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8334发布日期:2019-12-17 21: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大部分双级真空泵泵体为分体式结构(以下简称为分体式泵体),参照附图1,传统的分体式泵体由前盖板1a、前级定子2a、中壁3a、后级定子4a和后盖板5a依次叠装形成泵体的主体结构,在将泵体安装到支架上时,先通过短螺钉6a将其中两对相邻的零件分别固定,再通过长螺钉7a将整套泵体组合固定到支架上。分体式的设计使得前盖板1a、中壁3a等关键零件能够通过单独淬火的方式提高硬度,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而每个零件相互贴合的表面也可以通过平面磨工艺获得,但是5个零件只是通过螺钉进行简单的固定,组装时各零件的安装位置是通过人工调整确定的,这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借助一定的辅具来完成,如果调整不好,有可能造成真空度不足或卡机,因此当泵体损坏需要拆卸更换时,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和一定的辅具才能保证将真空泵修复到正常状态,维修难度高。

目前也有一部分真空泵泵体通过将某些零件合并成一个零件并加以定位销辅助的结构(以下简称为整体式泵体)来较好的解决维修难的问题,参照附图2,这种整体式泵体由前盖板1b、整体定子2b和后盖板3b依次叠装形成泵体的主体结构,其中整体定子2b是通过将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合并成一个零件得到的,在将泵体安装到支架上时,先通过定位销4b将各个零件进行精确定位,再通过长螺钉5b将整个泵体固定到支架上。这种设计使得维修人员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也不需要借助特定的辅具,即可很好地完成真空泵泵体的更换,但是这种整体式泵体存在以下缺点:一是整体定子2b中两个做为定子泵腔的凹槽槽底根部a、b在机械加工时不容易清角,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较大概率的卡机故障,且整套泵体的装配精度几乎完全依赖于产品的精加工水平,很难通过后期的调整来进行微调,因此对零件的加工要求高;二是由于零件上的定位销孔加工精度要求高,而淬火后的材料硬度高难加工,因此前盖板和中壁等关键零件和关键部位就不能通过淬火的方式提高硬度,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真空性能可能会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结合分体式泵体和整体式泵体的优势,既能降低加工要求和加工难度,并保持对关键零件进行淬火等热处理方式来提高硬度延长使用寿命,又能降低维修难度,甚至使普通用户自己维修也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包括由前盖板、前级定子、中壁、后级定子和后盖板5个零件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主体,前盖板与真空泵的支架相邻,其中前盖板与前级定子之间通过至少2个一号短螺钉固定,中壁与后级定子之间通过至少2个二号短螺钉固定,至少3个长螺钉从后盖板一侧穿入将泵主体固定在支架上,泵主体的5个零件上分别设有螺钉孔相连形成与长螺钉匹配的长螺钉孔,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2个所述长螺钉孔内设有空心定位销,所述空心定位销穿设在前级定子、中壁、后级定子和后盖板中,长螺钉从空心定位销中穿过。

这种组合式泵体保留了传统分体式泵体的零件结构,同时结合了整体式泵体的定位销结构,其中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之间的精确定位组装在出厂前由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一定的辅具完成,在泵体出厂后的拆装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将这两个组合体拆分开,而更换真空泵泵体的时候,只需要先通过定位销将这两个组合体和后盖板三者之间进行精确定位,再通过长螺钉将整套泵体固定到支架上即可,即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维修人员,甚至普通用户,也不需要借助特定的辅具,就能轻松完成并保证将真空泵修复到正常状态。因此这种组合式泵体既能保持对关键零件进行淬火等热处理方式来提高硬度延长使用寿命,且不存在机械加工难清角的问题,又能降低维修难度,甚至使普通用户自己维修也成为可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中,所述空心定位销分为外径相同的一号定位销、二号定位销,一号定位销穿设在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中,二号定位销穿设在后级定子和后盖板中。

进一步的,在上述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中,所述长螺钉孔中设有空心定位销的部分为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的孔径大于长螺钉孔的孔径,空心定位销与定位销孔之间过渡配合。过渡配合能使各零件的定位销孔之间具有较好的对中性和同轴度,使各零件定位精确,且易于拆卸、装配。

进一步的,在上述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中,位于中壁部位的定位销孔段的孔径大于其他部位定位销孔的孔径,该部位定位销孔段不起定位作用。中壁的定位销孔段不起定位作用,而从前述的结构来看,前盖板不需要加工定位销孔,因此对这两个零件中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就不高,通过淬火等热处理方式来提高硬度后也不影响零件的加工。由于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这两个组合体已经先由短螺钉固定为一体,因此只要将前级定子与后级定子之间精确定位,就能保证这4个零件的精确定位。

