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534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的离心风机中蜗壳除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安装有电热膜的抽油烟机蜗壳,如中国专利ZL201320673706.5,其公开了一种蜗壳外表面覆盖一层发热膜,而且发热膜采用发热铝箔,其发热速度慢,能耗高,而且制造成本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除油式蜗壳,供抽油烟机产商选择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高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便,节能环保,能耗低,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更加均匀的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包括蜗壳,蜗壳内安装有风轮,蜗壳上设有排油嘴,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塑料基层,塑料基层的一面通过胶黏层粘合在蜗壳的外表面,塑料基层的另一面固定有电源保护盒,电源保护盒内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塑料基层的另一面还丝印有独立的且间距式设置的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具有宽度L,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的两端以并联式分别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上覆盖有PET绝缘膜。

采用该结构的抽油烟机蜗壳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具有远红外辐射强、电热转化效率高、表面温差小、耐腐蚀、耐候和抗老化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2)、采用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由于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具有宽度L,形成面接触的发热,形成面状发热体,使得蜗壳的表面的整体受热面均匀,不会出现局部除油效率低的情况,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的长度、宽度以及迂回的线路走向可随意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发热面积以及有效利用空间,由静止到加热至使用状态只需30-120 秒,远红外线当量 30%~ 95%可调,使用寿命大于 10 万小时。

(3)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的两端以并联式分别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即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的一端以并联式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入端,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的另一端以并联式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克服串联连接中防止断其一点,而导致整体不发热,而且并联结构能更有效地利用发热面积形成不同的迂回线路进行布满。

(4)覆盖PET绝缘膜作为绝缘层,使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与外界隔离,避免水汽、灰尘等杂质腐蚀,有效起到防水、防尘效果,PET绝缘膜成本低,厚度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排油嘴分别穿过胶黏层、塑料基层以及PET绝缘膜,且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绕开排油嘴设置;覆盖面积广,可以整体覆盖蜗壳外表面,包括排油嘴,通过设置穿孔,适于排油嘴穿过,不影响排油;由于排油嘴周围也同样接近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而且能够使排油嘴的周边也不会集聚油污。

L为0.1mm或以上;宽度可调,根据蜗壳的尺寸进行定制丝印不同宽度的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便,节能环保,能耗低,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加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复合膜的平面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复合膜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快速除油的抽油烟机蜗壳,包括蜗壳1,蜗壳1内安装有风轮2,蜗壳1上设有排油嘴3,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塑料基层4,塑料基层4的一面通过胶黏层8粘合在蜗壳1的外表面,塑料基层4的另一面固定有电源保护盒5,电源保护盒5内设置有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塑料基层4的另一面还丝印有独立的且间距式设置的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具有宽度L,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的两端以并联式分别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上覆盖有PET绝缘膜7。

胶黏层8、塑料基层4、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以及PET绝缘膜7丝印热压复合构成复合膜10。

采用该结构的抽油烟机蜗壳具备以下优点:

(1)、采用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具有远红外辐射强、电热转化效率高、表面温差小、耐腐蚀、耐候和抗老化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2)、采用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由于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具有宽度L,形成面接触的发热,形成面状发热体,使得蜗壳的表面的整体受热面均匀,不会出现局部除油效率低的情况,每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的长度、宽度以及迂回的线路走向可随意设计,能够有效增加发热面积以及有效利用空间,由静止到加热至使用状态只需30-120 秒,远红外线当量 30%~ 95%可调,使用寿命大于 10 万小时。

(3)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的两端以并联式分别接入电源保护盒5的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即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的一端以并联式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入端501,多个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的另一端以并联式接入电源保护盒的输出端502;并联连接克服串联连接中防止断其一点,而导致整体不发热的缺陷,而且并联结构能更有效地利用发热面积形成不同的迂回线路进行布满。

(4)覆盖PET绝缘膜7作为绝缘层,使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与外界隔离,避免水汽、灰尘等杂质腐蚀,有效起到防水、防尘效果,PET绝缘膜7成本低,厚度薄。

L为0.1mm或以上;宽度可调,根据蜗壳1的尺寸进行定制丝印不同宽度的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

第二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排油嘴3分别穿过复合膜10中的胶黏层8、塑料基层4以及PET绝缘膜7,而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绕开排油嘴设置;覆盖面积广,可以整体覆盖蜗壳1外表面,包括排油嘴3,通过复合膜整体通过设置穿孔9,适于排油嘴3穿过,不影响排油;由于排油嘴3周围也同样接近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而且能够使排油嘴3的周边也不会集聚油污,进一步去清油污垢。

胶黏层8均有耐高温性能,防止纳米碳素电热油墨条6在工作过程中将胶黏层8融化。

所述电源保护盒5的输入端501和输出端502分别对应连接有输入导线11和输出导线1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