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2584发布日期:2020-06-23 19:2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泵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泵组系统。



背景技术:

并联泵组,将两台或两台以上泵的吸入口与吸入口、排出口与排出口相连通所组成的泵组。这种输油泵组的各台泵同时工作,称为泵并联工作。在输送距离不长,输送高程不大,但要求提高输油流量的情况下,常采用并联泵组工作。例如公开号为cn207315632u的预制循环泵组装配单元,包括预制框架和预制泵组,预制框架由底装框架、顶装框架和框架立柱固定连接构成,底装框架平面内固定连接有泵组底座,泵组底座与底装框架固定连接为一整体,泵组底座上固定配置有泵体限位器,泵组底座上固定连接惰性减震块,泵体机座固定连接在惰性减震块上,泵体限位器共同限位惰性减震块与泵体机座在泵组底座上;预制泵组由两台以上十台以下数量的循环水泵同平面平行排列;循环水泵的电机机体固定连接到泵体机座上。该装置的安装形式较为固定,可用泵组单元少,在遇到需要较大供应量或空间有限而需要多组泵组单元时,该装置使用较为受限,可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组系统,可以根据工况使用多组泵组单元,安装方便,进而满足大流量的输出供应和小流量输出供应,且空间利用率高,在有限空间内可使用多组泵组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泵组系统,包括底板和底架,所述底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该泵组系统还包括支撑板、套框、上支架、泵体安装板、泵组ⅰ和泵组ⅱ,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上端的中部,所述套框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套框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所述上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上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底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泵体安装板,所述泵组ⅰ固定连接在位于底板上的三个泵体安装板上,每个上支架内均由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三个泵体安装板,所述泵组ⅱ设置有两个,两个泵组ⅱ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支架内,且与相应的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底板的四角设置穿孔,利用穿地螺栓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凹框,两个凹框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孔ⅰ,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ⅱ,所述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凹框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底架两侧的下端对应螺孔ⅰ均匀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螺孔ⅲ,所述底架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所述两个凸起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凹框内,相对应的螺孔ⅰ和螺孔ⅲ配合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架上端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凸起之间,所述两个上支架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凸起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支撑板包括安装座和立板,所述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的中部,所述套框套滑在所述立板上,其上端与所述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套框包括套架、固定板和定位套,所述套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套架上表面与所述立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套架上表面面积相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上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套架包括立板、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立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上滑套和下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上滑套的上表面与所述立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固定板完全覆盖所述上滑套上表面,所述立板的两侧均等距设置有三个定位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定位套包括安装板和半对称扣环,所述半对称扣环设置有两个,两个半对称扣环上下对称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相应位置,两个泵组ⅰ的内端置于相应的半对称扣环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上支架包括外板、内板、外通孔、内通孔ⅰ、内通孔ⅱ、上板和中板,所述上板和中板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在外板和内板之间,所述外板上设置有外通孔,所述内板由上至下设置有内通孔ⅰ和内通孔ⅱ,所述泵体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ⅳ,其前后两端均等距设置有螺孔ⅴ,在泵体安装板两侧的下部均设置有孔,泵组ⅰ和泵组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螺孔ⅴ内,位于底板上的泵体安装板利用螺栓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ⅱ和螺孔ⅳ内固定,位于上支架内的泵体安装板利用螺栓穿过上板、中板或底架以及对应的孔内进行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泵组ⅰ包括泵体ⅰ、连通管ⅰ和连接板ⅰ,所述泵体设置有三个,三个泵体的输出管连接在连通管ⅰ上,每个泵体ⅰ的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ⅰ,泵体ⅰ利用螺栓穿过连接板ⅰ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ⅴ内进行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所述泵组ⅱ包括泵体ⅱ、连通管ⅱ、三通连接管和连接板ⅱ,所述泵体ⅱ设置有三个,三个泵体ⅱ的输出管连接在所述连通管ⅱ上,所述泵体ⅱ的输入管均连接有连接管,每个泵体ⅱ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ⅱ,所述泵体ⅱ利用螺栓穿过连接板ⅱ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ⅴ内进行固定,所述连通管ⅱ穿过对应的外通孔,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双通管的两端放置在对应的半对称扣环内,位于下侧的两个三通连接管的单通管分别穿过对应的内通孔ⅰ和内通孔ⅱ。

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设置有一个泵组单元泵组ⅰ和两个泵组单元泵组ⅱ,可根据流量输出要求选择使用泵组单元的数量,在使用两个以上泵组单元时,泵组间为轴向叠加关系,更为节省关系,且整个装置采用叠加安装的方式,安装拆卸都极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泵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套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的套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的套框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泵体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泵组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泵组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穿地螺栓1-1;凹框1-2;螺孔ⅰ1-3;螺孔ⅱ1-4;底架2;凸起2-1;螺孔ⅲ2-2;安装部2-3;支撑板3;安装座3-1;立板3-2;套框4;套架4-1;立板4-1-1;上滑套4-1-2;下滑套4-1-3;固定板4-2;定位套4-3;安装板4-3-1;半对称扣环4-3-2;上支架5;外板5-1;内板5-2;外通孔5-3;内通孔ⅰ5-4;内通孔ⅱ5-5;上板5-6;中板5-7;泵体安装板6;螺孔ⅳ6-1;螺孔ⅴ6-2;孔6-3;泵组ⅰ7;泵体ⅰ7-1;连通管ⅰ7-2;连接板ⅰ7-3;泵组ⅱ8;泵体ⅱ8-1;连通管ⅱ8-2;三通连接管8-3;连接板ⅱ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泵组系统,包括底板1和底架2,所述底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该泵组系统还包括支撑板3、套框4、上支架5、泵体安装板6、泵组ⅰ7和泵组ⅱ8,所述支撑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2上端的中部,所述套框4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套框4与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所述上支架5设置有两个,两个上支架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2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底板1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泵体安装板6,所述泵组ⅰ7固定连接在位于底板1上的三个泵体安装板6上,每个上支架5内均由上至下固定连接有三个泵体安装板6,所述泵组ⅱ8设置有两个,两个泵组ⅱ8分别设置在两个上支架5内,且与相应的安装板6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板1的四角设置穿孔,利用穿地螺栓1-1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凹框1-2,两个凹框1-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螺孔ⅰ1-3,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ⅱ1-4,所述底架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凹框1-2内。

