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装式比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813发布日期:2018-09-07 23:0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插装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装式比例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业机械、林业机械、石油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中大量应用了多路换向阀用于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多路换向阀一般为三位六通形式,多为铸件形式,或者是片式多路换向阀或者是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每一联换向阀为八槽结构,部流道十分复杂、造成整体体积庞大、重量大、且成本高;并且随着液压油路的复杂性,现有的多路换向阀不适合进行集成性的设计,为了满足复杂的液压油路,要通过很多软管将多路换向阀与其他功能阀块进行连接,使主机的管路复杂、且容易造成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集成设计、可以简化液压油路的插装式比例阀。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装式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阀体,所述插接阀体内设有左右贯穿的阀孔,所述阀孔内滑动连接有阀芯;所述插接阀体的外侧面上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与阀孔连通的b油口和第一通流孔,第二环形槽内设有与阀孔连通的p油口,第三环形槽内设有与阀孔连通的a油口和第二通流孔;所述插接阀体的左端安装有螺套,所述螺套内设有右端与所述阀孔连通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阀芯的左端螺纹连接的传动杆;所述阀孔的左端安装有间隙套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的螺堵,所述安装孔内在传动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右端与螺堵之间设有套接在传动杆上的第一弹簧座,且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右端穿过螺堵伸入阀孔中用于在阀芯向左运动时通过第一弹簧座压缩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与堵头之间设有套接在传动杆上的第二弹簧座,所述传动杆的左端设有凸肩用于在阀芯带动传动杆向右运动时通过第二弹簧座压缩复位弹簧;所述螺套的外侧面上设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四环形槽内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x液控油口,所述阀孔的右端为y液控油口;

所述阀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三通流孔,所述第三通流孔的右端与所述y液控油口连通,所述阀芯的侧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所述第一凸肩与所述螺堵之间形成左控腔;所述第一凸肩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通流槽,所述第二凸肩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环形通流槽,所述阀芯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环形通流槽与第三通流孔的第五通流孔,以及用于连通第二环形通流槽和第三通流孔的第六通流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插装阀工作时x液控油口和y液控油口均与油箱相通时,此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a油口和b油口的油液均与y液控有口连通进行卸荷;当x液控油口回油且y液控油口通入压力油时,阀芯在y液控油口的压力作用下自中间位置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向左移动,第一环形通流槽与第一通流孔逐渐断开,且第二环形通流槽与第二通流孔逐渐断开,这样阀芯就断开a油口、b油口与第三通流孔的连通停止卸荷;同时阀芯将b油口逐渐打开,b油口的开度与y液控油口的控制压力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液控比例来控制b油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b油口的流量;当y液控油口回油且x液控油口通入压力油时,压力油依次通过安装孔和螺堵与传动杆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左控腔内推动阀芯自中间位置向右运动,复位弹簧在传动杆的作用下开始压缩,第一环形通流槽与第一通流孔逐渐断开,且第二环形通流槽与第二通流孔逐渐断开,这样阀芯就断开a油口、b油口与第三通流孔的连通停止卸荷;同时阀芯将a油口逐渐打开,a油口的开度与x液控油口的控制压力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液控比例控制a油口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a油口的流量;该插装阀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集成设计、可以简化液压油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所述b油口依次通过第一通流孔、第一环形通流槽、第五通流孔、第三通流孔与y液控油口连通,所述a油口依次通过第二通流孔、第二环形通流槽、第六通流孔、第三通流孔与y液控油口连通,且p油口与a油口和b油口均不相通;所述阀芯处于左位时,所述p油口与b油口连通;所述阀芯处于右位时,所述p油口与a油口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为插装式设计,体积紧凑、简单、合理,可以比例控制a油口、b油口的输出流量及进行中位对a油口、b油口的卸荷。

