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及其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7391发布日期:2021-03-09 10:3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叶轮及其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案是关于一种叶轮及其风扇,尤指一种可于低转速下达到目标风量及风压,且可降低噪音的叶轮及其风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装置朝高功率及高积密度的趋势发展,其所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效能也不断提升。一般来说,电子组件的效能提升,其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增加。若这些热量不断累积于电子组件上而无法适当移除,过高的热量将会导致电子组件故障或损毁,进而使得电子装置无法正常运作,影响电子装置的可靠度。为解决前述问题,现有的电子装置利用风扇作为散热装置,以将热量从电子装置内部移除。
3.目前,为了要增进风扇的散热效率,一般采用增加风扇转速的方法,以达到增加风扇的风压及风量的效果。然而,当风扇的转速增加时,风扇整体运转的噪音亦会随的增加。
4.因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叶轮及其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案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叶轮及其风扇,其藉由多个主叶片以及多个辅助叶片的特殊排列设计,便使风扇可以于低转速下达到目标风量及风压,且可降低风扇整体噪音。
6.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叶轮,包含轮毂、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二叶片及连接件。多个第一叶片间隔地环绕轮毂设置,其中每一第一叶片与轮毂的周缘相连接。多个第二叶片间隔地环绕轮毂设置,其中每一第二叶片远离轮毂的周缘设置,且每一第二叶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连接件环绕轮毂设置,且穿设多个第一叶片及多个第二叶片。其中连接件不与每一第一叶片的任意一侧的叶缘相接触,且连接件不与每一第二叶片的任意一侧的叶缘相接触。
7.为达上述目的,本案的另一较佳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风扇,包含扇框及叶轮。扇框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侧壁、第一入风口、出风口以及容置空间。第一入风口位于第一面,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出风口位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第一面、第二面及侧壁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入风口、出风口及容置空间相连通。叶轮设置于扇框的容置空间,且包含轮毂、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二叶片及连接件。多个第一叶片间隔地环绕轮毂设置,其中每一第一叶片与轮毂的周缘相连接。多个第二叶片间隔地环绕轮毂设置,其中每一第二叶片远离轮毂的周缘设置,且每一第二叶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之间,其中每一第一叶片的部分轴向地暴露于第一入风口的轴向投影面中,每一第二叶片的部分轴向地暴露于第一入风口的该轴向投影面中。连接件环绕轮毂设置,且穿设多个第一叶片及多个第二叶片。
附图说明
8.图1a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9.图1b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侧视图。
10.图1c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上视图。
11.图2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部分结构上视图。
12.图3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叶轮的上视图。
13.图4为本案第三实施例的叶轮的上视图。
14.图5a为本案的叶轮所适用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b为图5a的风扇的上视图。
16.图5c为图5a的风扇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案。
18.请参阅图1a,其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叶轮1由风扇马达(未图标)驱动而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包含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多个第一叶片3构成叶轮1的主叶片,而间隔地环绕轮毂2设置,且每一第一叶片3的一端与轮毂2的周缘相连接,其中每一第一叶片3可为但不限为弧形片。多个第二叶片4构成叶轮1的辅助叶片,而间隔地环绕轮毂2设置,且每一第二叶片4远离轮毂2的周缘设置,即每一第二叶片4不与轮毂2的周缘相连接,其中每一第二叶片4可为但不限于弧形片。每一第二叶片4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叶片3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依序交错地排列并环绕轮毂2设置。
19.在本实施例中,轮毂2的外型大体上为一圆柱体,未有其他的延伸结构与第一叶片3连接。
20.请参阅图1b,其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侧视图。请一并参照图1a及1b,本案的叶轮1的连接件5环绕轮毂2设置,且连接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连接件5为一连接环,以穿设的方式连接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穿设于每一第一叶片3的叶面的中心处,而不与每一第一叶片3的任意一侧的叶缘相接触,且连接件5穿设于每一第二叶片4的叶面的中心处,而不与每一第二叶片4的任意一侧的叶缘相接触。
