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
背景技术:
喘振现象是透平机的固有缺点,这种具有一定能量的气流脉冲可使透平真空泵高速转子失稳、振动加大,严重时发出轰鸣声和刺耳噪音,同时伴有机身强烈振动,入口真空度、主机电流发生剧烈波动。若在喘振工况下持续工作,而不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那么产生的后果将十分危险,甚至可能使设备无法修复,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防止主机进入喘振工况是关键,当透平机出现喘振信号时,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主机入口管道上的防喘调节装置来避开喘振点。但现有技术的防喘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噪声,影响设备使用环境,尤其是周围为非工业区时缺点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消声减噪设计结构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包括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的筒体采用网状结构,内筒外侧设置与其同轴的外筒,外筒与内筒之间构成的圆环空腔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板、右密封板,右密封板、外筒、左密封板之间构成密封边界,右密封板、左密封板分别与内筒密封连接,所述圆环空腔内填充设置消声棉,右密封板外侧连接设置侧网板,内筒左端连接设置用于与透平真空泵入口管道连接的长颈法兰。
所述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其特征在于右密封板与侧网板之间连接设置一组加强筋,加强筋右密封板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网板外侧配合设置压紧板,侧网板、压紧板通过螺栓紧固在右密封板上。
所述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设计新颖、构思合理,具有气体阻损小、减噪消声效果好、占地空间小等特点,将防喘与消声结构进行综合设计,当控制系统通过消声防喘装置来调节真空泵运行工况避开喘振点时不会发生异常噪声,可提高透平真空泵的适用广泛性,能有效预防设备喘振发生、降低噪声排放,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我国造纸真空系统升级创造了有利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网板、2-右密封板、3-内筒、4-外筒、5-左密封板、6-长颈法兰、7-消声棉、8-压紧板、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内筒3的筒体采用网状结构,外筒4与内筒3同轴设置,外筒4与内筒3之间构成的圆环空腔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板5、右密封板2,右密封板2、外筒4、左密封板5之间构成密封边界,右密封板2、左密封板5分别与内筒3密封连接,右密封板2、外筒4、左密封板5围接构成的空腔内填充设置消声棉7,右密封板2外侧连接设置侧网板1,右密封板2与侧网板1之间连接设置一组加强筋9,加强筋9右密封板2之间固定连接,侧网板1外侧配合设置压紧板8,侧网板1、压紧板8通过螺栓紧固在右密封板2上,内筒3左端连接设置长颈法兰6用于与透平真空泵入口管道连接;装置工作时,新鲜空气如图1箭头所示方向透过侧网板1吸入,经过消声降噪后进入透平真空泵入口管道,用于防止透平真空泵进入喘振状态,当造纸真空系统的工艺管线中真空度、气量发生变化,致透平真空泵原设计的性能下降、机组发出喘振噪声,此时利用该防喘装置补充新鲜空气,使喘振性能点偏移,保护主机稳定运行
上述实施例中:在侧网板1与右密封板2之间设计若干加强筋9,如图2所示,气体从侧网板1吸入时得到缓冲,并可以防止侧网板1因吸入气量过大而发生变形;侧网板1外侧配合设置压紧板8,并通过螺栓紧固在右密封板2上,可确保侧网板1吸入气量稳定无波动,该可拆式结构也有利于长期使用后的检修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外筒4尺寸与长颈法兰6尺寸按一定比例设计,气体阻损小、消音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网板1优选20目的不锈钢细网,不仅具有一定的刚性,还可以防止污物吸入;所述内筒3的筒体优选较侧网板1网孔更粗的不锈钢网卷制。所述的消声棉7优选超细玻璃棉消音材料。
本专利方案所述的透平真空泵入口消声防喘装置,总体上具有结构简单、气体阻损小、消音效果好、占地空间小等特点,将防喘与消声结构进行综合设计,可提高透平真空泵的适用广泛性,有效预防设备喘振发生、降低噪声排放,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我国造纸真空系统升级创造了有利环境。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