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686发布日期:2019-09-13 22:3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带传动真空泵通常包括真空泵壳体01、中间轴02、轴套03、以及油封05,中间轴02从真空泵壳体01上方的轴孔插入并位于真空泵壳体01的内部,轴套03外套于中间轴02的外周,油封05外套于中间轴02的外周且位于真空泵壳体01的轴孔上方位置,在真空泵壳体01的外周开设有进油孔04,进油孔04与真空泵壳体01的轴孔相通,从进油孔04进入真空泵壳体01内部的润滑油分为三个油路,其中第一油路041经过轴套03的内壁与中间轴0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向上,并最终到达上方油封05的位置,且由于油封下缘051的阻挡而很难甚至不会有润滑油进入中间轴02的中间轴孔022中,第二油路042沿径向经过中间轴02径向上开设的通油孔021进入中间轴02的中间轴孔022中,第三油路043经过轴套03的内壁与中间轴0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出;其中,在第一油路041上,由于油封下缘051的阻挡,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很难甚至不会有润滑油进入中间轴02的中间轴孔022中,当遇到上方油封05的阻挡后,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又会对后期向上流的润滑油造成阻挡,导致第一油路润滑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壳体、中间轴、轴套、以及油封,所述油封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中间轴从真空泵壳体上方的轴孔插入并位于真空泵壳体的内部,轴套位于轴孔的内部且外套于中间轴的外周,油封外套于中间轴的外周且位于轴孔的上方外部位置,在真空泵壳体的外周径向开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真空泵壳体的轴孔连通,从进油孔进入真空泵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分为三个回油油路,其中第一回油油路经过轴套的内壁与中间轴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及轴套的外壁与轴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上,并最终到达上方油封下表面的位置,然后沿着中间轴上方径向开设的第一通油孔进入中间轴的中间轴孔中,第二回油油路依次经过轴套中部径向开设的轴套孔、中间轴中部径向开设的第二通油孔进入中间轴的中间轴孔中,第三回油油路经过轴套的内壁与中间轴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及轴套的外壁与轴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油孔的孔径,所述第二通油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轴套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孔的上端部位于所述油封的下表面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在轴孔的内部偏心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油封包括油封内环及油封外环,所述油封内环位于所述油封外环的径向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油封内环包括内环芯子及内环封体,所述内环芯子的截面弯折成直角状且整体被包裹于所述内环封体的内部;所述油封外环包括外环芯子及外环封体,所述外环芯子的截面呈竖直状且整体被包裹于所述外环封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油封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真空泵壳体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为阶梯轴。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为锥形孔,且沿径向外侧至径向内侧的方向所述进油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油孔为阶梯孔,且位于径向外侧的孔径大于位于径向内侧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油封的下表面设置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同时通过从进油孔进入真空泵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分成的三个回油油路实现润滑油的回油过程,避免由于第一油路中油封下缘的阻挡而导致的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很难甚至不能进入中间轴的中间轴孔中,同时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又会对后期向上流的润滑油造成阻挡,导致第一油路润滑回油不畅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皮带传动真空泵的回油结构,包括真空泵壳体1、中间轴2、轴套3、以及油封5,油封5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中间轴2从真空泵壳体1上方的轴孔6插入并位于真空泵壳体1的内部,轴套3位于轴孔6的内部且外套于中间轴2的外周,油封5外套于中间轴2的外周且位于轴孔6的上方外部位置,在真空泵壳体1的外周径向开设有进油孔4,进油孔4与真空泵壳体1的轴孔6连通,从进油孔4进入真空泵壳体1内部的润滑油分为三个回油油路,其中第一回油油路41经过轴套3的内壁与中间轴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及轴套3的外壁与轴孔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上,并最终到达上方油封5下表面的位置,然后沿着中间轴2上方径向开设的第一通油孔22进入中间轴2的中间轴孔23中,第二回油油路42依次经过轴套3中部径向开设的轴套孔31、中间轴2中部径向开设的第二通油孔21进入中间轴2的中间轴孔23中,第三回油油路43经过轴套3的内壁与中间轴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及轴套3的外壁与轴孔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出,从而同时通过从进油孔进入真空泵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分成的三个回油油路实现润滑油的回油过程,避免由于第一回油油路41中油封下缘的阻挡而导致的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很难甚至不能进入中间轴的中间轴孔中,同时前期流上来的润滑油又会对后期向上流的润滑油造成阻挡,导致第一回油油路41润滑回油不畅的缺陷。

具体地,进油孔4的孔径大于第二通油孔21的孔径,第二通油孔21的孔径大于轴套孔31的孔径,将进油孔4设置为孔径最大,从而方便润滑油液进入真空泵壳体1内部,将轴套孔31设置为孔径最小,从而方便润滑油液在轴套孔31位置的停留,进而便于润滑油液进入轴套3的内壁与中间轴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以及轴套3的外壁与轴孔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润滑充分完全。

具体地,中间轴孔23的上端部位于油封5的下表面上方位置,从而便于经由第一回油油路41进入的润滑油在到达上方油封5下表面的位置后能够沿着中间轴2上方径向开设的第一通油孔22进入中间轴2的中间轴孔23中。

具体地,中间轴2在轴孔6的内部偏心转动,从而保证在偏心转动的同时实现油液的润滑回油。

具体地,油封5包括油封内环51及油封外环52,油封内环51位于油封外环52的径向内部,密封效果更好、组装拆卸方便、节约更换成本。

具体地,油封内环51包括内环芯子54及内环封体53,内环芯子54的截面弯折成直角状且整体被包裹于内环封体53的内部;油封外环52包括外环芯子56及外环封体55,外环芯子56的截面呈竖直状且整体被包裹于外环封体55的内部,从而进一步保证油封结构稳定和安装牢固。

具体地,油封5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真空泵壳体1抵接,从而实现第一回油油路41中留上来的润滑油能够沿着中间轴2上方径向开设的第一通油孔22进入中间轴2的中间轴孔23中。

具体地,中间轴2为阶梯轴,以满足轴向定位和安装的需求。

具体地,进油孔4为锥形孔,且沿径向外侧至径向内侧的方向进油孔4的孔径逐渐减小,从而进一步保证润滑油液能够从进油孔4顺利进入真空泵壳体1内部。

具体地,第二通油孔21为阶梯孔,且位于径向外侧的孔径大于位于径向内侧的孔径,从而便于尽可能多地接收从第二回油油路42中经过轴套3中部径向开设的轴套孔31进入的润滑油液,进一步减轻润滑油液过多汇聚于孔径最小的轴套孔31位置而导致的油压过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