21.请参阅图1c,其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上视图。请一并参照图1a及1c,每一第一叶片3包含第一叶面31、第二叶面32及连接端33。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面31及第二叶面3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轮1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因此第一叶面31可视为第一叶片3的迎风面,且第二叶面32可视为第一叶片3的背风面。叶轮1的连接件5穿设于每一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面31的中心处及第二叶面32的中心处,使得每一第一叶片3与连接件5相连接。第一叶片3与轮毂2的周缘相连接处为连接端33,且相邻于连接端33的部分第一叶片3(以下称为第一叶片3的第一部)从轮毂2的周缘沿径向离心延伸,远离于连接端33的另外部分第一叶片3(以下称为第一叶片3的第二部)则由第一叶片3的第一部沿径向离心弯弧延伸。第一叶片3与轮毂2的周缘之间为非正交。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3的第一部的第二叶面32从轮毂2向外延伸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轮毂2的周缘及第一叶片3的第一部的第二叶面32的连接处的切线方向(如图1c的虚线所示)定义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α,其中夹角α为锐角。第一叶片3更具有第一叶缘前端34,第一叶缘前端34位于第一叶面31与
第二叶面32的连接处,第一叶缘前端34相对于连接端33而远离轮毂2,且第一叶缘前端34位于叶轮1整体的外周缘。
22.每一第二叶片4包含第三叶面41、第四叶面42及内侧端43。第二叶片4的第三叶面41及第四叶面4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轮1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因此第三叶面41可视为第二叶片4的迎风面,且第四叶面42可视为第二叶片4的背风面。叶轮1的连接件5穿设于每一第二叶片4的第三叶面41的中心处及第四叶面42的中心处,使得每一第二叶片4与连接件5相连接。第二叶片4的第三叶面41与相邻的第一叶片3的第二叶面32相对设置,第二叶片4的第四叶面42与另一相邻的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面31相对设置,第二叶片4相邻于轮毂2的一侧为内侧端43,然第二叶片4的内侧端43不与轮毂2的周缘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叶片4的内侧端43与轮毂2的周缘之间的距离皆相同。第二叶片4具有第二叶缘前端44,第二叶缘前端44位于第三叶面41与第四叶面42的连接处,第二叶缘前端44相对于内侧端43而远离轮毂2,且第二叶缘前端44位于叶轮1整体的外周缘。
23.请参阅图2,其为图1a所示的叶轮的部分结构上视图。如图所示,轮毂2具有轴心o,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一连接线l1,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1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二连接线l2,位于第n个第一叶片3及第n+1个第一叶片3之间的第二叶片4的第二叶缘前端4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三连接线l3,其中第一连接线l1与第三连接线l3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第二连接线l2与第三连接线l3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θ2,而第一夹角θ1等于第二夹角θ2,其中n为自然数。且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不等于第二夹角θ2。
24.请参阅图3,其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叶轮的上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叶轮1a包含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其中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的结构与功能皆部分相似于图1c及图2所示的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的结构与功能,故于此仅以相同的标号代表结构及功能相似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叶轮1a的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之间的角度与叶轮1的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之间的角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一连接线l1,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1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二连接线l2,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2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四连接线l4,其中第一连接线l1与第二连接线l2之间形成第三夹角θ3,第二连接线l2与第四连接线l4之间形成第四夹角θ4,而第三夹角θ3不等于第四夹角θ4,其中n为自然数。
