述电机壳的外部设有一供电缆线接头组件穿入的电缆孔。

优选地,所述泵体的吸水口位于所述泵体的下部,排水口位于泵体的侧部。

优选地,还包括一吊件,该吊件设于所述电机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一圆形叶轮基体和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叶轮基体的半径;所述叶片的高度大于所述叶轮基体的高度;在所述叶轮基体的中央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叶片以轴孔的中心为基点环形阵列排布;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区域为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截面积从叶轮中心至叶轮边缘逐渐变宽。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外端为斜面。

优选地,所述叶片为6片,所述流体通道为6道。

优选地,所述叶轮基体的外端厚度大于其内端的厚度。

优选地,在所述叶轮基体的背面设于与所述叶片相对应的叶片筋。

本发明的电机采用高性能感应淡季,每小时启动次数高达20次,两个单端面机械密封,外机械密封为碳化硅-陶瓷,内机械密封(电机侧)为石墨-陶瓷,在油室内充以润滑油,并采用高强度柔性橡胶波纹管隔离。

本发明的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产生的涡流以实现介质输送, 加上开式叶轮和涡壳内宽敞的流道设计,使得介质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甚至是很容易缠绕的纤维类杂物,只要能进入涡壳吸水口,均可以被毫无阻碍地送出去,真正的实现了不堵塞的效果。

本发明的涡壳和叶轮之间具有较大的流道空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需因磨损而重新调整间隙,确保了排污泵在长期无故障运行和最低的操作维护成本。

在排污泵运行时产生的涡流不仅局限在涡壳内部,而是被有效的扩展到吸水口外围的液体,使得较大或较重的杂质在进入吸水口前就被搅动成悬浮状,因而能够被轻易地泵送,这使得集水坑能始终保持不被淤塞,同时也节省了人工清晰水坑(井)的费用。

另外,由于该叶轮位于涡壳的上部,并且叶轮前方具有极为宽敞的流道空间,所以固体颗粒杂质由高强烈的涡轮泵输送时,大多数颗粒实际上并未与叶轮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叶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叶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发明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无堵塞排污泵,包括泵体1、电机2和叶轮3。

在泵体1上设有吸水口10和排水口12;所述泵体1的吸水口10位于所述泵体1的下部,排水口11位于泵体1的侧部。

所述电机2安装在所述泵体1的顶部,所述叶轮3安装于电机2的转轴20上并伸入至所述泵体1的涡壳内。

本发明还包括密封座4和油室40;所述密封座4安装在所述泵体1和电机2之间,所述油室40套设于该密封座4的周向;所述油室40与密封座4之间形成环形储油室41。在该储油室41内充以润滑油,并采用高强度柔性橡胶波纹管隔离。

在所述密封座4的中部设有一供所述电机转轴20穿过的容纳孔42;该容纳孔42的上部安装有电机下轴承21,在该下轴承21的下方所述转轴20与容纳孔42之间机械密封43,即两个单端面机械密封,外机械密封为碳化硅-陶瓷,内机械密封(电机侧)为石墨-陶瓷。

本发明的电机包括下轴承21、上轴承22、电机壳23、转子24和定子25;所述电机壳23安装在所述密封座4的顶部,所述上轴承22与下轴承21相对 设置于电机壳23的内部上方。

所述转轴20安装在所述上、下轴承之间,所述转子24套设于转轴20的周向,所述定子25与所述转子24相对设于电机壳23内。

在电机壳23的外部设有一供电缆线接头组件26穿入的电缆孔,在电机壳23的顶部设有一吊件27,用于吊起或悬挂本排污泵。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叶轮3,该叶轮3包括一圆形叶轮基体30和六个叶片31;叶轮基体30的外端厚度大于其内端的厚度。

所述叶片3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叶轮基体30的半径,在本实施例中叶片31的直线长度与叶轮基体30的半径相同。

为进一步的加固叶轮,在所述叶轮基体30的背面设有与所述叶片31相对应的六片叶片筋34,其厚度略高于所述叶轮基体30。

所述叶片31的高度大于所述叶轮基体30的高度;上述叶轮基体30、叶片31的尺寸可以根据泵体大小进行设置;为是叶轮在转轴的带动下实现高速的涡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叶片31的外端为斜面,便于快速的实现泵体排污。

本实施例中的叶轮基体30的中央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32,该轴孔32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接,以带动叶轮3在泵体内转动,形成涡流。

本实施例中的六个叶片31以轴孔32的中心为基点环形阵列排布;在相邻的两个叶片31之间的区域为流体通道33,六个叶片31之间形成有六道流体通道33。

所述流体通道33的截面积从轴孔32的中心至叶片31的边缘逐渐变宽,使得介质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甚至是很容易缠绕的纤维类杂物迅速从排水口处排出,不会产生堵塞。

本发明的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产生的涡流以实现介质输送,加上开式叶轮和涡壳内宽敞的流道设计,使得介质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甚至是很容易缠绕的纤维类杂物,只要能进入涡壳吸水口,均可以被毫无阻碍地送出去,真正的实现了不堵塞的效果。

本发明的涡壳和叶轮之间具有较大的流道空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需因磨损而重新调整间隙,确保了排污泵在长期无故障运行和最低的操作维护成本。

在排污泵运行时产生的涡流不仅局限在涡壳内部,而是被有效的扩展到吸水口外围的液体,使得较大或较重的杂质在进入吸水口前就被搅动成悬浮状,因而能够被轻易地泵送,这使得集水坑能始终保持不被淤塞,同时也节省了人工清晰水坑(井)的费用。

另外,由于该叶轮位于涡壳的上部,并且叶轮前方具有极为宽敞的流道空间,所以固体颗粒杂质由高强烈的涡轮泵输送时,大多数颗粒实际上并未与叶轮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磨损。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