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开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工位开料机通过一个气管与真空泵相连,该一个气管同时控制所述双工位开料机的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进气与出气,当所述真空泵开启时,这就造成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真空度不能够单独控制,由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均是通过内部的真空吸附作用固定待加工物件的,因此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不能够被控制独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该装置专门为双工位开料机的真空分流进行结构设计,具有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真空状态能够被独立控制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包括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管,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分流装置,所述真空分流装置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的一端和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工位机床,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工位机床。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分流装置为方形且中空的封闭金属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电磁阀、蝶阀或球阀的一种;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电磁阀、蝶阀或球阀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下部开设有外螺纹接口,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的上部开设有内螺纹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工位机床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右侧面安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气阀相连,所述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阀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气阀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阀的连接方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上连接有压力表,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上连接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沿所述真空分流装置的后侧面的两端向两侧分别一体延伸有L形的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有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有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与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真空泵单独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真空度能够被单独控制,由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均是通过内部的真空吸附作用固定待加工物件的,因此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能够被独立控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管接头;2-真空分流装置;3-第一控制开关;4-第二控制开关;5-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6-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7-进气口;8-凸耳;9-压力表;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传统的双工位开料机通过一个气管与真空泵相连,该一个气管同时控制所述双工位开料机的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进气与出气,当所述真空泵开启时,这就造成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的真空度不能够单独控制,由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均是通过内部的真空吸附作用固定待加工物件的,因此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及第二工位机床不能够被独立控制工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开料机真空分流装置,包括管接头1,所述管接头1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管,所述管接头1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分流装置2,所述真空分流装置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的一端和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6的一端,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工位机床,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工位机床;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上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3,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6上连接有第二控制开关4。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分流装置2以及工位机床连接管将所述工位机床内部抽真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工位机床的真空状态,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开启时,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内持续为真空状态,正常工作;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关闭时,所述第一工位机床内进气,真空状态消失,停止工作。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的作用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的作用相同。
具体实施时,所述真空分流装置2为方形且中空的封闭金属体。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为电磁阀、蝶阀或球阀的一种;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为电磁阀、蝶阀或球阀的一种。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为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开关4为第二电磁阀。电磁阀具有灵敏度高,便于气动控制的优点。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下部开设有外螺纹接口,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的上部开设有内螺纹接口,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工位机床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相同。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右侧面安有进气口7与出气口10,所述进气口7通过气管与气体装置的气阀(一般是电磁阀)相连,所述出气口10通过气管与气阀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气阀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阀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气阀构成一个完整的气体控制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气阀构成一个完整的气体控制回路。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工位机床连接管5上连接有压力表9,所述第二工位机床连接管6上连接有压力表9。所述压力表9便于观察所述工位机床及工位机床连接管内的压力,利于及时发现管道漏气的情况。
沿所述真空分流装置2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向两侧一体延伸有L形的凸耳8,所述凸耳8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便于将所述真空分流装置2固定在开料机或其他设备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