当安装该装置时,可根据需求选取合适位置先利用穿地螺栓1-1将底板1固定在地面上,并以此为基础搭建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底架2两侧的下端对应螺孔ⅰ1-3均匀设置有相同数量的螺孔ⅲ2-2,所述底架2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设置有凸起2-1,所述两个凸起2-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凹框1-2内,相对应的螺孔ⅰ1-3和螺孔ⅲ2-2配合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架2上端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部2-3,所述支撑板3固定连接在两个凸起2-1之间,所述两个上支架5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凸起2-1上,凹框1-2和凸起2-1的设置方便底板1和底架2和安装时的定位,以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慢。

底板1和底架2作为基础安装件,当输出流量较小时直接在底板1上安装泵组ⅰ7即可,当输出流量较大时再根据需求安装支撑板3、套框4和上支架5,进而增加泵组ⅱ8的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的输出流量。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板3包括安装座3-1和立板3-2,所述立板3-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3-1的中部,所述套框4套滑在所述立板3-2上,其上端与所述立板3-2的上端固定连接。

支撑板3和套框4为辅助结构,用于在使用泵组ⅱ8后对其起到支撑作用,使装置更加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套框4包括套架4-1、固定板4-2和定位套4-3,所述套架4-1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板3-2上,用此方式安装更为方便,所述套架4-1上表面与所述立板3-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固定板4-2的下表面与所述套架4-1上表面面积相同,所述固定板4-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3-2的上端,进而将套框4固定在立板3-2上,安装方便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五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套架4-1包括立板4-1-1、上滑套4-1-2和下滑套4-1-3,所述立板4-1-1设置有两个,两个立板4-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滑套4-1-2和下滑套4-1-3,所述上滑套4-1-2和下滑套4-1-3滑动连接在所述立板3-2上,所述上滑套4-1-2的上表面与所述立板3-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固定板4-2完全覆盖所述上滑套4-1-2上表面,所述立板4-1-1的两侧均等距设置有三个定位套4-3。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六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定位套4-3包括安装板4-3-1和半对称扣环4-3-2,所述半对称扣环4-3-2设置有两个,两个半对称扣环4-3-2上下对称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3-1上,所述安装板4-3-1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4-1-1的相应位置,两个泵组ⅰ7的内端置于相应的半对称扣环4-3-2内。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二作进一步说明,所述上支架5包括外板5-1、内板5-2、外通孔5-3、内通孔ⅰ5-4、内通孔ⅱ5-5、上板5-6和中板5-7,所述上板5-6和中板5-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在外板5-1和内板5-2之间,所述外板5-1上设置有外通孔5-3,所述内板5-2由上至下设置有内通孔ⅰ5-4和内通孔ⅱ5-5,所述泵体安装板6的左右两侧均等距设置有多个螺孔ⅳ6-1,其前后两端均等距设置有螺孔ⅴ6-2,在泵体安装板6两侧的下部均设置有孔6-3,泵组ⅰ7和泵组ⅱ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螺孔ⅴ6-2内,位于底板1上的泵体安装板6利用螺栓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ⅱ1-4和螺孔ⅳ6-1内固定,位于上支架5内的泵体安装板6利用螺栓穿过上板5-6、中板5-7或底架2以及对应的孔6-3内进行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九: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八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泵组ⅰ7包括泵体ⅰ7-1、连通管ⅰ7-2和连接板ⅰ7-3,所述泵体7-1设置有三个,三个泵体7-1的输出管连接在连通管ⅰ7-2上,每个泵体ⅰ7-1的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ⅰ7-3,泵体ⅰ7-1利用螺栓穿过连接板ⅰ7-3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ⅴ6-2内进行固定。

连通管ⅰ7-2与泵体ⅰ7-1的连接端均为法兰连接,三个三个泵体7-1可不完全使用,当使用数量小于三个时,连通管ⅰ7-2未使用的连接端可直接封堵。

具体实施方式十:

下面结合图1-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七或八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泵组ⅱ8包括泵体ⅱ8-1、连通管ⅱ8-2、三通连接管8-3和连接板ⅱ8-4,所述泵体ⅱ8-1设置有三个,三个泵体ⅱ8-1的输出管连接在所述连通管ⅱ8-2上,所述泵体ⅱ8-1的输入管均连接有连接管8-3,每个泵体ⅱ8-1下端均设置有连接板ⅱ8-4,所述泵体ⅱ8-1利用螺栓穿过连接板ⅱ8-4配合连接在对应的螺孔ⅴ6-2内进行固定,所述连通管ⅱ8-2穿过对应的外通孔5-3,所述三通连接管8-3的双通管的两端放置在对应的半对称扣环4-3-2内,位于下侧的两个三通连接管8-3的单通管分别穿过对应的内通孔ⅰ5-4和内通孔ⅱ5-5。

连通管ⅱ8-2和三通连接管8-3的连接端均为法兰连接,三通连接管8-3的双通管可单向使用也可双向使用,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