25.请参阅图4,其为本案第三实施例的叶轮的上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叶轮1b包含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其中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的结构与功能皆部分相似于图1c及图2所示的轮毂2、多个第一叶片3、多个第二叶片4以及连接件5的结构与功能,故于此仅以相同的标号代表结构及功能相似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叶轮1b的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之间的角度与叶轮1的多个第一叶片3及多个第二叶片4之间的角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一连接线l1,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1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二连接线l2,位于第n个第一叶片3及第n+1个第一叶片3之间的第m个第二叶片4的第二叶缘前端44与
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三连接线l3,其中第一连接线l1与第三连接线l3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第二连接线l2与第三连接线l3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θ2,而第一夹角θ1不等于第二夹角θ2,且第一夹角θ1及第二夹角θ2的合角构成第一合角θ12,其中n为自然数,且m为自然数。
26.续参照图4,多个第一叶片3中第n+2个第一叶片3的第一叶缘前端3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四连接线l4,位于第n+1个第一叶片3及第n+2个第一叶片3之间的第m+1个第二叶片4的第二叶缘前端44与轴心o的连接线构成第五连接线l5,其中第二连接线l2与第五连接线l5之间形成第五夹角θ5,第五连接线l5与第四连接线l4之间形成第六夹角θ6,而第五夹角θ5不等于第六夹角θ6,且第五夹角θ5与第六夹角θ6的合角构成第二合角θ56,其中n为自然数,且m为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合角θ12等于第二合角θ56。
27.请参阅图5a及5c,其中图5a为本案的叶轮所适用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图5a的风扇的底视图。请一并参照图5a及5c,本案的风扇6包含扇框7及叶轮1,其中前述四种实施例的叶轮1、1a、1b皆可应用于本案的风扇6内,故于此不再赘述。扇框7具有第一面71、第二面72、侧壁73、第一入风口711、容置空间8及出风口81。扇框7的第一面71及第二面72相对设置,侧壁73位于第一面71及第二面72之间,且侧壁73的一侧连接且环绕部分的第一面71,侧壁73的另一侧连接且环绕部分的第二面72。第一入风口711位于第一面71,以作为散热气流的入口。第一面71、第二面72及侧壁73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8,其中叶轮1设置于容置空间8中。出风口81位于第一面71及第二面72之间,以作为散热气流的出口,其中出风口81、第一入风口711及容置空间8相连通,以形成气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81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入风口711的入风方向之间为互相垂直。于本实施例中,风扇6更包括一风扇马达(未图示),风扇马达与叶轮1连接且设置于扇框7的容置空间8内。风扇6的风扇马达带动叶轮1旋转,使散热气流得以从第一入风口711导入容置空间8,并经由出风口81提供散热气流,藉此可对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组件实现主动式散热。
28.请参阅图5b,其为图5a的风扇上视图。请一并参照图5a及5b,叶轮1设置于扇框7的容置空间8内,而图5b中的虚线示意为叶轮1整体的外周缘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风口711大体上为圆形,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入风口711形成如图5b所示的一轴向投影面。轮毂2、每一第一叶片3的部分及每一第二叶片4的部分,轴向地暴露在此第一入风口711的轴向投影面中。进一步说,每一第二叶片4的内侧端43可暴露在此第一入风口711的轴向投影面中。叶轮1的连接件5大体上为圆形,但不以此为限。叶轮1的连接件5被扇框7屏蔽而无法暴露在第一入风口711的轴向投影面中。
29.再参照图5a及5c,扇框7进一步设有多个第二入风口721,多个第二入风口721位于第二面72,其中多个第二入风口721与第一入风口711、出风口81及容置空间8相连通,且多个第二入风口721作为散热气流的另一入口,每一第二入风口721的入风方向与出风口81的出风方向之间为互相垂直,其中每一第二入风口721与相邻的第二入风口721之间形成扇框7的肋条。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入风口721形成如图5c所示的多个轴向投影面。每一第一叶片3的部分及每一第二叶片4的部分,轴向地暴露在此第二入风口721的多个轴向投影面中。进一步说,每一第二叶片4的内侧端43可暴露于多个第二入风口721的轴向投影面中,叶轮1的连接件5被扇框7屏蔽而无法暴露在第二入风口721的多个轴向投影面中。根据本案构想,风扇6具有双入风口及单出风口,且由风扇6的轴向入风,并由风扇6的径向出风,可有效增加风扇6的风量以及风压。
30.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叶轮及其风扇,其藉由多个主叶片以及多个辅助叶片的特殊排列设计,例如多个主叶片以及多个辅助叶片之间交错地排列,便使风扇可以于低转速下达到目标风量及风压,且可降低风扇整体噪音。
31.符号说明
32.1、1a、1b:叶轮
33.11:叶轮整体的外周缘
34.2:轮毂
35.3:第一叶片
36.31:第一叶面
37.32:第二叶面
38.33:连接端
39.34:第一叶缘前端
40.4:第二叶片
41.41:第三叶面
42.42:第四叶面
43.43:内侧端
44.44:第二叶缘前端
45.5:连接件
46.6:风扇
47.7:扇框
48.71:第一面
49.711:第一入风口
50.72:第二面
51.721:第二入风口
52.73:侧壁
53.8:容置空间
54.81:出风口
55.α:夹角
56.l1:第一连接线
57.l2:第二连接线
58.l3:第三连接线
59.l4:第四连接线
60.l5:第五连接线
61.θ1:第一夹角
62.θ2:第二夹角
63.θ3:第三夹角
64.θ4:第四夹角
65.θ12:第一合角
66.θ56:第二合角
67.θ5:第五夹角
68.θ6:第六夹角
69.o:轴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