(2)通过液控实现控制p油口与a油口、b油口的连通面积,不像现有技术中的多路阀一样还要控制a油口或b油口与t油口的连通,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液压油路更加简洁,方便利用其它种类的插装阀进行集成式设计,可以简化整体液压系统的油路,从而降低整体液压系统复杂程度、缩小液压阀及阀块的体积和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时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插装式比例阀,包括插接阀体9,所述插接阀体9内设有左右贯穿的阀孔901,所述阀孔901内滑动连接有阀芯8;所述插接阀体9的外侧面上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槽902、第二环形槽903、第三环形槽904,所述第一环形槽902内设有与阀孔901连通的b油口92和第一通流孔9b,第二环形槽903内设有与阀孔901连通的p油口93,第三环形槽904内设有与阀孔901连通的a油口91和第二通流孔9c;所述插接阀体9的左端安装有螺套1,所述螺套1内设有右端与所述阀孔901连通的的安装孔1c,所述安装孔1c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阀芯8的左端螺纹连接的传动杆3;所述阀孔901的左端安装有间隙套接在所述传动杆3上的螺堵7,所述安装孔1c内在传动杆3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右端与螺堵7之间设有套接在传动杆3上的第一弹簧座6,且所述第一弹簧座6的右端穿过螺堵7与传动杆3的间隙伸入阀孔901中用于在阀芯8向左运动时通过第一弹簧座6压缩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的左端与堵头11之间设有套接在传动杆3上的第二弹簧座2,所述传动杆3的左端设有凸肩用于在阀芯8带动传动杆3向右运动时通过第二弹簧座2压缩复位弹簧4;所述螺套1的外侧面上设有第四环形槽101,所述第四环形槽101内设有与安装孔1c连通的x液控油口102,所述阀孔901的右端为y液控油口94;

所述阀芯8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三通流孔8c,所述第三通流孔8c的右端与所述y液控油口94连通,所述阀芯8的侧面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凸肩8d和第二凸肩8e,所述第一凸肩8d与所述螺堵7之间形成左控腔9d;所述第一凸肩803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通流槽84,所述第二凸肩8e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环形通流槽83,所述阀芯8内设有用于连通第一环形通流槽84与第三通流孔8c的第五通流孔8a,以及用于连通第二环形通流槽83和第三通流孔8c的第六通流孔8b。

如图1所示,当x液控油口102和y液控油口94皆与油箱相通时,阀芯8处于中间位置。此时,a油口91的油液经第一通流孔9b、第一环形通流槽84、第五通流孔8a、第三通流孔8c回到y液控油口94进行卸荷;b油口92的油液经第二通流孔9c、第二环形通流槽83、第六通流孔8b、第三通流孔8c回到y液控油口94进行卸荷;结合图3应用液压原理图来看,当本发明不工作时,可以对a油口、b油口进行卸荷,从而使液压系统中的第一平衡阀17a、第二平衡阀17b能可靠的处于截止状态,同时,p油口与a油口、b油口皆不相通。

当由外接液控使得x液控油口102回油且y液控油口94进油的情况下,阀芯8自中间位置向左移动并且阀芯8的左端顶住第一弹簧座6使得第一弹簧座6向左运动压缩复位弹簧4,第一环形通流槽84与第一通流孔9b逐渐断开,且第二环形通流槽83与第二通流孔9c逐渐断开,这样阀芯8就断开a油口91、b油口92与第三通流孔8c的连通停止卸荷;同时阀芯8将b油口92逐渐打开,b油口92的开度y液控油口94的控制压力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液控比例控制b油口92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b油口92的流量。

当由外接液控使得x液控油口102进油且y液控油口94回油的情况下,阀芯8自中间位置向右移动并且阀芯8带动传动杆3向右运动,传动杆3通过其左端的凸肩带动第二弹簧座2向右运动压缩复位弹簧4,第一环形通流槽84与第一通流孔9b逐渐断开,且第二环形通流槽83与第二通流孔9c逐渐断开,这样阀芯8就断开a油口91、b油口92与第三通流孔8c的连通停止卸荷;同时阀芯8将a油口91逐渐打开,a油口91的开度与x液控油口102的控制压力大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液控比例控制a油口91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a油口91的流量。

由图3所示,当x液控油口102回油、y液控油口94进油时,由y液控油口94的压力大小可以控制p油口93和b油口92的连通面积大小,从而控制b油口92的流量,油液由液压泵15出口经p油口93、b油口92、第二单向阀16b、进入液压缸18的有杆腔推动液压缸18向左运动,同时b油口92的压力控制第一平衡阀17a开启,液压缸18无杆腔的油液由第一平衡阀17a回油箱。

由图3所示,当x液控油口102进油、y液控油口94回油时,由x液控油口102的压力大小可以控制p油口93和a油口91的连通面积大小,从而控制a油口91的流量,油液由液压泵15出口经p油口93、a油口91、第一单向阀16a、进入液压缸18的无杆腔推动液压缸18向右运动,同时a油口91的压力控制第二平衡阀17b开启,液压缸18有杆腔的油液由第二平衡阀17b回油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