作为优化的,在上述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中,所述一号短螺钉从前盖板一侧穿入固定前盖板与前级定子,前盖板上设置的是沉孔,前级定子上设置的是盲孔,相连形成与一号短螺钉匹配的一号短螺钉孔,将一号短螺钉隐藏在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二号短螺钉从中壁一侧穿入固定中壁与后级定子,中壁上设置的是沉孔,后级定子上设置的是盲孔,相连形成与二号短螺钉匹配的二号短螺钉孔,将二号短螺钉隐藏在中壁和后级定子中。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之间的精确定位组装是在出厂前由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一定的辅具完成的,一旦被拆开想再精确组装就比较麻烦了,本实用新型中一号短螺钉和二号短螺钉都是从支架一侧穿入的,且整个螺钉隐藏在零件中,而长螺钉是从后盖板一侧穿入的,因此在拆装泵体的时候,两个短螺钉的螺钉头不容易被发现,从而有效避免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这两个组合体被误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保留了传统分体式泵体的零件结构,同时采用整体式泵体的定位销结构,巧妙结合了两种结构的优势,既能避免机械加工难清角的问题,降低加工要求和加工难度,大幅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并保持对关键零件进行淬火等热处理方式来提高硬度延长使用寿命,使泵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证真空性能;又能有效降低产品的维修难度,即使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维修人员,甚至普通用户,也不需要借助特定的辅具,就能轻松完成泵体的更换并保证将真空泵修复到正常状态。

2、一号短螺钉和二号短螺钉都是从支架一侧穿入的,且整个螺钉隐藏在零件中,因此在拆装泵体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从而有效避免前盖板和前级定子、中壁和后级定子这两个组合体被误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体式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p处放大图。

图5为长螺钉孔和定位销孔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包括由前盖板1、前级定子2、中壁3、后级定子4和后盖板5五个零件依次叠装而成的泵主体,泵主体固定在真空泵的支架(图中未画出)一侧,前盖板1与支架相邻。泵主体中,前盖板1与前级定子2之间通过至少2个一号短螺钉61固定成一个组合体,本实施例中一号短螺钉61的数量为2个(图中未画出),中壁3与后级定子4之间通过至少2个二号短螺钉62固定成一个组合体,本实施例中二号短螺钉62的数量为2个(图中未画出),再通过至少3个长螺钉7从后盖板5一侧穿入将这两个组合体与后盖板5组合成完整的泵主体并固定在支架上,本实施例中长螺钉7的数量为3个(图中未画出),泵主体的5个零件上分别设有螺钉孔相连形成与长螺钉7匹配的长螺钉孔70。

如图4所示,为了安装泵体时能简单实现泵主体各零件的精确定位,至少其中2个上述长螺钉孔70内设有空心定位销,本实施例中设有空心定位销的长螺钉孔70为2个(图中未画出),空心定位销穿设在前级定子2、中壁3、后级定子4和后盖板5中,长螺钉7从空心定位销中穿过。空心定位销分为外径相同的一号定位销81、二号定位销82,一号定位销81穿设在前级定子2、中壁3和后级定子4中,二号定位销82穿设在后级定子4和后盖板5中。如图5所示,长螺钉孔70中设有空心定位销的部分为定位销孔80,定位销孔80的孔径大于长螺钉孔70的孔径,空心定位销与定位销孔80之间过渡配合。其中位于中壁3部位的定位销孔段80’的孔径大于其他部位定位销孔80的孔径,该部位定位销孔段80’不起定位作用,加工精度要求低,进行淬火等热处理方式来提高硬度后也不影响零件的加工。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前盖板1和前级定子2、中壁3和后级定子4这两个组合体被误拆,难以重新精确组装,一号短螺钉61从前盖板1一侧穿入固定前盖板1与前级定子2,前盖板1上设置的是沉孔,前级定子2上设置的是盲孔,相连形成与一号短螺钉61匹配的一号短螺钉孔,将一号短螺钉61隐藏在前盖板1和前级定子2中;同样,二号短螺钉62从中壁3一侧穿入固定中壁3与后级定子4,中壁3上设置的是沉孔,后级定子4上设置的是盲孔,相连形成与二号短螺钉62匹配的二号短螺钉孔,将二号短螺钉62隐藏在中壁3和后级定子4中。这样在拆装泵体的时候,两个短螺钉的螺钉头不容易被发现,从而有效避免误拆。

本实用新型双级真空泵组合式泵体的安装方式如下:

在泵体出厂前,由专业技术人员借助一定的辅具将前盖板1和前级定子2之间、中壁3和后级定子4之间进行精确定位并分别通过短螺钉固定;在泵体安装或更换时,先将一号定位销81插入前级定子2的定位销孔中,将中壁3和后级定子4的组合体对准一号定位销81插入,再将二号定位销82插入后级定子4的定位销孔中,将后盖板5对准二号定位销82插入,从而完成两个组合体和后盖板5三者之间的精确定位,最后通过长螺钉7从后盖板5一侧穿入将三者组合成完整的泵主体并固定在支架上,完成泵体的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快捷,操作人员无需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无需借助特定的辅具就能轻松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