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泵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86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软管泵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泵,具体讲就是软管泵的壳体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软管泵广泛使用在化工等工业领域,其基本结构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软管,由主轴驱动转动的转子支架带动滚轮挤压软管来泵送介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辊轮与软管的频繁挤压,在壳体内的温度较高,这样过高的温度环境对轴承、软管的部件的使用寿命都有严重的不利影响,频繁的检修也会导致设备停运而耽误正常的生产计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泵壳体,在正常的泵送介质过程中,泵体的温度有效降低,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管泵壳体,包括周向围壁和后端盖,后端盖的中部有套管状的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旁侧的后端盖的板面上开设有连通后端盖内外的通风孔。

上述通风孔的开设,为将软管泵壳体内外的冷热空气交换提供了可能,在正常工作时,转子旋转对壳体内的气流产生扰动,这样气流的扰动就促进了泵腔内外冷热气流的交换,进而降低了泵壳内温度的将对,整个壳体的温度也得以降低,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附图说明

图1、2、3为软管泵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软管泵壳体的后视图;

图5为软管泵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软管泵壳体,包括周向围壁10和后端盖20,后端盖20的中部有套管状的轴承座30,所述的轴承座30旁侧的后端盖20的板面上开设有连通后端盖20内外的通风孔211。轴承从轴承座30的孔中穿过,通风孔211的开设使软管泵壳体内外的冷热空气交换可以正常流通,而且在正常工作时,转子旋转对壳体内的气流产生扰动,这样气流的扰动就促进了泵腔内外冷热气流的交换,进而降低了泵壳内温度的将对,整个壳体的温度也得以降低,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30旁侧的后端盖20的板面包括在轴向方向间隔错位布置的单元板,相邻的单元板之间有过渡板连接。

优选的,后端盖20上的单元板包括内凸单元板21,内凸单元板21上开设有通风孔211。内凸单元板21可以增加后端盖的强度,通风孔211连通壳体内外,实现冷热气流的交换。

所述的内凸单元板21为扇形,内凸单元板21的扇形的径向方向的两端弧形边与后端盖20的基板呈轴向间隔布置,内凸单元板21的扇形周向方向上的两侧直边由过渡板40与后端盖20的基板连接,过渡板40上开设有通孔41。通孔41的设置,使得壳体内部的气流具有沿着周向方向通路流动壳体外部,同时壳体外部的冷空气沿相对侧的通孔41进入壳体内,再加上连通壳体内外的通风孔211和内凸单元板21与轴承座30之间还有间隙22,这样壳体内的温度混合均匀,有利于轴承、软管等部件的降温。

由于软管受到长时间挤压或腐蚀核能会出现破裂的现象,破裂之后软管内的介质流入壳体内,后端盖20的板面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后端盖20内外的连通孔23,连通孔23与周向围壁10的内壁面顺延衔接。这样在软管破裂未被发现之前,壳体内的介质可以从后端盖20的板面的底部开设的连通孔23流出,减少对壳体的腐蚀,在连通孔23的外部还可以设置集料盒等部件收集泄漏介质;在没有介质流出的正常工作状态下,连通孔23也可以实现壳体内、外气流的连通,降低壳体内部的温度,延长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轴承座30有足够的强度,轴承座30整体为锥管状,外周为与后端盖20吻合的锥状,内孔用于安装轴承;或者,轴承座30为圆管状,在其外管壁与后端盖20之间设置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筋板亦可。

为了使壳体内部的的温度均匀,所述的内凸单元板21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布置2-6个,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显示的内凸单元板21是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通过间隙22、通风孔211和通孔41实现软管泵壳体在圆周方向、径向、轴向三个方向上的气流通路,使得壳体内得到有效地冷却,延长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