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壳体泵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双壳体泵的泵芯柔性联接结构,属于双壳体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泵芯是双壳体泵特有的称谓。顾名思义,双壳体泵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主要包括叶轮外壳和中间段等部件,构成内壳体的各部件即为泵芯部件。现有双壳体泵的泵芯,为便于整体拆装,常用连接螺栓2将分段的泵芯部件1联接成一体,其结构见图1。虽然泵芯拆装过程中连接螺栓受力不大,但在泵工作过程中,由于连接螺栓为硬联接,会受到很大的工作力,致使连接螺栓断裂风险加大,严重影响泵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芯柔性联接结构,本结构既可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用于泵芯拆卸,又可降低工作应力,避免连接螺栓断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泵芯柔性联接结构,包括构成泵芯的各泵芯部件,各泵芯部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螺栓一端埋设于泵芯部件内,连接螺栓另一端外露并设有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上套设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被夹紧于锁紧螺母和与锁紧螺母最近的泵芯部件之间;碟形弹簧最大有效变形量大于泵工作过程中产生应力使碟形弹簧产生的变形量。
进一步地,所述碟形弹簧为相同的两个,两碟形弹簧朝向相同并叠合在一起;或者背靠背压紧在一起;或者面对面扣合在一起。
每个碟形弹簧上设有2-4个通气孔,两碟形弹簧上通气孔数量相同且围绕中心均匀分布,两碟形弹簧通气孔交错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泵芯柔性联接结构,螺栓配套碟形弹簧使用,形成柔性联接,既可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用于泵芯拆卸固定,又可在泵工作过程中依靠碟形弹簧的变形降低工作应力,避免螺栓断裂,提高了泵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碟形弹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泵芯柔性联接结构,包括构成泵芯的各泵芯部件1,各泵芯部件1通过连接螺栓2固定连接;连接螺栓2一端埋设于泵芯部件1内,连接螺栓2另一端外露并设有锁紧螺母3。所述连接螺栓2上套设有碟形弹簧4,碟形弹簧4被夹紧于锁紧螺母3和与锁紧螺母最近的泵芯部件1之间;碟形弹簧4最大有效变形量大于泵工作过程中产生应力使碟形弹簧产生的变形量。图中箭头表示应力方向。
为了更好地降低工作应力,在连接螺栓上位于碟形弹簧和泵芯部件之间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为橡胶,橡胶垫片可以同时避免工作过程中因为应力产生异响。
所述碟形弹簧4根据应力大小可以为不同的数量,如1-4个均可,实施例为相同的两个,两碟形弹簧朝向相同并叠合在一起;或者朝向相反,此时可以背靠背压紧在一起,或者面对面扣合在一起,这根据工作应力大小决定。
参见图3,每个碟形弹簧4上设有2-4个通气孔5,两碟形弹簧上通气孔数量相同且围绕中心均匀分布,两碟形弹簧通气孔交错布置。通气孔的设置可以在两碟形弹簧组合时避免两者之间存在气体,使两碟形弹簧在装配后能够压紧得更好,避免两碟形弹簧之间空气的存在影响受力下变形量的准确确定。
最后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